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聪明的长工     
从前,我们村子里有个土财主,名叫张三,对穷人很凶很恶,但对附近有钱有势的财主却很巴结。一天,张三为了讨好邻村的财主李四,要请李四来他家吃又肥又嫩的头水填鸭,但张三又不想动手烹饪,于是喊长工来杀鸭  相似文献   

2.
金佛与木佛     
星云 《环球人物》2020,(7):120-120
有一个长工看到主人家的厅堂里供了一尊金佛,心中慨叹自己贫穷,想要请一尊佛像都没有办法。一天,趁着主人不在家,长工悄悄地走到佛像前面礼拜。但是事有不巧,身为财主的主人刚好有事折返,一眼就瞧见长工正在礼拜那尊金佛,便拉起嗓门,厉声责骂:“你有什么资格拜我的金佛!”  相似文献   

3.
从前有个农民,身强力壮,勤劳老实,可是家里却穷得找不出一撮老鼠粮。他娶的媳妇可是个俊俏苗条、心灵手巧的姑娘,人比月里嫦娥还漂亮哩。村里有个财主,他比偷惯鱼仔的牯猫还臊三分,看见农民有这样能干的老婆,口水早流出了三尺长。他想霸占农民的老婆,便用三倍的工钱把农民请来当长工。他假惺惺地让那农人吃白米饭,睡木板床,比别的长工强多了。农民老实,看不穿财主的诡计,以为财主真的待他很好呢! 一天,财主叫农民去砍柴,告诉他说:“今天我有事出门,中午不回来,你不要等我回来开门,砍的柴就从窗户丢进柴房吧,  相似文献   

4.
小田四十二岁到团田寨文财主家当长工,每天早出晚归,牧羊放猪砍柴打杂活,累得又黑又瘦。小田四帮了三年,得不到一分工钱,吃的是杂粮拌康秕,穿的是初来时,文财主老婆给他的一套麻布衣,现在已经破烂不堪了。可悭吝狠毒的文财主还骂他:“穿衣不爱惜,三年就穿破一套新麻衣!”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个很能干的孤儿,在一户财主家当长工混碗饭吃。后来,老财主伸伸脚死了,留下寡妇婆和她的独身女儿。过了几年,财主家那个貌不美、手不勤、脚不快的姑娘,已经三十多岁了,也没有一个人看上她。眼看三十出头的老姑娘嫁不出去了,财主寡妇硬逼着孤儿和老姑娘配成夫妇。婚后,老寡妇和懒女人只爱吃喝不管大小事情,累得孤儿一人忙完了家里又去忙地里,忙得一天顶作两天用。有一年,孤儿辛辛苦苦地养了一窝小猪。眼看小猪一天比一天长大了,孤儿心里  相似文献   

6.
荷花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榆树村,依山傍水。这个村里有一个财主,只有一个女儿,这年已满十七岁,叫珍珠。她长得十分俊悄,而且热情善良,常用自己积攒的银钱送给长工们。人们背后都夸她,生在虎穴不似虎,乌鸦窝里出凤凰。珍珠姑娘的奶娘有个儿子,名叫栓儿,这年已十八岁了,他高高的个子,长得英俊机灵。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形影不离。后来两人渐渐长大了,财主怕惹出是非,就把奶娘辞了。珍珠和栓儿也就被分开了。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前,在苗家山寨里,有一个牢卯结婚两年后,妻子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儿子长到三岁这年,妻子得病死去了,爷儿俩只好相依为命过日子。儿子十三岁这年,又遇上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牢卯只好带着儿子到财主家当长工。到了财主家以后,牢卯天天带着儿子上山背水,砍柴,放牛羊。有一天,财主婆恶狠狠地对牢卯说:“你这个儿子,只会吃饭不会做活,要他干啥?快让他离开我家,不然我就叫人打死他。”牢卯舍不得心爱的儿子离开自己,但是不让儿子离开,肯定是死路一条。牢卯左想来右想去,实在无法可想,只好让儿子离开财主家,让他自己去逃生。  相似文献   

