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宏 《沧桑》2008,(4):13-14
曹丕视文章为"不朽之盛事",喊出了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和者不乏;但对于"经国之大业",六朝人是很少去接受,中古后也是应者寥寥。诚然有六朝特定时代使然,但深层次原因是由于过高地抬举了文章的功用,以至于曲高和寡。不过,再深一层地去理解曹丕的冲动也是有时代氛围的。  相似文献   

2.
罗鸿  罗岚 《神州》2011,(15):70-72
汉末魏晋时期,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逐渐觉醒,这是文士个性自由意识上升的结果,是人性的苏醒。此时,虚词"忽"于五言诗中频繁出现,用来抒发他们对人生短暂、命运难卜等的感慨。这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体现出诗人对个体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战乱频仍,经学式微,又加之南北交流、民族融合、儒释道并存等复杂因素,使得魏晋的时空中既充斥着硝烟弥漫的战乱和残酷无休的杀戮,又伴随着谈玄论道、肆意释然的生命体验。而这些社会因素都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妇女生命意识的复苏、人格的觉醒。《世说新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生活风尚,充分展现了魏晋时代赋予女性的一种自由风范,体现了其对于更多家庭角色的承担、对话语权的积极争取以及审美自主化等迥异于传统史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深受传统文化冲淡美学思想的影响,对生活抱有一种理解和审美的态度。他的小说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多彩生命,使其作品中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灵动,蕴含了人类一种强烈又恬淡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体现了其对生命的尊重与信仰,同时,此生命意识促发的诗意书写,对文学写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史学史的研究近年来已从文本与思想的讨论深掘到意识层面的探索,历史意识、史学意识乃至史学史意识都成为探讨的课题。对完成重要著作的史家而言,作品即思想的表现,常蕴含了他的史学史意识在其中,研究者经由史学史意识的分析,往往更能了解其史学的诉求。虽然在班固的时代,"史学"与"史学史"的名词都还没出现,就语境而言,讨论他的史学史论述与史学史意识未免唐突古人,但是使用现代学术语言作为分析工具,实乃不得不然。班固《汉书》的出现,不论从体例、内容还是思想方面观察,皆有其自我的认识,这个认识与他的史学史意识或学术史意识有密切关系。本文爬梳《汉书》中有关史学史的论述,探讨班固如何看待史官传统、史籍流传、《春秋》性质、以及自己著作的学术定位等问题,并于结论中指出班固史学史论述与史学史意识的特点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都经历了转折。伦理道德在转折中得以松动,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毫无忌惮表达着自己的喜好。此时人们对于声音与姿容美有着狂热的追求,表面上的纵情享乐、挥霍光阴却阐述着魏晋儿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汉末,天下大乱,曹操武力平定中国北方,而后曹丕建立魏朝。曹丕死后,明帝继位。239年,明帝崩,幼主继位,权臣辅政。由是上演了权臣争权篡位的大戏。对于向来保守的仕人来说,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思想混乱。摆在仕人面前的是辅、反、隐的问题。在当时那种"动者多累,静者鲜患"的政治环境中,传统儒家圣王理想使仕人们不能对时局置身事外,但又无能为力。面对现实,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面对。本文立足于嵇康在各个时段出世入世的身心实践,自觉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尊重史实,参阅历代学者们对其研究的成果,力求在不同的视角上更加深入、全面、深刻、精准的挖掘和剖析其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郭少丹 《沧桑》2008,(6):235-236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山水画创作发轫的时代。宗炳的《画山水序》不仅是一篇重要的关于山水画的美学论文,而且它在对老庄哲学继承的基础上将艺术创作与儒释道思想融会贯通,并将魏晋以来人的自觉生命意识融于山水画的审美之中,传达了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杨冬梅 《沧桑》2014,(2):218-219,221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他的时代的生动的象征"或"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美国梦是贯穿于他的作品的重要主题,曾经象征了美国人积极主动的精神追求以及拼搏进取的奋进态度。本文分别以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夜色温柔》三部作品来探析菲茨杰拉德所描述的美国梦及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常芳 《神州》2012,(35):1
弗兰茨·卡夫卡是20世纪德语文坛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以写作为生命的保险公司职员,是有着悲惨童年畏惧父亲渴望家庭温暖的儿子,是生活在德语国家中永世漂泊的犹太人中的一员,是要在地狱中寻找建立天国力量的人……读过卡夫卡的作品,不难发现一种深深的哀伤意识萦绕在他的心头。本篇以小说《变形记》为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及其生活环境的分析探究,挖掘贯穿于卡夫卡整个创作生命过程中的哀伤意识及其对时代的体悟。  相似文献   

