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天下人分四种:正经的、不正经的、假正经的、假不正经的。沈宏非呢?他假不正经地写专栏,假正经地接受媒体采访,不正经得哈哈大笑……然而,他是个正经的人。五六年前,沈记老字号在《南方周末》打下"写食主义"的金字招牌,一场飨宴引来  相似文献   

2.
蔡继荣 《神州》2012,(12):104-104
游戏不完全是娱乐,也不全等于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两点。游戏的内涵要大于娱乐,大于语文研究性学习。游戏也不一定意味着不正经、不严肃,也有正经、严肃的游戏。  相似文献   

3.
正"碰瓷",也称"碰磁",老北京人多用儿化音,称"碰瓷儿"或"碰瓷儿的"。有关"碰瓷"欺诈行为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碰瓷"是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或赝品或已有裂纹的残次品往路中央或拐弯抹角处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干这种勾当的多是一些小古玩店,正经的大买卖家多不会以此骗取钱财。另说,"碰瓷"  相似文献   

4.
小区的春天     
正经过冬的孕育,春姑娘迈开纤纤的舞步向我们走来。春天的到来,让花朵们绽开了绚丽无比的花瓣。看,一朵朵桃花像喝醉了似的,满枝绯红。那盛开的梨花,一簇簇绽满枝头,玲珑、纤细,如云似雪。迎春花翠绿的枝条则似一道道抛物线,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抛去。俗话说得好,"春为一岁首,梅占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闲读,发现中国古代的诗歌诸多体裁中,有一种"瘸腿诗"颇为有趣,读来让人既增识扩目,又捧腹大笑。瘸腿诗俗称"十七字诗",又称"三句半",其句式是"五五五二"。这种诗前三句一般看似都很"正经",最后一句则突然转折,像相声里的抖包袱一样出人意料地抖出两个字来——诙谐、幽默、讽刺,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且耐  相似文献   

6.
提到"太岁",人们马上会想到那句流传了数千年的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太岁"是一种神秘莫测、法力无边,能给人带来大福大祸的"凶神恶煞"!因此,很多人谈"太岁"而色变。那么,"太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在中国古代,"太岁"被传成一种地下的"凶神",谁碰到它谁倒霉,不  相似文献   

7.
戴敏洁 《人物》2022,(6):2-2
本期杂志的封面报道是黄永玉先生,今年虚岁99,被人称为“活得最不正经”的老头。他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拳击爱好者,画室门口挂了一个拳击沙袋,喜欢坐敞篷车出门。每天下午3点半之后的6个小时,他坐在客厅等人来侃大山,来的客人里有在市场上只一面之缘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阿风 《安徽史学》2018,(4):16-25
明代史料中经常出现的"白牌"是指白色的木质"信牌",其作为一种官文书,广泛用于催督公事、拘提人犯、传递政令,同时也是使用驿递的凭证。明代中后期,随着纸牌、信票及火牌、火票的广泛使用,"白牌"的使用范围逐渐减少。入清代以后,"白牌"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行政事务中,"白牌"被纸质的信票、宪牌取代;在驿递中,"白牌"被"火牌(票)"取代。  相似文献   

9.
陈治国 《文博》2012,(2):26-30,70
学界目前一般将秦王室在芷阳的葬区称为"东陵",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秦时尚不存在将帝王墓称为"陵"的做法,而此前普遍认为是帝王陵的公陵、永陵和寿陵,应该是地名而不是陵名。如果将"东陵"理解为陵园的话,那么,"东陵侯"这一称谓在官制方面将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东陵侯"指的是封侯,"东陵"封号是一种美称,不具有实际含义,因此也不能将芷阳葬区称为"东陵"。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的"笨蛋"一词是个语感非常重的日常用语,一个人被别人骂作"笨蛋",一定会勃然大怒。在某种程度上,"笨蛋"等同于白痴,都是指智商极其低下的人。不过在古代,称呼一个人为"笨蛋"和智商却毫无关系。在古代,"笨"是一种造纸的原材料。据《说文解字》和《广雅·释草》的解释,"笨"是竹子的里层,是竹子杀去青皮后留下的部分,是一层白色的薄膜,像纸一样又薄又白,可作造纸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大家都知道,"陛下"一词是臣子对君主的称呼,自秦以后只用来称呼皇帝一人。其实,"陛下"中的"陛"即指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顶的台阶。"陛"有时是土筑,有时是木构,有时还有花哨的形式,如"飞陛"。又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君主宫殿的台阶。那么,为什么"陛下"一词由一个建筑构件,变成了一种尊称呢?因为在古代,这条通  相似文献   

