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湘军对晚清国家政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军,从1853年开始组建,至1864年攻陷天京,曾国藩将其解散为止,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了12年之久,在大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挽救了清廷即将覆亡的命运。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带来出人意料的后果,湘军在征服太平天国的同时,也对晚清的国家政权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太平天国的心脏——天京,被万恶的湘军攻破了。天京的沦陷,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失败,革命斗争的形势转入了低潮。一八五三年三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中国的革命形势,在太平天国革命风暴的影响下,不久便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革命高潮。在这个高潮里,太平天国以天京为心脏,曾给予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使清政府一时手忙脚乱穷于应付。而后太平天国虽然爆发了内讧,犯了一系列的严重错误,但是,太平天国在全国人民一致的拥护下,仍然度过了惊风骇浪,使革命的形势又会一度高涨,一八六四年七月太平天国终于在内外反动派共同围攻下,一蹶不振,据守十余年的天京,陷入敌手。从此就标志着敌我双方斗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也就是说,太平天国的  相似文献   

3.
1864年7月,天京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破后,远在江西“就粮”的侍王李世贤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指挥二十余万兵力,挺进闺西南。这是太平天国后期在长江以南地区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也是太平军入闽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1982年11月18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简明电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旨准’木印玺,最近在南京文物普查中发现。"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史学界和新闻界的轰动。据史料记载,天王洪秀全共有三枚印玺:金玺、玉玺与木玺。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之后,金玺、玉玺被作为战利品送往北京。第二年金玺在清廷军机处被内盗出宫,熔为金条。玉玺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但对这枚玉玺,学界  相似文献   

5.
李续宾败亡三河之役的深层原因,不在于“抢掠与放纵”而“严重地削弱了湘军战斗力”,而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一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的确立,太平军战斗力由此增强;二是李续宾湘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很难发挥集中优势兵力敢打敢拼、攻坚克强的特长;三是湖广总督官文配合不力,赵克彰等部湘军临阵脱逃,致使李续宾部湘军陷入孤军作战的绝境;四是李续宾求胜心切,意气用事,听不进他人建议,未能及时采取战略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1982年11月18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简明电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旨准’木印玺,最近在南京文物普查中发现。"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史学界轰动,世界各国报刊纷纷刊登了这则重磅消息,著名的苏联塔斯社也在第一时间转播了。根据史料记载,天王洪秀全共有三枚印玺,金玺、玉玺与木玺。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之后,金玺、玉玺作为战利品送往北京。第二年金玺在清宫军机处被内贼盗出宫,  相似文献   

7.
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为了“扫除妖孽,廓清中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先后派出精锐部队举行北伐和西征。西征是溯长江而上,征战皖赣和两湖广大地区,以扩大太平天国的统辖疆域。江西地处太平军国都天京和湖南湘军大本营的中间地带,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而新余位于赣西,战斗自然更为激烈。当年,西征军的重要将领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豫王胡以晃、卫天侯黄玉昆等人都曾在此挥戈杀敌,演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相似文献   

8.
<正>太平天国因何而败,这一问题自天京陷落之后,人们就议论纷纷,谈论者身份不同,立场不同,观点自然有所差异和侧重。本文选取天国中人、湘军领袖、外国亲历者三个不同方面的相关论述来考察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即分兵西征,开辟上游战场。从此,皖、赣、鄂三省成为太平天国的主要战区之一,太平军与湘军在广阔的水陆战场上相峙角逐,进行了持续十年之久的血战。而1853—1856年西征则奠定了往后6年上游战场基本战争格局。本文试图对西征初期战略问题作一探讨,剖析其阶段性演变,以再现战略指挥不断升级的动态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时期,南京长江路292号成为天王洪秀全的宫殿。太平天国以南京“龙蟠虎踞,楚尾吴头,民物浩繁,士林渊薮”(《建天京于金陵记》),遂决定在此建都,称为天京。1853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从水西门进城,直入清两江总督署,将这里改为天朝宫殿,一般称为天王府,作为太平  相似文献   

11.
1856年10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的上空正翻腾着杨、韦内讧的阴云。北王韦昌辉在杀害了东王杨秀清及其两万部属后,又阴谋杀害翼王石达开。石达开逃往安庆,起兵东下进攻天京,讨伐韦昌辉。韦昌辉急忙加强对天京的防守。天京的形势分外紧张。这一天,一队太平军将士手捧韦昌辉的将令,从天京城南的聚宝门(今中华门)冲出,直奔长干桥南,进入位于雨花台山麓的大报恩寺。经过几年的战火,大报恩寺早已残破不堪,惟有那著名的琉璃塔仍巍然矗立着。这队太平军运来炸药与易燃物品装入塔内,只听轰然一声巨响,整个琉璃塔便陷入浓烟烈火…  相似文献   

