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现采撷一些与端午(端阳)有关的佳联妙对,与读者共赏。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  相似文献   

2.
《文史博览》2008,(6):34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  相似文献   

3.
叶菁 《南方文物》2013,(2):196-197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也称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初五"也称为"端五"。古时候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也叫"端午"。又因为午时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有两个"五",故又称"重五"和"重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  相似文献   

4.
<正>又到一年的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二是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闻一多先生持此种观点;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信仰;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其实,端午节可能不是单一起源,其风俗形成是南北风  相似文献   

5.
正端午亦称端五,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由于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因此又有"重五""重午"的称呼。还有一种说法是,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因此,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尤其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  相似文献   

6.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因此,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地腊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四川多称为端阳节。  相似文献   

7.
漫话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天中节、浴兰令节、女儿节、端阳节、蒲节、千秋节、地胜节、午节、重午、端五、重五等等。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名称最多、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一个节日。端午节每个名称都有它的来历。天中节在吴自牧写的《梦梁录》里说道“五月五日天中节”。浴兰令节在《梦梁录》中曾记述:“仲夏一日,禁中宰执以下公服罗衫。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女儿节相传汉朝时有位著名的孝女名叫曹娥,在她14岁时,因父溺死于今日浙江省境内的一条江中,尸体沉没于江底,她沿江号哭七日,在极其悲痛的情况下,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江而死,其尸负父尸而出。当地人为了永远纪念她,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便把此江命名为曹娥江,并立碑纪之,把曹娥死的这天,定为女儿节。端阳节据《月令广义》载:“五月初五端阳节。”由于“午”时,正值烈日当空,阳光灿烂,故名为“端阳”。蒲节《幼学句解》称“端午是为蒲节”。昔日端午节用菖蒲泛酒以辟毒,故云蒲节。千秋节在洪迈《容斋随笔》卷一述:“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另据宋瞡《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午节按照农历以地支纪月的方式: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  相似文献   

8.
那年端午节,五月初四下午,我们一家人就早早上了路,回农村老家过节去。两部自行车,妻一部,驮着大包小包节日的食品;我一部,前杠坐着小女,后架坐着大儿,我们在田间的土道上慢行,满眼绿色,心旷神怡。儿子问:“爸爸,端午也可写成端五,对不对呀?”儿子小学三年级,会咬文嚼字了。我说:“对,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五节,端节,端阳节。”女儿问:“爸爸,我们幼儿园老师说端午要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儿子抢着回答:“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为了纪念他,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其又名"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农历五月天气渐热,细菌容易繁殖,疠疫常常发生。同时,被俗称为"五毒"的蛇、蝎、蟾蜍、蜈蚣、壁虎(一说为蜘蛛)等毒虫纷纷活动。故民间又称五月为"恶月",称五月五日为"恶日"。为了驱邪避祸,人们通常进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如包粽子和吃粽子、赛龙舟及饮菖蒲雄黄酒等。这些民俗活动也出现在了明代小说《西游记》中。一、端午节民俗活动的内涵与分类可以根据活动的主题,将端午节这天各种民俗活动大体分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活动与祛五毒活动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神州民俗》2010,(5):60-64
端午漫话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午节、端阳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传统三大节日。端,开始的意思,“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就是午月,所以初五也叫“端午”。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也就是“端五”了。因为在农历中,五月的别名称“午月”,  相似文献   

11.
常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二件堆塑罐,它们分别是青釉堆塑九联罐和褐釉堆塑五联罐,现介绍如下: 1.青釉九联罐,瓷胎,1974年征集,据称系1970年出土于常州市西北郊新闸乡五家塘村附近的东汉砖室墓中。通高50.5。顶层罐口径6.5,最大腹径22.5,圈是径16厘米(图一:1、2、3)。  相似文献   

12.
黄人二 《考古学报》2012,(2):163-176
目次一篇题二编联三文本四校读五说明塔姑城家父》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之一篇,存十枚简(实九枚,有两小段可拼接),略有残佚,原编联经沈培调整后,已初步可通读."父"者,甫也,为古时对男子之称"家",以其为卿大夫也:"姑城",苦成也,前字为食邑之名,后字为其溢号;简文"姑(苦)城(成)  相似文献   

13.
稻子 《风景名胜》2008,(7):21-21
这个端午节,如果你碰巧去广东顺德旅游,那么也许你将有幸品尝到"天下第一粽"。今年的端午节期间,在广东顺德的某农庄,有着"天下第一粽"之称的"端午节粽子"在"南番顺龙舟文化节"上新鲜出炉。超过一万人品尝了这个小山似的粽子。这个"天下第一粽"的"第一"绝非浪得虚名,它的第一来自于它的庞大与沉重:体积达七立方米,重达三吨。数字足以说明问题。为了制作这只粽子,该农庄  相似文献   

14.
《旅游纵览》2014,(5):6-6
2014-05-20 11:25中华网家人团聚,吃粽子,看龙舟赛或者前去参加,自从春秋时代起,端午就是全家小聚共度欢乐的时候。无论是追思屈原,还是思忖端午由来的文化,得都不如与家人一起品味浓浓的历史味道。端午小假期家人小聚共同度过是相当令人满足的事儿。端午节全国各地风俗习惯▎河北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  相似文献   

15.
<正>2014-05-20 11:25中华网家人团聚,吃粽子,看龙舟赛或者前去参加,自从春秋时代起,端午就是全家小聚共度欢乐的时候。无论是追思屈原,还是思忖端午由来的文化,得都不如与家人一起品味浓浓的历史味道。端午小假期家人小聚共同度过是相当令人满足的事儿。端午节全国各地风俗习惯▎河北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  相似文献   

16.
编读之窗     
《文史天地》2011,(1):88
征联欣赏亲爱的读者:本刊2010年第11期刊出三副联求对,现从大量应对中选出以下几副佳作发表,请读者赏析。出句(上):新年庆吉祥,月兔亲操玉杵臼对句(下):善政兴廉洁,春风遍沐好山河(江苏·何国衡)  相似文献   

17.
正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农历七月  相似文献   

18.
端午节     
《文史月刊》2011,(6):2-F0002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相似文献   

19.
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放 《民俗研究》2009,(4):229-238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端午节俗传统由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与家庭人伦五大要素组成,它们适应了传统社会民众共同的时间生活需要,五大要素的相互关联与互补也保证了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与文化的进入,端午节俗传统要素逐渐失落,端午节社会地位显著下降。在强调文化多样性,推动传统节日复兴的今天,端午节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从传承与建构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重新强调端午节在身体保健与社会伦理方面的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重视当下民众的精神与社会生活需要,让端午节继续发挥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唐鱼符考论     
<正>巍巍盛世的大唐王朝,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珍宝,鱼符正是其中一个独具有鲜明特色的器物。根据现存的史料来看,鱼符最早的出处在隋时,开皇九年(589)闰四月,"丁丑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1)开皇十年(590)十月,"颁木鱼符于京官五品已上"。十五年(595)五月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2)因而按史学界的一致看法,鱼符的源头应由隋开启。隋鱼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身份标识上,五品以上官员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