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与萧三:异国爱侣之永恋□叶华(EvaSiao)1934年萧三与叶华在莫斯科结婚〔1〕我和萧三于1934年相逢,距今已有60多年的异国爱侣历史生涯了。那是1934年10月底,我作为一个德国的旅游者前往苏联。在那黑海之滨的苏联作家疗养院所在地加格里的一...  相似文献   

2.
我和萧三于1934年相逢,距今已有60多年的异国爱侣生涯了。 那是1934年10月底,我作为一个德国的旅游者前往苏联,在那黑海之滨的苏联作家疗养院所在地加格里的一天午餐时,与我同桌的是一位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很可亲的中国人,他就是38岁的诗人和作家萧三。我们一见钟情。几天后的11月8日是我23岁生日,一大束深红色的玫瑰花就是他那深情的爱情表白,它决定了我以  相似文献   

3.
方未艾  方朔 《纵横》2008,(10):13-16
这年的一个假日,我和萧三从郊外的学院疗养院坐火车回校。在我们座位的对面,坐着一位漂亮的苏联少女,脸有些像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她面带微笑,有时正眼有时侧眼,不停地看着萧三。萧三有些不自然,转过脸和我说话。我看那少女还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就用中文说:"你在青年时一定是位美男子吧?"他听后大笑起来,笑得对面的少女也跟着笑起来……  相似文献   

4.
萧三,原名萧子暲,生于1896年10月10日,湖南湘乡人。五四运动前后与毛泽东一道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组织新民学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学习期间。1924年1月列宁逝世,参加列宁护灵活动;曾和陈乔年将《国际歌》译成中。同年夏回国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到了上海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1927年去苏联养病期间,作为中国左翼作这联盟代表,参加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工作,主编《国际学》中版,写有大量艺作品向世界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和革命的领导人物。1939年回到延安,先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翻译部主任等职,主编《大众艺》等刊物。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委员等职。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中外化交流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先后出版《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平之路》、《萧三诗选》等书。“革”中遭迫害,被非法关押了7年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返坛。1983年2月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5.
杨建民 《文史天地》2014,(11):65-69
正法捷耶夫是苏联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毁灭》《最后一个乌兑格人》《青年近卫军》等,不仅在苏联,在上世纪中、下半叶的中国,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法捷耶夫与中国著名作家鲁迅虽然并未有会面机会,但因为作品,他们之间却有着一段相知颇深的文学之缘。一1927年,年仅26岁的法捷耶夫,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毁灭》。这部小说,以刻  相似文献   

6.
萧三与《国际歌》与《革命烈士诗抄》□萧维佳1921年9月萧三在巴黎〔1〕我父萧三,在青少年时代就受到毛泽东的深刻影响:他们是同窗好友,相处10年,早晚一起做体操、静坐、读书、看报、谈论和思考问题,着重研究中外历史和现实,对世界地理也十分重视。他们一起...  相似文献   

7.
苏联俄罗斯作家安德烈·普拉东诺夫(1899—1951)在其小说《切文古尔》中写过一句话:“人群中有百分之十是怪人”。普拉东诺夫自己就是这么个“怪人”。他的文学命运是不寻常的。他自20年代登上文坛,生前虽受过高尔基、法捷耶夫等大作家的称赞,但主要是遭受批判,“歪曲生活”、“居心险恶”、“包藏祸心”、“毫无意义”、“矫揉造作”、“厚颜无耻”、“反苏作家”……一根根致命的大棒劈  相似文献   

8.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当时,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在开国大典上未能邀请外国的政府代表团或政党代表团参加。10月1日上午才乘火车到达北京的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团长是苏联著名作家、苏联作协总书记法捷耶夫,团员中有著名作家西蒙诺夫等,全团有40多人)以及已经在京的朝鲜人民代表团,  相似文献   

9.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将要作为光荣的一页载入人类的历史。代表大会证明了苏维埃人民精神上和政治上的一致,苏联共产党的完整坚强,以及它团结在列宁主义的中央委员会的周围。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代表们的发言和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是随着这个国家的社会变化而变化的。人们认为,战后这种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战后初期,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和80年代前半期,80年代中期至今(即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在战争结束后最初几年的文艺作品中,是以歌颂苏联人民和德国法西斯主义作斗争的英勇事迹为主线。象作家鲍·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亚·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等。二者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成的。《青年近卫军》就是描写在党的领导下一支称为“青年近卫军”的地下反抗组织,在1942~1943年初活动  相似文献   

11.
刘小清 《炎黄春秋》2002,(10):61-65
1935年11月,时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记者史沫特莱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莫斯科的信件。它是由秘密交通送到上海后转到她手中的。发信人是左联驻“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萧三,而信是写给上海左联的。  相似文献   

12.
《前线》,是在苏德战争期间由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创作的一部三幕五场话剧,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1944年由诗人萧三译成中文。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相继演出,太行军区是由军区政治部先锋剧团和三分区前哨剧团及五分区奋斗剧团组成的联合剧团演出的。这3个剧团的总人数...  相似文献   

13.
上海全国文协分会致世界民主作家电[1946年1月]辛克莱、赛珍珠、古洪诺夫、法捷耶夫、萧伯纳、纪德、汤姆司曼、爱弥儿、路德维克、奥登、威尔司、潘缔、莫尔华诸先生并转全世界一切民主主义作家均鉴:在这次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我们深感欣慰的,彼此都曾以全力贡...  相似文献   

14.
朱岩 《文史博览》2009,(7):36-37
勇敢、机智、剽悍,哥萨克皮帽、小胡子……这是人们所熟悉的苏联电影中"夏伯阳"的英雄形象。电影《夏伯阳》是前苏联作家富尔曼诺夫的代表作,根据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红军指挥员  相似文献   

15.
1959年3月24—25日,苏联科学院历史科学学部举行了全体大会。学部秘书E·M·茹科夫院士做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和苏联科学院历史科学学部的任务”的报告。他指出,尼·谢·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和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其他文件,已经明确地表述了思想工作的任务,已经拟定了我国科学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途径。接近生活,积极参加共产主义建设,就是党向社会科学工作人员提出的主要要求。“我们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这一夜,世上少了一个人。"这是苏联作家柯切托夫在《叶尔绍夫兄弟》中对一位州委书记的最后描述。读到它时,我正在云南西双版纳群山深处插队。深夜,在油灯下翻阅那残破的书,这行字跳入眼帘时,忽然觉得四肢发凉,死亡的悲凉,在少不更事的心湖投下一颗石子。  相似文献   

17.
博集 《文物》1957,(11)
像其他方面的右派分子一样,博物馆界的右派分子也在叫嚣着一种议论,说什么八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学习苏联学错了。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必须争辩清楚。毛主席屡次教导我们要向苏联学习,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又一次告诫我们说:"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段善于学习。要善于向我们的先进者苏联  相似文献   

18.
吴非 《钟山风雨》2010,(3):63-64
<正>上个世纪50年代,我读小学。当时小学教科书上有好几篇苏联革命领袖列宁的故事,当时非常认真地学过,印象很深。40多年后,苏联旧事解密,才知道那些故事(《列宁在理发室》、《送给孩子们吃》等)是作家左琴科编  相似文献   

19.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的中国代表问题杨奎松有关共产国际1922年初在苏俄境内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的基本情况,自从SQ年代初中国史学界陆续了解到苏联当年出版的《远东各国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速记记录,舒米亚茨基192...  相似文献   

20.
1956年,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一个国外共产党代表不能到会的“秘密报告”。这是一份标志着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足以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