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孙中山"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向背"的经验总结清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建造轮船。并附设前后学堂,以培养造船和海军人才。同治九年七月(1870年8月),船政大臣沈葆祯奏请以李成谋为福建水师提督,将马尾厂自制的兵商两用船和英法购回的炮船编组为福建水师。随着船政学堂毕业  相似文献   

2.
赖晨 《文史春秋》2013,(11):30-33
目前史学界对福建船政电报学堂(又名福州电气学塾、福州电报学堂、福州电气学堂、福州电报学塾)专文叙述极少,笔者经查阅相关史料,特撰小文对福建船政电报学堂的创建背景、学堂的开办、毕业生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一些爬梳整理。  相似文献   

3.
赖辰 《文史月刊》2014,(3):74-77
目前学术界对福建船政电报学堂(又名福州电气学塾、福州电报学堂、福州电气学堂、福州电报学塾)还没有专文进行论述,笔者对相关史料进行爬梳整理,论述三个问题,即福建船政电报学堂的创建背景、开办情况、学堂的贡献,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郑剑顺 《福建史志》2014,(1):28-31,56
严复是福建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后学堂首届毕业生,学习轮船驾驶。毕业后官派赴英国留学深造。学成返国后,他没有当轮船管驾,而是先在福建船政学堂任教习,后调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从事教育工作和翻译,  相似文献   

5.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同时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本文试图从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办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制度和教育管理的进步来考察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清同治五年五月十三日(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为实现中国海防之自强以抵御外来侵略,在福州马尾设立船政。船政集造船、教育为一体,以组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为目标,素有"中国近代海军摇篮"之称。其中,福建船政轮机厂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工业厂房之一,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自制船用蒸汽机,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2001年,仍保存至今的船政老建筑官厅池、轮机  相似文献   

7.
清代光绪年间福建船政学堂毕业执照,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张船政学堂毕业执照,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本文拟从这张执照入手,介绍与毕业执照相关的史料、事件、人物等,以及该毕业执照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由于面临着“造船制械”等各项新事业.使传统的旧体制下产生的封建“人才”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所以在兴办洋务中,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开始为培养新式人才而创办洋务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作为洋务学堂之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新思想、新文化的代表和传播者,它对近代中国早期的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7,(8)
<正>严复(1854~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先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学成归国后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极力倡导维新变法;同年,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正式出版,宣扬"物竞天择"进步思想,是中国近代生存竞争思想的  相似文献   

10.
正林泰曾(1852—1894年),字凯仕,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系林则徐胞弟林霈霖长子林龙言第四子,中国近代海军的缔造者沈葆桢的外甥。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被寄托给其嫂子培养成人。在逆境中成长的林泰曾,"性沉默,寡言笑,存心慈厚,能忍人之所不能忍。"同治六年(1867年),成为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第一届学生,学习驾驶专业,"每试皆列优等",后成为被选送赴英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40年1月至1945年8月,中国海军在皖南、赣北等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水雷游击战,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战果。这些英勇的海军战士,如欧阳晋、林遵、王国贵等人,均是马尾海军学校(又称福州海军学校,前身是福建船政学堂)的学子。他们秉承船政先辈们爱国图强、团结御海,舍身救国的民族精神,前仆后继、英勇抗日,在中国海军抗战史上写下了壮烈的篇章,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12.
正严复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局创办的"求是堂艺局"﹙俗称船政学堂﹚学习轮船驾驶。学制5年,于同治十年毕业。光绪二年(1876年),严复作为船政局的官派留学生,赴英国留学深造,入英国格林尼次海军大学,学习海军战术、海战、公法及建筑海军炮台等。光绪五年学成归国。~①严复的这种中西兼修的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初称"求是堂艺局",是一所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新式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进行改革创新,在专业和课程体系方面更是大胆探索,打破以往只强调"中学"课程观的束缚。船政学堂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同时也是我国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深层次变革。研究船政学堂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制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挖掘其办学、管理理念,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倡议在福州马尾创办福建船政。福建船政是洋务运动时期诞生的近代中国第一批军工企业之一,是清季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近代造船厂,它的出现被公认为近代中国由传统手工业迈向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开端。晚清时期,福建船政除制造兵舰、商船外,还曾经两次铸造货币,但铸造时间短暂,数量不多,故而其史事鲜为人知。(一)晚清福建船政的第一次铸币活动是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次铸币的始末原委,在张寿镛等人编著的《皇朝掌故汇编·钱法二》中可以了解一些端倪。据该书记载,光绪十一年,闽浙总督杨昌浚、船政大…  相似文献   

15.
福州船政学堂是由洋务派创立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军事学校。“中国驾驶兵轮船学堂,创自福建船政。”①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引进了西方军事教育的思想、体制和内容,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严复与方伯谦同是福州人.同是福建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后学堂轮船驾驶专业首届毕业生.又同被派赴英国留学深造。学成回国后.严复主要在北洋水师学堂执教.方伯谦主要在北洋海军中任职,都成为海军界栋梁之才。不同的是。严复成为著名的社会科学启蒙思想家和优秀的爱国者.方伯谦则因甲午黄海海战中的表现问题被处以极刑.其是非得失至今仍颇费评说。  相似文献   

17.
正当年,福建船政局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在客观上培养造就了一批在"技""政""教"多领域为中国社会变革开出新路径、新境界的民族精英。《福建船政局史稿》一书作者林庆元教授指出:"19世纪90年代以后,在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领域,活跃着一支新的社会力量,这就是船政前后学堂的毕业生和留学生。这支新型的知识分  相似文献   

18.
<正>位于马尾造船厂内的我国最早船政建筑群,过去一直认为主要由轮机厂、绘事院、法式钟楼、官厅池等现存古建筑组成。随着近年来对船政文物普查和将船政建筑群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的开展,经船政专家指点,并多方查实,证明现为马尾造船厂甲居车间的厂房,就是原来的铁胁厂,也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西式铁构架厂房之一;之后,铁胁厂改建为我国最早的飞机制造车间。现在的甲居车间为两座并联的铁构架结构车间,南车间铁构架保存较好(图一),  相似文献   

19.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洋务派主要人物。同治六年(1867年)到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任内8年,他主持马尾船政局创建、投产,历尽艰辛,完成了第一期造船计划。他重视培养海防人才,设立船政局前、后学堂,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专业骨干。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入台湾时,奉命入台巡视,以钦差大臣衔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调兵遣将部署海防战备,以实力挫败日本侵略野心。他致力于台湾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建议在福州马尾设局制造轮船、整理水师。同年十二月,求是堂艺局正式开学。由于校舍尚未建好,暂时借用福州城内定光寺、仙塔街等地。次年五月迁回马尾新校舍.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将其改称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