11.
斯特拉波是古罗马时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的代表作《地理学》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斯特拉波撰写《地理学》时广泛取材,既重视实地考察所获一手史料,又看重同时代人和前辈学者提供的信息,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谨慎地分析和选择。他不仅保有敏锐的怀疑精神,质疑已有成说,批判错误观点,还在此基础上或正本清源,或提出新的解释。他对存在争议的问题,不下定论,呈现众说;明晰自己的局限性,不断言无根据之事。斯特拉波在《地理学》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真"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张俊荣 《丝绸之路》2010,(10):59-60
魏晋时期,战争频起,政权动荡。继曹丕代汉之后司马氏篡位,因朝中官宦立场复杂、心怀各异,司马氏以残暴血腥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无论文坛还是政界,都弥漫着一种恐怖气氛。当时的有识之士大多不愿意违心仕晋,就选择一条归隐的途径,“竹林七贤”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其中领袖人物阮籍和嵇康才华横溢、人品高洁、内心正直,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尽力保持着自己的人生信仰。他们身处黑暗的政治环境,却不因此丧失生命的色彩。他们追求精神自由以超越现实的痛苦和无奈.用自己精彩亮丽的生活方式给后人留下了千年美谈。  相似文献   

13.
正法国前领导人密特朗总统是一个视声誉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他在大限到来之前得知跟随自己多年的私人医生居布兰为了金钱正在充当背叛者的角色;他还得知居布兰正在撰写一部书名为《绝密》的"记实作品",该书将密特朗描绘成一个自私自利、误国误民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14.
王婧瑜 《神州》2013,(6):4-4,6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诗学史上一组优秀的作品,这组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感伤情怀而备受喜爱,笔者认为这种感伤情怀源于诗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并且标志着五言诗创作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孙玲 《南京史志》2022,(16):90-91
<正>一、案例背景天天是一个独占欲、自尊心特别强的男孩,认为什么都是他自己的,从不谦让。他经常在活动中撞倒对方,或在班上拿别人的东西。但是,他从不让别人碰自己的东西,不愿与他人分享。手工制作时,他觉得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别人的都不好,还经常趁他人不注意时,破坏他人的作品。小班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和别人分享的意识。他们在长大后容易成为自私自利的人,很难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和品德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尽早对幼儿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6.
王升华 《沧桑》2008,(5):213-214
对人生苦难的歌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他们或抒亡国之痛,或忧民生之苦,或叹身家之难,或嗟命运之穷,或伤壮志之难酬,或恨好景之难再。一代才子卢照邻羸卧荒山10余年,苦难的人生改变了他的文风。他用笔记载了自己走向死亡的痛苦和对生命的眷念。在抖落了六朝的繁华之后,他的骈文呈现出沧桑的美态。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 我国十八世纪的伟大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的书。它的作者曹雪芹,以他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其动人的笔墨,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时代,反映了他的时  相似文献   

18.
蒋静 《神州》2011,(1):77-77
贝多芬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繁荣时代的重要作曲家,他以自己的音乐创作为德国古典主义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和音乐评论为宣扬和发展德国优秀的音乐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以及作品特点分析他的音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傅京生 《丝绸之路》2012,(22):127-129,2
一 方向军先生对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是有特殊感觉的人;并且,绘画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意义所在.所以,自他经历了"北人南迁"之后,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看他的画,其实就是自我生命明朗的过程,因为他的画构成了人和文化的一种共存关系.确切地说,是他的作品能够构成一个跟欣赏者的生命感觉息息相关的人文世界.在当代画家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向军先生几年以前的作品中,就已经极为鲜明地显现出了这样的境界.那时,他的绘画取法龚贤,画得浑厚华滋.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无论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魏晋时期的状况与现今的状况都存在种种的不同,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魏晋无论是自然或人文地理因素,魏晋时期的情况和目前都不同,所以,不能以今天的地理解释魏晋的历史状态;再加上魏晋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地理位置本身就是魏晋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狭义"的历史研究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一、气候寒冷气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