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定陵修建于明万历十二~万历十八年(1584~1590),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墓。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掘,出土文物近3000件,是我们研究明陵寝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2.
《文史天地》2012,(7):95-95
明神宗万历是很让大臣们头疼的皇帝。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起,这位皇帝就开始消极怠工,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窝在紫禁城里“冬眠”。他不上班,不见大臣,不办公。  相似文献   

3.
杨静荣 《收藏家》2001,(11):41-42
1998年7月与史树青先生一行六人赴日本讲学,此行得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日本中国美术研究所大力协助,其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其间见一日本收藏家藏一件明万历款云龙纹寿字青花大罐,保存十分完整,甚感惊喜,史先生嘱我著文介绍,先生之令,不敢不从,遂草成此文。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他是明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万历是他在位时的年号。明万历时期的景德镇窑业十分兴盛,除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外,尚生产大批外销瓷器,销往世界各地。而景  相似文献   

4.
程彩霞 《文史春秋》2007,(12):53-61
《明史·神宗本纪》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明朝衰亡的肇始者就是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隆庆末年,明王朝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危机四伏。明神宗朱翊钧即位时年仅9岁,其生母慈圣太后、太监冯保和内阁首辅张居正三人合力揽握了天下大权。掌权后的神宗意志薄弱、昏庸无能,根本无力驾御群臣,不问政事的神宗却对后妃极度宠溺,由此引发了一场女人夺权的骇人的宫廷风雨,争斗持续了20多年终以神宗的死亡而惨淡收场。  相似文献   

5.
万历矿银钱     
万历矿银钱铸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为了弥补财政拮据的状况,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遂派遣太监担任路矿使,到各地开采矿银。据史书记载,到万历三十三年,九年间共采得三百余万两白银。这些路矿使为了奉承皇帝,用所得的矿银铸造了一批进奉银钱。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郊明武清侯李伟夫妇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4)
1977年10月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在海淀区八里庄清理一座明代武清侯李伟夫妇合葬墓。墓地位于海淀区八里庄慈寿寺塔西北约一公里。慈寿寺早已无存,寺塔原名永安万寿塔,系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在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李太后即李伟的女儿,李伟曾于万历三年三月"请价自造生茔",而李太后建寺塔于此或与此墓有关。  相似文献   

7.
《文物》1979,(5)
潞简王朱翊镠,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四子,神宗朱翊钧的同母弟。"生四岁而封"(册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之藩卫辉"(今汲县即明代的卫辉府)。万历四十二年暴薨,谥曰简,葬于卫辉府西五龙岗,即今  相似文献   

8.
正《万历十五年》是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1976完成的著作,最初出版的是英文本《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中文本,2007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万历十五年》增订本。该书从无关紧要的1587年入手,主要试图通过描述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首辅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这六  相似文献   

9.
乱世疫情自明末崇祯帝登基到清顺治帝入关问鼎中原,这短短的三十年间,中国战乱四起,局势动荡。明朝自万历帝之后开始逐渐衰落,“明之衰,衰于正、嘉以后,至万历朝则加甚焉。明亡之征兆,至万历而定”,当时的明王朝已是“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张献忠、李自成及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山海关外的清军虎视眈眈,加上天灾不断,当时的大明王朝已是摇摇欲坠,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打破,而各地接连不断爆发的疫情似乎成为压垮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10.
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其中有将近20年的时间不上朝,他消极对待政事,拒不上朝,这对于晚明的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明史》甚至评价"明亡,实亡于万历"。万历怠政与世宗嘉靖时期大礼议之争造成的官僚队伍大撕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明代国家体制和皇帝自身性格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万历的怠政行为可以感受到作为皇帝的无奈、任性和明末政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11.
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年),始铸"万历通宝"铜钱,钱式较多,平钱有背星、月及工、户、公、天、厘、正等,面文有大字、小字和隶书、楷书,铸造较精,遵古"不爱铜、不惜工"之训,有"金背、火漆、镟边",轮廓周正,文字明洁。  相似文献   

12.
梵净山名源于佛教梵语“梵天净土”,隋唐时就被当地人民视为神山,朝拜者络绎不绝,明隆庆年间和万历年间对梵净山进行了两次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修建。特别是万历年间明神宗降旨重建梵净山,妙玄禅师带高僧5人,法徒34人主持重建事宜,终使梵净山成为拥有5皇寺48觉庵的佛教圣地、“弥勒道场”。  相似文献   

