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之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不仅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国民党军也进行过敌后游击战争,其游击武力最高时达10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既抗战又反共,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于整个抗日战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经历了一个由兴起、发展到衰落的过程。特别是后期,出现了大批游击武力投降日伪的活动,给抗日战争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余竞跃 《文史博览》2014,(11):38-39
卫立煌一生有太多的荣誉头衔。他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最猛的一个虎将,又是抗日十大名将之一。他和共产党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有人甚至说他是中共的卧底,辽沈战役中正是因为他的故意放水,才导致了国民党的惨败。美国《时代周刊》则称他是中国的常胜将军。他一生统率过国民党三分之一的兵力,身经百战,而毫发未伤,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3.
1938年,抗日名将冯玉祥随同民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为自己捞取政治本钱,又对冯的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于是对冯r一是利用,二是排挤。而冯玉祥对蒋的品德早是嗤之以鼻,他在重庆8年,就两次调侃过蒋介石这个领袖。  相似文献   

4.
王昭夷是琼东南最有势力的黎族峒主。作为黎族史上少有的秀才之一,他对本族发展的革旧鼎新有过一定的影响。他既同共产党有过合作,也为国民党效过犬马之劳;他曾附敌当过汉奸,亦因有所悔悟而终为日军所杀。他复杂多变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张君劢(1887-1969),原名嘉森。生于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他的一生既参与政治,又精研学术.以“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自勉。并怀抱其实现民主宪政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近现代纵横捭阖、波诡云谲的政治活动中。他既因反对国民党而被绑架和软禁,又因支持国民党的反共内战而成为蒋介石的贵宾;既和共产党关系密切,周恩来送他“民主之寿”的寿匾,又被共产党列为43名战犯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国民党县政府驻弃里村之前的翼城县政权更迭1938年以前,国民党翼城县政府驻翼城老县城(今城内村),时任县长为张青樾,由阎锡山五专署任命。1938年初,日军占领太原不久临汾失守,张青樾携县政府公款和印章弃职而逃。3月4日,驻翼城决死三纵队政委戎子和接山西牺盟会总部指令,由翼城牺盟分会接管翼城县政府,并任命牺盟会特派员李丙辰为县长。李丙辰即于4月在二曲小庙村成立牺盟翼城抗日县政府。县政府虽属阎锡山地方政权序列,但因李丙辰等主要组成人员是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所以实际上就成了由共产党掌握的抗日民主政府。  相似文献   

7.
英霆 《文史月刊》2011,(1):43-46
一、国民党叫杨登瀛做侦探。他接受了;但又觉得搞反共,若不告诉共产党朋友是对不起人。也还可能有性命危险。因此,他表面接受国民党的任务,暗中又与共产党联系 杨登瀛,原名鲍君甫,1893年出生于广东,自幼在日本生活与求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19年从日本回同后,在上海一家口商洋行担任高级职员,同时为日本的一些通讯社撰稿。1924年他加入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共产党对国民党由敌对关系到合作抗日的酝酿时期,到国共联合建立党际环境联络机制的谈判阶段,再到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党际环境日臻成熟的形成过程。它的发展动向对战时的世界局势特别是中国的抗日战争进程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民族矛盾不断加深背景下对国共两党抗日态度、立场和政策的影响及关系展开思考,从国共党际环境演变的角度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在WENSHIJINGHUA·人物春秋早期黄埔军人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一些人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方面都干过,廖宗泽就是其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曾在四川作过共产党的军事干部,进行反对国民党军阀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以后却当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上层头目,从事反对人民革命的罪恶活动,成了国民党战犯。他走过了一条十分曲折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0.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这是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共产党根据地仅有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采访活动。"这是国民党将近五年来禁止中外新闻界访问解放区的第一次突破。"中外记者的采访报道从不同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抗日武装以及根据地的真实情  相似文献   

