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志编史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基因。志书编纂付梓刊印前,总要邀请社会贤达作序,让人们通过序言对志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起着引导或佐读志书和用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王阳明给《高平县志》《金坛县志》所作序言的分析、探究,阐述王阳明以志书观政、经世致用的修志思想。修志是王者之事,而非"具文书,计岁月"的工具,阐明方志与治国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化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给我们编纂志书带来一些困惑。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审视志书,志书记述了各种文化现象,如建置文化、人口文化、生育文化、物态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及精神文化。从文化要素方面分析志书文化层次的构成,可以看出志书记载一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记载不同时期的文化,反映不同时期文化的继承、积累与创新。志书保存史料,实际是保存这一代人的文化活动,保存这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所以说编纂志书就是编纂文化,文化是志书编纂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方志的文化品位是人们对志书学术价值、信息含量、语言符号等综合审美的整体评估。一部高质量的志书,必然会是学术价值大,信息资源丰富,数据性强,审美价值高。提高方志文化品位,丰富方志文化蕴含,不但是全面落实志书质量标准的需要,增强志书文化审美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志书功能的需要。提高方志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努力提高志书的科学性,保证志书的科学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志书的资料性,增大志书的信息含量;三是努力提高志书的著述性,提高志书的学术水平;四是努力提高志书的可读性,增强志书的普及性;五是努力提高志书的审美性,增强志书的审美意识。要提高志书的文化品位,一要合理采用升格法,注意突出地方特点;二要抓住记述的重点;三要加强对事物深层次的记述;四要努力提高志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志书语言是志书内容的载体,影响着志书的质量,志书编纂人员需正确运用语言,特别是对志书语言中"准确严谨"与"模糊语言"、"朴素真实"与"生动形象"、"述而不议"与"点睛之议"、"文约"与"事丰"、"图文并茂"与"图从于文"等相对或相关的语言风格之间的关系更应谨慎把握。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院志》为例进行相关论述,从一定程度上对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建议,力图为志书语言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流行的志书"沉淀说",一是成为一些论者区别志书与年鉴的重要标志;二是成为志书编纂时间上下限以及选择适当编纂时间的依据。文章认为"沉淀"对于反映事物本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意义是相对的;反映事物本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并不是志书和年鉴的本质属性;志书的编纂实践证明,志书质量更多取决于包括志书主编在内的编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与"沉淀"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文化自信这一主题,阐述志书编纂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志书编纂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早在唐代就有方志文献流传到海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要通过优化志书篇目框架结构设置,坚守“内容为王”的编纂理念,坚持正确的导向,提升志书对文化自信的影响力;增强自信的精神力量,采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服务水平等举措,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全面提升志书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志书。  相似文献   