13.
晚明短篇世情小说集《杜骗新书》版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强 《文献》2000,(3):200-210
一 引子 《杜骗新书》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517)之顷①,作者张应俞②.张氏"悼虞、夏之久逝,触晚近而兴思.身涉畏途,如历九折之坂;目击伪俗,拟破百忧之城.  相似文献   

14.
现存明代起居注共有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它们是研究明神宗、明光宗和明熹宗在位期间历史的珍贵资料。但只看其《万历起居注》、《泰昌起居注》和《天启起居注》之书名,易误认其是分别记载明神宗、明光宗和明熹宗在位期间全部言行之书。实际上它们只分别记三个皇帝处理朝政的活动,而不记他们在宫内的生活起居。记宫内生活起居者是另外一种今已失传的内起居注。另外,由于明代内阁大学士在体制上不同于他朝之宰相,他们的身份类似皇帝的秘书,因而上述起居注将大学士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撰写的本章等,也纳入其记载对象之中,这又是一个极易被误解的方面。由于明光宗只在万历四十八年七至八月执政一月余即死去,打乱了明朝新老皇帝交替时从第二年更改年号之惯例,从而造成起居注书名中的年号与使用此一年号的皇帝互有错位,这是明代起居注易于被误解的第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15.
<正>万历通宝始铸于万历四年(1576),铸期长达44年之久,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钱除光背外,尚有背"工"、"公"、"天"、"正"、"江"、"户"等,版式繁杂。对于明王朝来说万历二十年以后可谓艰屯之际,万历二十年(1592)春,宁夏致化副总兵哱拜反,明廷开支200余万两白银用于平乱;同年秋又抗倭援朝,断断续续八年耗资700余万两银;二十七年(1599)2月,征讨川黔交界处的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军费开支达二三百万两银;再加上二十五年(1597)6月,皇极、中极、建极  相似文献   

16.
李化龙为明代名臣。《明史·李化龙传》记其生平事略,谓李化龙“卒官,年七十。”这里未具体详明其卒于何年何月。后来,夏燮在《明通鉴》、陈鹤在《明纪》里,详明了李化龙卒于万历三十九年十二月,亦谓其卒时“年七十。”按照此说,李化龙享年七十岁。李化龙卒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十二月庚辰(十五日),《明神宗实录》卷490载之甚明。这是可信的。按上说卒时年七十进行推算,其生年当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核之诸记,此说  相似文献   

17.
海瑞的一生     
海瑞字汝贤,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又自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諡号忠介。海南岛琼山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殁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时当16世纪我国明朝末叶,封建统治阶级极度的昏愦贪鄙,腐朽透顶,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封建王朝奢侈淫靡达到了极点,国内阶级矛盾,日趋于尖锐。农民的武装起义已不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0月,在什邡县政府机关的基建工程中距地面40厘米的地方,出土了一副刻有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纪年的青铜砝码。 这副砝码大小共6枚,外表布满翠色铜绿,状似银锭,铸造精确,正背两面錾有颁行纪年和铸造官司的签记。它两端宽,腰部狭,成“(?)”形,腰部有细微凿痕,说明是经过有司严格校勘,慎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明朝建国之初定都南京,时封建王朝的五府、六部等国家政治机构齐集南京,但仅仅五十多年后,随着明成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又一次从首都的地位上滑落下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永乐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明王朝的留都,成为仅次于北京的政治中心,诚如《万历应天府志》殷迈序称,明成祖“虽移都北平,而二京并建,比于丰、镐,其重如此。”是以迁都之初,明王朝皆以太子坐镇南京,如永乐后期太子朱高炽、洪熙年间时太子朱瞻基,皆是。在留都,明王朝仍然保留了五府、六部等军政机构,设有南京守备,官绅众多。  相似文献   

20.
明末的三大案:(一)明神宗(朱翊钧)晚年,郑贵妃得宠,意欲舍长子常洛而立郑妃所生之第三子常洵为太子,未果。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五月,有男子名张差,持木棍入太子所居慈庆宫,击杀守门者,被执入狱。御史刘廷元審问,以疯癫奏;而提牢主事王之案私讯该犯,知道还有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