11.
马玉仁原名日能,字伯良,衔至国民党陆军中将。他是—位传奇人物,既做过“盐匪”,闹过“马党”,也剿过土匪;解甲归田后,热心围垦开荒,兴修水利,发展工商;晚年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请缨抗日,直至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2.
他17岁给张学良当卫士,经历过张作霖被炸的“皇姑屯事件”和“西安事变”;他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万毅结拜过兄弟;他给周恩来写过信,并收到过周恩来的亲笔回信;他在陕西王曲听过美国记者斯诺的演讲,又在安徽蚌埠和日本坂垣师团激烈战斗,并身负重伤;他加入过基督教,新中国成立后又投身革命,担任湖南武冈县副县长整整15年。这就是至今仍健在,已经96岁的李守义老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3.
1939年11月,我在下关村(当时属岢岚管)参加了“动委会”组织的儿童团.半个多月后,就到岢岚的圪潦儿村集中学习了三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领导给作“打顽固”思想动员,对国民党反动派不能抱任何希望,他们要杀共产党的;我们要生存下去,就得自卫.那时虽然是搞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却在背后搞反共降日活动.阎锡山组织的“突击团”就是这样的组织,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各地抓共产党,发展“同志会”.集训完后,我连家也没回,就随同集训队,配合一二0师参加了“打顽固”活动.官嘴行政村的旧村长李寿山就是被我们打掉的.1940年1月,建立了新政权,仍以官嘴为行政村,村上的工、农、青、妇各种抗日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14.
刘永宏 《铁军》2011,(4):29-29
一八一团多年传唱着一首歌,歌词第一句:"我们是金刚钻,我们是排头兵。"每当听到这歌声,我心中都充满着自豪,我为自己曾是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的一员而无限自豪。就是这支部队打响新四军东进抗日的第一枪,坚守淮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围歼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的作战,然后又挥师南下,渡江作战,直捣南京的国民党总统府。  相似文献   

15.
诗言志。作为爱国将领,其诗词更凸显历史使命和国家利益。像古代的辛弃疾、岳飞,当代的张学良、吕正操,便是如此。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有两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一位是国民党的上将张学良,他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位是后来成为共产党上将的吕正操,他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领导了令敌人谈虎色变的地道战和地雷战,被张学良戏称为“地老鼠”。这两位抗日名将,又有着诸多的相通和相同之处。如:都是辽宁海城人;他们都是东北讲武堂毕业,张是一期,吕是五期;都是积极的抗日派———为抗日,吕正言改名为吕正…  相似文献   

16.
居正是国民党元老,却有一个共产党女儿居瀛棣和女婿祁式潜。抗战期间他们进入了中共在敌后建立的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成为当地名人。然而1943年8月,作为淮南区党委高级干部的祁式潜出走了,抗战末期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后经居正斡旋获释,而后虽然归队并重新入党却因此在文革中死于非命。请看《国民党元老居正的共产党女儿和女婿》一文。  相似文献   

17.
正抗战时期四川江津有一位袍哥传奇人物,人称"李大爷",他就是江津义字袍哥总舵爷李贡秋。李贡秋1896年出生于江津南部山区嘉平场乡下,祖上以农耕为业。但他从小就不想干这种既苦又累的农活,十五六岁就混迹于嘉平场的各大茶馆。24岁那年,他正式"嗨"了袍哥(加入袍哥组织),成了袍哥里的小老幺。1930年,已过而立之年  相似文献   

18.
凡读过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都熟悉李鼎铭的名字。1941年,他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实实在在当了一回共产党的官,他提出的“精兵简政”提案,毛主席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 从中间偏右到坚决拥护共产党 1940年初,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任务,即在参议会和政府工作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占  相似文献   

19.
《沧桑》1995,(4)
灵丘县下关有个地方叫女儿沟,这个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小山村,却与一个抗日女英雄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个女英雄叫刘丽珊,湖南衡阳人。父亲刘道衡,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因目睹国民党的腐败,于1933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一个"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清官;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还是一个首开素质教育先河的教育家。欧阳厚均(1766-1846),字福田,号坦斋,湖南安仁县禾市乡乐友村人。他自幼聪明好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考取举人,嘉庆四年(1799)考取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后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