12.
鹭巢     
<正>照片拍摄的是一只正在孵蛋的苍鹭。苍鹭对爱情忠贞不渝。它们结伴觅食,"妻子"快产卵时,"丈夫"会勤快地衔草筑窝。它们交替孵蛋,一方孵蛋时,另一方便外出觅食。等小白鹭出生后,"夫妻俩"会共同哺育……  相似文献   

13.
"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贵州从江苗族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仪式过程复杂烦琐,神秘肃穆,娱人娱神(鬼),而且延续时间长、规模大,其文化内涵包括了苗族的哲学、历史、宗教、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4.
《司马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法著作,内容闳廓。《孙子兵法》是兵家圣典,思想深邃。《司马兵法》提倡的"杀人安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礼义为先、兼爱其民"的政治观,"敌若伤之、医药归之"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孙子兵法》阐述的"重战"、"慎战"的战争观,"安国保民"的价值取向,"上兵伐谋"的战略观,"爱卒"、"同欲"的治军之道,"善卒"、"养卒"的战俘政策都合理的运用了儒家"仁义"的思想,不同的是,《司马兵法》的"仁"借用儒家之形体,《孙子兵法》的"仁"却化用儒家之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民族复兴"是一个求诸"内"的目标,却是向"外"奋力求生的产物,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自反与自信。正因如此,中国近代那些深创巨痛的危急关头,尤其是像甲午、九一八、七七之类的严酷时刻,几乎出现在每一位相关论述者的笔下;正因如此,在始终面临外患威逼的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呼声最终汇聚成时代强音,成为各党派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像任何一个重要概念一样,"民族复兴"从内涵到外延都存在演化的过程和内在的紧张;像任何一种重要思潮一样,"民族复  相似文献   

16.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干云,"破釜沉舟"的孤注一掷,"四面楚歌"的悲怆凄凉,"霸王别姬"的妇孺皆知……那么,项羽是什么时候套上英雄的光环,又是什么时候被架上神坛的呢?一关于"项羽是否英雄"的论断,我们还得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去考证。《项羽本纪》全文11000余字,而提到的项羽攻城略地之后、怒火冲天之后对已经缴械投降的兵士、手无寸铁的百姓的残暴行为则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时钟转动里,"60"意味着永恒。天干地支里,"60"意味着轮回。苍穹星空里,"60"意味着圆满。对于我们的伟大祖国来说,"60"意味着一段承载经典记忆的岁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相似文献   

18.
幽玄之谜:商周时期表达青色的字汇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已有白、黑、■、黄、幽五种基本颜色的结构性概念,其中"■"表示血红色,"幽"则表示青色。将"幽"理解为"黝",应是汉代以来的颜色观念。殷商祭礼中,牺牲的颜色受到特别关注,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幽"色在殷商时期的语言中,可以涵盖天之苍蓝与草叶碧绿等色。在形象上,"幽"为高山之景,故其字形始终从山,这也影响了"幽"的字义向昊天不明、黝冥的方向转化。从文字发展脉络看,"玄"与"幽"原为同一字;两者字义直到周代才开始出现分歧,"玄"被用以指称昊天的颜色,"幽"的表意范围被缩限为草木的青色。在周礼中,"幽"或许意味东方木青之色;然而此一"木青"的含义,在从"生"的"青"字被创造出来后即被取代。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边疆防御中,客观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城防"、"人防"和"智防"三大防御工程。"城防"与"人防"是实体亦即显形防御工程,"智防"则是一种虚拟亦即隐形防御工程。就实质而言,"智防"是一种具有综合特点的边疆防御军事策略,处于三大防御工程的核心,并对"城防"与"人防"工程的实施起着指导、统帅和思想支撑的重要作用,是古代边疆防御问题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免死金牌",不过是皇帝发给大臣的一张荣誉证书而已。确切地说,"免死金牌"应该叫做"丹书铁劵"或"金书铁劵",是皇帝赐予功臣的一种莫大奖赏。在这封"丹书"的内容里,一般都明确地记载着赐劵日期、赐劵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为了防止假冒伪劣,"铁劵"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