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斯福政府印度支那政策评析(1941-194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力图通过对罗斯福政府在印度支那问题上持有何种立场及其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这些措施产生了多大作用的考察,来全面揭示罗斯福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及其同日后美国的"越战悲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既是一名军事家也是一名政治家,亦被称作"军装政客"。在美国陆海空三军所有将军中获得勋章最多,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这三场战争都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军事上,麦克阿瑟尤以登陆作战见长,二战中针对日军在太平洋各岛上修筑工事严防死守以拖延盟军步伐的企图,提出了著名的"蛙跳战术"。麦克阿瑟领导下的美军虽然不如苏  相似文献   

3.
现在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演出的一出"苦肉计",是美国政府策划了珍珠港事件,持这一观点的人把珍珠港事件的起因称为是"罗斯福阴谋论"。本文试从珍珠港事件美军损失结果和之后半年美军的行动来反驳"罗斯福阴谋论"。  相似文献   

4.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劳工立法是"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新政"的劳工立法对美国乃至世界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罗斯福"新政"的劳工立法作进一步的探讨,深入了解当时工人运动的状况,将更加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正>罗斯福新政一直被世人瞩目,与其相关的著作文章亦是汗牛充栋。本文拟将刘绪贻黄绍湘二先生在1985年就"罗斯福新政的几点问题"争鸣后,国内学人对新政的研究状况作简单陈述综合。  相似文献   

6.
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应对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体系内进行的一次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垂死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新政"标志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罗斯福新政从实行开始就饱受非议和诟病,各种质疑声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7.
1934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时候,威斯康星州一位共和党候选人咬牙切齿地骂罗斯福总统:"一个没有拐杖就站不起来的人!"这种对残疾人士的人身攻击显得很没有教养,但是他无意间说出了一个事实的隐喻:罗斯福要靠拐杖才能站起来,此时的美国却要靠罗斯福才能站起来。罗斯福总统领导的政府,正是国家的一根拐杖;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仅只是一根拐杖而已。  相似文献   