12.
重返天京潜     
1948年我军进军天京潜前夕,县委对当时天京潜的政治、军事形势作了认真客观的分析。1、从1947年7月开始,我军在全国各战场转入大规模反攻。我江汉部队重返江汉近两个月来,已经歼敌近万,解放县城5座,建立3个军分区及以下14个县级指挥部,完成了重建江汉的第一阶段——战略展开阶段,而进入了第二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在天京潜,早在一个多月以前,我三军分区部队进军襄南途中,曾一度解放皂市、天门城、岳口等大集镇。毗邻天京潜的襄河以南和汉宜路以北各县,已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因此,此次进军天京潜,前有呼应,后有依…  相似文献   

13.
1864年6月,天京沦陷.入城湘军从废墟中发现了太平天国的一方金玺和两方玉玺,并立即上交清朝军机处方略馆.不久,金玺被人盗走并销毁,惟玉玺保存至今(图一).两方玉玺是派什么用?玺文应当如何诠释?这些迄今仍是史学界尚待研讨的课题.一、关于玉玺的真伪问题近年来,玉玺的真实性受到了怀疑笔者认为,两方玉玺的真实性不容置疑.主要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石达开出走     
在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中,石达开年纪最轻,有突出的军事才能。太平军从广西向金陵进军,途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石达开均为开路先锋,攻城夺镇,所向无敌,号称为“石敢当”。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石达开和杨秀清、韦昌辉同为洪秀全的重要辅臣。后来又在西征战场上,大败湘军于湖口、九江等地,迫使曾国藩投水自杀(遇救)。在天京事变中,他兴师靖难,支持洪秀全平定韦、秦、陈的叛乱,被朝野尊为义王,并成为洪秀全的首辅大臣。但就在这之后不久,担任如此重要显赫职位,集声望功劳卓著于一身的石达开,却径自率部20万出走天京,与洪秀全分袂,…  相似文献   

15.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0年至1864年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粮食主要来源于苏浙、安徽及上海三地,其中来源于苏浙的最多,约有300余万石,而从安徽、上海两地及通过其他途径输入的粮食总共不过100余万石。1860-1864年,天京共从上述三地输入粮食400余万石,加上城中所剩余粮总共不足423万石,与同时期天京所需粮食约536万石相比大概还差113万石,即大约相当于城中人口一年的口粮。因此,太平天国后期天京城一直为粮食问题所困扰,时时面临粮荒威胁,这是导致天京失守乃至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太平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曾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许多地区作为控制或活动的主要范围。祁门县地处安徽最南端,距离天国的政治中心天京有千里之遥,但长期是太平天国活功的地区,在其军力强盛的时候还曾一度控制过祁门地区。据《祁门县志》(同治志),在定都天京以后的第二年,即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至  相似文献   

17.
人常说,南京是湖南籍人的第二故乡。在清朝末年至辛亥革命前后,南京的湖南籍人曾多达六七万。这是因为当年曾国藩统率的湘军攻陷太平天固都城南京以后,除一部分湘军官佐升官进爵,衣锦还乡外,大部分湘军士兵被栽汰,流落在南京地区。他们多半以开豆腐店、赶骡车、做香烛鞭炮等业度日繁衍,以至人口大增。可是到了1913年夏天,他们却遭到一次浩劫,付出了极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一八五五年初的湖口、九江之役,是太平军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著名战役之一,颇有研究价值。这一战役与在它之前进行的田家镇战役有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两次战役的成败得失作对比分析。一战争经过一八五三年三月十九日晨,太平军攻克南京——天京,五月即同时开始北伐和西征。西征军进展极为迅速,相继占领了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的名城重镇。可是,他们却在极盛之时碰上了凶悍的湘军。一八五四年五月一日,太平军林绍璋部在湘潭大败,损失船只一  相似文献   

19.
左宗棠曾国藩绝交内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夫 《文史春秋》2005,(1):14-15
左宗棠、曾国藩均为晚清咸丰时期的一代名臣,都为同治中兴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对中国近代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人共事10余年,交情甚厚,道德章不分伯仲。然而自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二人割袍断义,再无书信来往。此事正史多为之隐讳,甚至二人的年谱中,都从未提及。清末李伯元所《南亭笔记》中对二人绝交经过有所记述。  相似文献   

20.
张宗禹传     
张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张大庄人,沃王张洛行的族侄。他出身地主家庭,家有田五、六百亩,在家读书,后来随张洛行起义.太平天国封他做梁王。天京陷后,张宗禹和任化邦等带领蒙,亳队伍归遵王赖文光领导。太平天国丙寅十六年秋(一八六六年),赖文光命张宗禹率领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统军入陕、甘,去连合回民起义军,以为椅角。张宗禹入陕,所向克捷。十一月,进到西安,在城东灞桥十字坡歼灭清朝陕西巡抚刘蓉部湘军,斩提督萧德扬。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