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近客家人居住的围屋,你就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米酒的清香,让你忍不住做两下深呼吸,精神为之一振,来了些神儿。米酒是客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从出生牙牙学语,到老朽寿终正寝,米酒都一直伴随着客家人,仿佛是客家人的魂,亏不得,少不得。客家人有一个很隆重的礼数,就是亲朋好友的家里有人生了娃崽要去送姜酒。带上一壶上好的米酒,还有娃崽用的帽子、围兜兜、肚兜和连袜裤到亲朋好友家去祝贺。娃崽满月后,生了娃崽的人家要做满月酒回敬亲朋好友。大家热热闹闹,说着有关娃崽的吉利话儿,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理发的人中,清朝皇帝的头是最难剃的。清朝皇帝剃头有一定的日期,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就是皇帝剃头的日子,遇有大的庆典,另有加差。剃头时的讲究也特别多,例如剃头的时间要选在太阳升到东南角时,意为:如日之升。清宫还特别给为皇帝剃头的人定了几条硬性戒律:剃头师每次当差,进宫时必须经过检查,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皇家特制的服装,然后被太监领到皇帝面前叩头,请刀子。  相似文献   

3.
《文史月刊》2010,(4):4-4
<正>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农村有一个风俗,叫"望满月"。在满月那天,孩子的姥姥会做一个布老虎,再把"虎"放到小孩怀中,希望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孩子的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希望这只  相似文献   

4.
土族赞歌     
儿子娶媳妇,孙子满月,姑娘出嫁,亲朋相聚,这时候土族人家的庄园里就会有歌声飞扬,土族人喜欢唱自己吉祥的赞歌。唱赞歌不讲究谁的声音动听,只要你能从"土族人民的子孙啊,唱起土族人的赞歌吧!"开始,大家都会给你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5.
走过滇西北边陲的兰坪县河西区那马人(白族一支系)村寨,你会为这里的清洁、舒适感叹!村村寨寨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一条条村道都是石子铺成的,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也都衣着整洁。那马人的村寨为什么这样清洁呢?这是与一个古老有趣的剃头习俗连在一起的。那马人小孩满月那天,要给小孩举行剃头仪式。这天天一亮,小孩的母亲在烧火、热水,准备茶具的同时,要准备一把锐利的剃头刀和一块干净的手帕。太阳暖融融地出来了,村前村后撒满了金灿灿的阳光,参加剃头仪式的人——小孩的舅舅、舅妈、姑父、姑妈、姨爹、姨妈等亲戚都来了。小孩  相似文献   

6.
打春鸡     
<正>立春这天,鲁西南一带农村有给小孩子戴"春鸡"之俗。山东《邹县志》载:"妇女剪彩为鸡,儿童佩之,曰戴春鸡。"公鸡在民间是辟邪的生灵,"鸡"又与"吉"同音,凡遇婚丧嫁娶、婴儿出生、孩子患病、建房修屋、起灶打卦之类事体,往往要杀只活鸡拜祭,驱邪求吉。戴"春鸡"的习俗,代表了传统社会对于儿童的一份特别关爱。春鸡做起来十分简单,手巧的人八九分钟就能做一只;手拙的,即使是第一次做,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7.
在藏区,人们对佛教极为虔诚,以至刚刚出生的婴儿也首先要领受佛的恩赐。使婴儿在喃喃的六字真言声中诞生成长。给孩子取名,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通常都要举行仪式。藏族的婴儿出生以后,经过一定时间,父母带着孩子,献上哈达和礼品,请喇嘛活佛或有威望的长者行赐名礼。比如:在甘南,婴儿出生的第七天,父亲就要带上一条黄色的哈达等礼物,去寺院找活佛给婴儿取名。活佛在问过其属相、生辰、性别及其父母的相关情况后进行占卜。父亲得知所取之名后要严格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即便是自家人也不行。直到第二天早晨,父亲在婴儿身旁轻轻连叫三…  相似文献   

8.
在民和三川地区和全省各地农村,有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即婴儿满月时,提前备好饭菜请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给新生婴儿起个乳名(奶名,也叫小名).俗话说:“若要富贵安康、长命百岁,小名叫到老.”看来给新生婴儿起个称心如意的小名是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民和三川地区的农村土族人家要是生个男婴起乳名时免不了选择富贵长寿、生财、兴旺、吉祥之类的词语.至于女婴起乳名也好,正名也好,自然离不开莲、兰、梅、菊、桂、花、玉、芳等字眼.  相似文献   