8.
此文主要是依据沃伦·金博尔的《魔术师:战时的政治家富兰克林·罗斯福》(Warren F.Kimball.TheJuggler:Franklin Roosevelt As Wartime Statesma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91)的第五章《"家庭圈子":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的构想》("The Family Circle":Roosevelt’s Vision of the Postwar World),加以翻译,并通过参照其他资料,试对罗斯福关于美国能与苏联成为战后合作伙伴的理想主义想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袁成亮 《安徽史学》2005,4(6):97-101
近年来,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指令史迪威清除蒋介石的说法出现于国内许多论著中.本文从罗斯福对华政策、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与蒋介石关系、美在华中国通对蒋介石的态度等方面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辨析,指出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指令史迪威干掉蒋介石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10.
正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年轻时,他曾在达科他地区放牧。一天,罗斯福和最能干的手下杰克骑马路过一片牧场,发现一头毛色光泽、膘肥体壮的野公牛,于是两人一起动手套住了它。按照当时规定,牲畜没打过烙印,在哪儿发现的就要归所属牧区的牧场主所有。罗斯福知道这个牧区是格里格家的,于是对准备给牛打烙印的杰克说:"你得打格里格家的烙记——一棵蓟。"杰克点了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大萧条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并实施了被称为"新政"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这些措施中,以《社会保险法》的颁布为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为值得一提,这些措施防止了国家的动乱,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开辟了新的道路。研究罗斯福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研究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起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斯福在他的十二年总统任期中,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他刚刚上任时,中国事物对于罗斯福来说,是个十分遥远、鞭长莫及的问题。曾几何时,罗斯福自觉和不自觉地把他自己的威信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与远东局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远东局势的中心在中国,罗斯福远东政策的核心也正是对华政策。在罗斯福时代,美日关系也是与中国问题缠绕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廖兵  张根福 《世界历史》2023,(1):124-143+163-16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设置了规制日本渔区的“麦克阿瑟线”,后来美国不断调整该线,致使日本渔区日趋扩大,日本颇受其益。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尤其在《旧金山和约》签署前后,日本朝野在对中国和苏联充满“疑虑”的情况下,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撤废麦克阿瑟线活动。其间,民间通过频频请愿阐述废线的合理性与紧迫性,力图推动政府尽快废线。政府方面则通过“吉田—杜勒斯换文”,积极促成日美加三国渔业谈判等,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美国的支持。不过,后者出于尽快批准《旧金山和约》的考量,仍然坚持暂停废线。尽管麦克阿瑟线最终在和约生效前夕被提前废除,但也产生了很多遗留问题。麦克阿瑟线撤废问题与《旧金山和约》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展现了战后日本为尽快恢复主权国家地位的能动性与策略性。同时,尽管美国在该线撤废问题上居于关键地位,但中苏两国的态度也对日本废线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在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后决定再次参选。10月14日,他到密尔沃基发表演讲。就在他登上台准备演讲时,刺客施兰克从人群中冲出,朝他开了枪。只听"砰"的一声,子弹穿过罗斯福手中的讲稿,击中了他的胸部。他惊诧地摇晃几下,马上又恢复了镇静。凶手很快被捉住了,民众愤怒地要痛打他。罗斯福一边捂住胸口.一边劝大家保持冷静。台下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三巨头之一,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给予了同情和支持,通过包括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参与组建中国战区,废中美不平等条约、帮助中国成为同盟国四强在内的一系列具体的友好举动,赢得了中国民众的信赖和尊敬。罗斯福虽然没有到过中国重庆,但重庆的民众,对美国总统罗斯福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张书旂赠画罗斯福 1940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罗斯福获得三次连任的胜利,为表示祝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委托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张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朝鲜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两人都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两人身上有哪些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鲜明的自身特点呢?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对交战双方及战争结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详情请阅《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与彭德怀》一文。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收到了一定效果,不仅挽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但是要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必然牵涉到对同时代美国的各种政治势力与社会运动的评价。被视为“美国政治生活中最有争议的人物”的休伊·朗(Huey P.Long)早在“新政”时代,曾一度被罗斯福称为“美国第二号危险人物”;在后来的美国学者中,有人把朗视为“罗斯福新政的左翼”,也有人把他看成具有“极右倾向”的权欲狂;在我国,有的学者甚至干脆把他作为“法西斯分子”,认为他不断煽动法西斯运动,始终处于罗斯福“新政”对立面,阻碍、破坏“新政”。  相似文献   

18.
战后以来,特别是到5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罗斯福总统没有经济理论。研究美国改革运动的著名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德的说法是较有代表性的。他说罗斯福对经济学所知甚少,他没有确切的纲领或基本理论,他的“新政”立法几乎全是政治压力逼出来的和即兴之作。罗斯福的亲密顾问弗朗西斯·袖金斯也相信罗斯福对经济学所知甚少,没有读很多经济学著作。到70年代,仍有些史学家认为罗斯福“较喜欢满足于常识和直接任务”,“无力更深入地探索并提出少数基本问题”,“不能形成一种连贯而可行的政治哲学”。根据丹尼尔·R·富斯菲尔德对罗斯福经济思想相当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得出这些结论,是由于没有研究过罗斯福图书馆中大量的通信及其他文件、罗斯福的丰富藏书和他的一些最亲密顾问提供的证言的原故。他  相似文献   

19.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又称老罗斯福,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他任内(1901—1909),对外挥舞大棒,奉行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对内在管制托拉斯、社会立法、劳工政策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都实行了一定的改革,其中反托拉斯的改革措施尤为令人瞩目。本文拟对老罗斯福开展反托拉斯斗争的时代背景及其评价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20.
麦克阿瑟的一招绝棋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作战不久,侵朝“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情报机构即侦悉了我志愿军司令部总部的驻地——大榆洞,并获悉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苏联红军某坦克连党代表的毛岸英就在彭德怀司令员手下当参谋。于是,他们很快拟定了一个“绑架毛岸英、消灭彭德怀”的阴谋计划。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声称,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