8.
肚里的学问一天,苏巴和长工上路,看见前面来了一位秀才,他就问身边的长工说: “你说我有学问呢,还是秀才有学问?”长工顺口答音的说: “当然是老爷有学问了。”“为什么?”长工答道: “秀才的学问天天用,越用越少,老爷里的学问一点儿也还没往外用过呢。”苏巴听了觉得很对,自豪的抹着两撇胡子,扬着头往前走去。  相似文献   

9.
宝碓窝六八村子里有个心肠歹毒的财主,常常盘剥穷人。一天,六八想好好地治他一下,就把碓窝烧得烫烫的,然后跑到财主家,对财主说:“老爷,我家有个碓窝,可以用来烤茶,请你去尝一杯吧。”财主一听很高兴,  相似文献   

10.
甲金的故事     
甲金是个很聪明机智的布依族小后生,从小死了爹妈,无依无靠,给财主和权贵们当小长工,过着贫苦的日子。甲金对穷苦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和爱戴,而对那些不劳而食的财主权贵们,却是深恶痛绝,恨之入骨。因此,他利用一切机会,惩治和捉弄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权贵富儿们。甲金惩治和捉弄权贵富儿们的故事很多,大都短小精炼,幽默风趣,又很入情入理。权贵富儿们挨了惩治和弄捉,往往有口难言,哭笑不得。这些故事把权贵富儿们不学无术、贪婪狠毒的丑恶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读了使人感到非常痛快。甲金的故事,流传于贵州省惠水、罗甸、贞丰、望谟、安龙一带布依族地区,深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1.
有家财主把土地租给阿格登巴耕种,两人事先说好,地由阿格登巴负责耕种,收获的庄稼由两人平分。头年,阿格登巴问财主说:“尊贵的财主,请问你要结在地上的部分,还是要结在地下的部分?”财主心想:庄稼当然是长在地上部分的好罗,我把长在上面的全部要去,看他登巴怎么办。于是财主很得意地说:“我当然是要结在地上的那部分罗!”这一年,阿格登巴在地里种上了洋芋。等到洋芋成熟了,阿格登巴先挖走了结在地下的洋芋块茎,只把洋芋的枝枝叶叶一枝不少地完全留在地里,让财主去收。财主看到留  相似文献   

12.
潘老勇     
潘老勇是我们瑶寨的第一个王。传说他曾经给财主当过长工。有一次,财主要他去砍柴,他二话没说,拿起一把斧头就上山去了。到了晚上,潘老勇回来了,可是两手空空的,不见担回半根柴。财主见了,很不高兴,但没有发作。一连七天,只见他天天上山,不见挑回柴来,财主这下可发火了,指着潘老勇的鼻子骂道:“你天天上山,为哪样不挑柴回来?只会吃饭不想干活,给我滚!”潘老勇不慌不忙地说:“财主,你别发火。我这几天砍的柴,恐怕一整条街子都放不下。”财主不相信这话是真的。  相似文献   

13.
从前,金沙江边住着一户姓和的财主,他家有上百亩土地,数百条牲口,成片的山林。和财主家境虽好,但对穷人却十分狠心。也是天公作美,和财主只生有一个憨儿子。这憨儿子除吃饭睡觉外,别的什么也不会,却起名叫尼美。人们在背后议论说:“憨儿子不是尼美,是补柔。”和财主一心想要憨儿子聪明起来,将来好支撑他家的门面,便整天瞑思苦想希望想出个好办法。一天,和财主到山寨里去收夏粮。走到半路上时,看见路边有父子两人在磨砍刀,父亲边磨边对儿子说:“刀钝石上磨,人笨世上学。”和财主听了心头微微动。他翻过一道山梁,又看见另一家父子俩在烧生地,那作父亲的边烧边对儿子说:“火不烧地地不肥,人不出门身不贵。”和  相似文献   