9.
12月8日,全球首只专门"做空"中国股票的卖空型基金——美国"ProShares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以下简称"中国25指数基金"),迎来了"满月"之喜。在这一个月内,"中国25指数基金"共募集资金达4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基金史上的"吸金"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法国自古以来受拉丁文化和天主教的影响,公元十世纪以前使用拉丁语,以后逐渐方言化,发展成为今天的法语。因此,法国人的姓名也反映出这方面的特征。 在中世纪的法国,婴儿出生后三日之内,要到教堂举行洗礼仪式,由神父给婴儿起一个教名。教名均从圣人名字中选择,教会只承认每个人的教名。  相似文献   

11.
“剃头挑子一头热”,说这话,孩子们搞不懂,也难怪,现在的孩子谁见过剃头挑子呢? 20世纪80年代,农村没有理发店,为了解决村民理发难的问题,每个村庄都聘请一位理发师傅.理发师傅绝大部分来自安徽,他们为了生计,一年四季在外漂,走村串户为人理发.“剃头海”就是我村的理发师傅,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每隔一个月他都会来,来时挑一副剃头挑子,一头是煤火炉,用来烧热水洗头的,一头是盆架、洋碱、剪刀、推子等,扁担头上还挂一条油亮的磨刀布.一头是热的,一头是凉的,这不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吗!至于什么时候与“一厢情愿”“热屁股贴上冷板凳”发生关联的,便无从考究了.  相似文献   

12.
1884年11月19日,一代政坛风云人物,后来的云南王龙云出生在云南昭通炎山松乐村。父亲是黑彝土司,名叫纳吉瓦蒂,汉名龙清泉。龙云的彝名纳吉乌梯,有的史料上又叫纳吉岬岬,排行与小名皆叫毛老四。据说龙云出生之时,龙母梦巨蟒绕梁。蟒者,龙也。满月那天,又有一个托钵  相似文献   

13.
只有用妻子、儿子理解不了的方式,才能拯救儿子许彩亮属鸡。如果一个"鸡"是10月份出生,这在山西临汾的农村是不祥的,因为在这个月谷子收仓了。许彩亮9月份出生,不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对头发向来注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是轻易动不得的。长久以来,国人"束发"为俗,需要不时梳理,故很早便有"理发"的行当。有学者考证,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专业理发师。而说到"剃头",那就是较为晚近的事了。满清入关前,没有"剃头"一说,或许只有蓬头稚子才偶尔修剪一番。满洲入主  相似文献   

15.
裕固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最为重要——剃头、成婚、丧葬,而剃头是人生起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仪程,因此极受重视,办得也非常隆重。整个剃头仪式分步实施,有请客、祭祖、敬神、念经、待客、赞辞、剪发、搭礼、戴帽等过程。  相似文献   

16.
熊希龄,字秉三(1870—1937),原籍江西丰城,因先辈屡官湖南湘西州、县,遂入籍风凰直隶厅(即今风凰县)。熊父兆祥是一员武将,人称熊风凰。熊母吴氏,苗人,系苗王吴友长女,那时汉苗联姻,是一件奇事,曾传为佳话。熊希龄居长,据说生下不足7个月,父母担心难以成活,可满月后竟成了一个肥胖婴儿。自幼禀赋聪颖,7岁读完四书五经,且能熟背,故有神童之誉,深得父母器重。  相似文献   

17.
剃头挑子     
《中华遗产》2017,(10):10-10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这句耳熟能详的熟语,形容的是一厢情愿,一方热情、一方冷淡。可是,你知道什么是剃头挑子吗?它为什么会“一头热”?剃头挑子,是一个挑在肩膀上的流动理发店。扁担的一头是一条方凳,凳子凳腿问有三个抽屉,第一层放钱,下面两层放置剃刀、围布、梳子、篦子、挖耳勺等工具。另一头是一个长圆笼,里面放一个火炉,上面架着铜盆、热水。  相似文献   

18.
裕同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最为重要——剃头,成婚、丧葬.而剃头是人生起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仪程,因此极受重视.办得也非常隆重。整个剃头仪式分步实施.有请客、祭祖、敬神、念经、待客、赞辞,剪发、搭礼、戴帽等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出生在战争年代我的祖籍是河北省宁晋县张家庄。离张家庄25里有一古代建筑"赵州桥"。儿时听母亲给我念民谣:赵州桥鲁班修,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碾了一道沟。宁晋县还出了一个名人叫张之洞。张之洞曾做过慈禧太后的军机大臣和两广总督等高官。父亲给我讲过,张之洞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十岁时去考秀才,识破了考官的戏弄,以他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2010,(11):18-19
侗乡"百家宴" 在侗乡三江,有一个说法:“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这里说的就是“百家宴”,它蕴含着团结与友谊、真诚与欢乐,已成为三江侗家人招待尊贵客人的主要形式,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