7.
志书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记述一定时期内新情况、新事物、新发展、新成果、新趋势、新问题等内容的资料性文献。本文围绕志书创新的关键和重点,从破除思想观念陈旧僵化到端正志书编纂理念、拓展志书题材的时空范围到丰富志书内容的表现形式、创新框架结构设计到突出重点与体现特色进行探讨,以反映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韦晓 《广西地方志》2013,(3):33-35,41
作为在修志一线岗位上仅有3年半"志龄"的省级地方志机构修志人员,专家授课中结合编纂实践畅谈关于质量与创新的理念与做法,给我很大启示,对当前组织、指导、编纂第二轮广西通志有很多借鉴作用。主要有:一、把志书质量放在首位,完善志书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价值所在"、"志书编纂,贵在质量"、"要把修志当成学问和事业来做,要始终把志书质量放在首位"、"编纂工作中遇到了大量的业务问题,均与质量问题有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是传世之作。一部志书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社会的检验,关键在于其质量。也就是说志书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笔者认为:健全方志机构,稳定修志队伍;专家修志与众手成志相结合;继承和创新方志理论;提高修志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文化素养等都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谚语"辑录入志是志书系统记述地方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志书对谚语的记述要全面反映出一个地方民间文化的整体风格,突出其民俗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同时在记述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谚语"文化的科学性;要从"谚语"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对其从属归类进行认真分析,使志书结构设计更加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
《年鉴》作为一种严谨、科学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具有记录史实、资政参考和传承文化的作用,而年鉴的"框架设计"是续修《志书》的重要源泉。续修第二轮《铁路志》,是在前志的基础上继续编纂新一轮的《志书》。而资料是《志书》的基础,搜集和积累资料工作是《志书》续修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在《年鉴》编纂中树立"为续修《志书》搜集和积累年度资料"的意识,突出时代特点、年度特点、工作特点,搞好《年鉴》的框架设计,将成为编史修志资料的重要来源,在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中,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清代徽州府县志的纂修数量与质量都取得较大成就,志书主修与主纂者文化素养较高,其中进士出身者较多,部分非进士出身者文史素养亦不在进士之下。纂修者多认为志源于史,为史之支流,或互为表里。实践中,他们多以"史笔"修志,尤其注重"信今传后",审异同,辨遗误,以增强志书的可信度,考证的内容广泛分布于志书各卷或子目之中。徽州府县志纂修者还明确提出"隐恶扬善"的修志倾向,为名宦、乡贤、孝子、节妇、乡善、义行等楷模树碑立传,表现出"隐恶而不虚美"的特点。这使得清代徽州府县志真实保存了更多徽州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信息,传承了徽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县级志书,是处于基层的综合类志书。其比较省、地级志书而言,应该更具结构的整体性。一部志书的整体性如何取决于其对记述对象事物分类标准的统一。"志书的记述,如记叙类文章的写法一样,都要解决"记什么"、"怎么记"这两个问题。志书记什么?志书是记特定区域时限内的自然和社会(相对于自然的广义社会)事物的。由于离开人,以及与人的关系,纯粹的自然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记述自然也是围绕对于人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因此,志书从总体上是记人的。志书怎么记人?具体说,志书  相似文献   

14.
方志文化是围绕志书修撰、旧志整理与志书及资料收藏、管理、利用而形成的成系统的、持久的与不断积累的社会文明成果。其构成包括各项修志法规文件;志书纂修与宣传、保管、利用;方志学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等。方志文化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家国的关系,对于爱家爱乡爱国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它是社会文化系统一支系,介于社会大众文化与上层建筑之思想意识之间,为上下之纽带,关系社会进步之作用甚大。  相似文献   

15.
志书的篇目是志书的骨架,是纲,是志书的科学性、志书特色和志书质量的重要体现。第二轮志书虽是首轮志书的续修,但它仍是一部完整的断代志书,它所记载的内容仍然是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前,各地都在陆续开展第二轮修志工作,并有部分市、县已定稿。由于有首轮修志的经验,不容置疑,有不少市、县所拟篇目均有不少创新,并具有一定特色。本文试就续志篇目之创新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求专家与同仁的赐教。  相似文献   

16.
汤敏 《中国地方志》2014,(11):25-30
在地方志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起着精神指引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化自觉意识具有不同的内涵、形式。传统志书、首轮志书编纂中,文化自觉意识的表现形式与深刻影响表现在诸如以儒家核心价值为导向、以传承地域文脉为宗旨;明古详今,鉴往知来;挖掘特色,彰显个性。在将文化传统与现实发展对接的基础上,第二轮志书编纂体现文化自觉的特点与要求包括敬古与明古并重、明今与详今齐观、人文与科学同驱等。  相似文献   

17.
及时、动态记录抗疫重大事件并编纂专题志书,既可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亦可为后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该报告对泰州市统筹抗疫专题档案资料征集、编纂专题志书《泰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的工作历程和成效进行了剖析,并介绍了该志在全媒体志书编纂、开发"三个一"系列文化产品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如何突显地方特色,成为衡量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可以看出,区域性是地方志首要特征。方志的区域性决定了它应具有地方特色,地方特色在志书中应占据突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存在"硬伤",严重影响着志书的质量。本文结合第二轮修志工作实际及对已出版的二轮志书进行拜读,对志书"硬伤"的特点及危害、主要表现进行了阐述,就如何彻底消灭"硬伤",提出了见解,以全面提高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在营 《黑龙江史志》2012,(6):20-22,37
<正>总纂是指在总纂者(总编辑)的主持下,对志书编纂的组织、指挥、协调与志稿的再创作。是在志书初稿编辑加工基础上的雕琢过程,它是志书编纂出版中的重要环节、攻坚阶段,也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关键。一、何谓志书总纂方志界对志书总纂的认识,议论颇多。有的认为总纂"是志稿的总合成工作",有的认为"是志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