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瓷器类文物》标准的编制背景、原则、依据、结构、主要内容以及对标准编制工作的思考。本标准的制定是科学评价瓷器类文物病害现状的必要工作,对于更有序地、科学地开展瓷器类文物的管理、保护与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病害评估是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标准化病害评估有利于整体上提升文物保护的水平,规范保护修复工作。本文对《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竹木漆器类文物》中的核心内容病害评估程序、病害识别和检测、病害评估和评估报告的规范格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可移动文物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确保它的真实性、准确性、积极贯彻响应国家对可移动文物的有关政策,我院对1949年以前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严谨认真的普查。截止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并上传到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26.000件。通过对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可以进一步实现国有珍贵文物全面向社会开放,从而真正实现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海宁海神庙位于盐官古城东南隅,为敕建官式建筑,是海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至1999年间由浙江省古建设计院和海宁市政府分五期对海神庙进行维修,在维修中发现了琉璃瓦件、脊兽、铭文砖和部分石刻等。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汶川地震作用下以浮放为主的可移动文物的震害及防震措施,通过震后勘查,讨论了汶川地震造成的可移动文物的典型震害症状。从博物馆、陈列台、文物本身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可移动文物的主要震害原因和传统的防震措施的不足之处,对国内外可移动文物的先进防震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其防震机理。基于国内外可移动文物防震经验,对我国可移动文物提出了防震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造成可移动文物震害除了地震本身因素外,文物防震措施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保证可移动文物的防震性能,首先应规范博物馆建筑抗震设计,其次考虑陈列台隔震技术应用,最后再考虑可移动文物与陈列台之间的可靠连接;采取先进的隔震技术对可移动文物的防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有130多年的历史,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留下大量的铁路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大多保存在铁路系统20多家博物馆或博物馆性质的单位。铁路可移动文物有鲜明的铁路特色。就整体讲,铁路文物的鉴定工作一直未进行。作为居铁路行业博物馆之首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应率先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将形成国家文物局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地方各层级文物部门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文物基层收藏单位的文物数据库。这类数据库应当是可移动文物普查最重要的成果,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应当基本体现在数据库当中。《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当中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有这样的表述:"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启动至今已进程过半。在两年多的普查工作中,广大文物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作者将联系参与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过程中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4月7日,上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各级普查机构、收藏单位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全面总结普查工作,发布普查成果,表彰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领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字摄影与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完成多种可移动文物的三维重建工作。为满足Agisoft Photosca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的技术要求,在进行可移动文物的多视角影像获取时,针对形态各异、种类繁杂的可移动文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拍摄方法,保证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邵风云 《中原文物》2015,(3):122-124
2012年河南省正式开展古籍普查登记。普查中遇到古籍复合型人才匮乏、古籍藏量家底不清、收藏单位跨系统协调困难等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4月7日下午,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玉珠,代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简要报告。刘玉珠表示,总结刘延东同志7日上午在领导小组会上的重要报告,有"三个第一""三个全面"和"五项措施"。针对普查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次普查工作创造了"三个第一"!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13.
目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大趋势,现代科学仪器技术对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甘肃省博物馆有着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藏品,由于腐蚀病害在各类文物中普遍存在,其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研究基础亟待改善和强化。利用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改造扩建的发展时机,以"适应需求、满足功能、体现特性、技术先进、标准适中、总量控制"为原则,通过提升甘肃全省馆藏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基础,来提高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4.
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导致石质文物产生病害的因素很多,其中近年来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病害加速问题引起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精确的病害诊断是文物保护的先决条件,因此,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新技术不断引进到病害机理研究方面。对各种可能的病害原因从最初的定性分析逐渐转变到定量模拟分析方面。目前,石质文物病害研究从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各个方面展开,但是由于各个试验条件不同,会出现不一致,甚至相悖的结论。在对石质文物病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后,认为试验体系标准的制定可以使得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具有可比性,从而可以得出较具一般性的结论,这也是进行病害机理研究的基础。由于文物完整性保护的特殊要求,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检测结果的判定是整个的试验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由于室内实验存在时间及尺寸等比例效应问题,室外长期观测试验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最终将病害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判定和有效预防发展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于群力  杨秋颖 《文博》2005,(1):24-27
1.引言导致文物产生病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即文物本身材质的理化特性以及文物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地下文物、田野文物、还是馆藏文物,能够保存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抗腐蚀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文物材质种类、制作工艺、保存状况千差万别,环境条件多种多样,作用机理错综复杂,不仅各种因素可以单独对文物构成危害,而且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其危害更严重。因此,对环境中可能影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可移动文物造成较大的损失,虽然自然灾害难于避免,但可通过对可移动文物灾情调查,分析了解受损器物的类型和原因,反思我们在陈列展示和库房建设中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的不足之处,加强可移动文物抗震预防性研究工作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陕西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成果进行管理,从而加强对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普查数据进行管理,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同时通过对数据检索方法的研究从而提高海量数据的检索效率。建立基于C/S和B/S端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从而实现对可移动文物数据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文博》2014,(6)
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出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砖石质文物。然而,它们中大多数经受了数千年的风化,病害严重,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对砖石文物病害进行认知,并进行科学规范的分类是该类文物保护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本文在编制《馆藏砖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国标过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常见砖石文物的病害及其简要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谈文物     
谢枫 《文物世界》2009,(1):45-46
所谓文物,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了当时特定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3月10日,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在南京博物院召开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总结交流普查工作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普查后续工作。江苏省副省长、省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敬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主持,省文化厅徐耀新厅长、龚良副厅长参加会议。会上对全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74个单位、163名个人给予嘉奖通报并颁奖;省文物局刘谨胜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