14.
郭炜 《文史月刊》2009,(5):18-18
古时候,有一吝啬财主要请一位教书先生,并说明膳食微薄。一位先生前来应聘,提笔写下字据:“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财主心中念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大喜。哪知第一顿饭上来,先生见没有荤菜,就不愿意了,说道:“你怎么这样言而无信呀!”财主急了,说:“赶快拿字据来,是你自己写的,你还能赖得了呀!”先生接过字据,大声读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财主一听,真是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5.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姓郎的阿昌族穷人,蓄着一片茂盛的松林。一天,被一个霸道的财主看到了,很想把它夺过来。这个财主跑到县衙门告了他一状,并用十两银子去贿赂县太爷。于是,县太爷派人通知姓郎的去衙对门案,姓郎的听到后很着急,赶紧去找他的姑爹商量。他的姑爹见多识广,做事满有办法,给他想了一条对付财主的计策。对案那天,姓郎的和姑爹一起到了县衙  相似文献   

16.
从前瑶家有个男孩子,长得机智灵敏,人们都叫他“小机灵”。小机灵家里很穷,十一岁时,父母都被财主坑害死了。他恨透了财主,经常想法去整治财主。钓鱼一天中午,财主佬在村口碰见小机灵,对他说:“小机灵,大家都说你聪明,你说太阳早上离我们近呢,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你答得对,我请你吃一顿饭,答不对,你得请我吃。”小机灵脑子一转,说:“老爷,现在我没有时间回答你的问题。我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很多大肥鱼,我得赶快回家拿钓鱼竿去钓鱼。”说完就跑回家,背个鱼篓,扛起两  相似文献   

17.
最大的旅蒙商——大盛魁 大盛魁的创始人,一为王相卿。太谷武家堡(紧邻祁县晓义)人;二为张杰,祁县城内义井巷人,张杰的后代有暨馨财主、常寿财主,都挂大夫第的匾;三为史大学,祁县祁城村史家巷人,史大学的后代宁书财主、二普财主捐过国子监。门上挂大夫第的匾。三人远在康熙征噶尔丹时(1696—1697年)即随军搞军需供应,时抚远大将军费扬古部驻防杀虎口,王、张、史三人在该部当厨夫或杂役,常去归化城买卖。他们随军至外蒙的乌里雅苏台(前营)和科布多(后营),以三人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苏灿余 《江淮文史》2006,(1):153-158
逼上梁山朱老五原名朱富润(1895—1929年),又名义才,因在结盟兄弟中排行老五,故外号朱老五。他是东流(今东至)县胜利镇朱家村人,出生雇农,家贫未曾就学。15岁时仍帮人放牛,16岁开始打长工,在油坊打榨锤。18岁父母双亡后,不愿再为财主做工,不久因私自将偌大的白荡湖卖给他人,触犯族长、士绅利益,被送交官府下狱。他性格刚直,勇敢过人,在狱中常为难友打抱不平,顶撞狱警,受难友拥戴。5年后获释,破屋已倒,无家可归,一气之下,浪迹江湖,继而投军。1926年,朱老五已在直系军阀孙传芳部队某军一团当上营长,但不久该部被北伐军击溃,他只得辗转回朱家村…  相似文献   

19.
一位勤劳的农民,从自己的菜园里收获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大南瓜,他又惊又喜。后来,他把这个南瓜送给了国王。见了这个硕大无比的南瓜,国王喜出望外。为了回敬农民,他赠给了农民一匹骏马。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有一个财主想:“国王收到了一个大南瓜,就能慷慨地回赠一匹骏马;若是我奉献给他一匹好马,他又能回赠我什么呢?”财主从自己的马群里选了一匹最好的马,送给国王。国王猜出了财主的用心,接过马,谢过后,吩咐侍从说:  相似文献   

20.
正寿阳的十大户财主,大都是在清代时发迹的,而段王村的孟家却是从明代以来就已经发家的财主。到清代中期的乾嘉之际,家业达到极盛,人称"孟百万",可见其财富十分雄厚。在光绪年间段王村罗汉寺的修庙碑中,孟家人这样表白:"余村自乾嘉以还,兴筑频频,未尝求助于人,富庶可想见也。"人们一说到孟家,总要说孟百万,可见孟百万早已深入人心了。关于孟百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