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守还是让渡——二战后英国人主权观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邮生 《世界历史》2012,(1):30-42,158,159
英国人对主权让渡的认识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从欧洲一体化初期不愿让渡主权,到加入欧共体时出现"无关主权"、"共享主权"和"威胁主权"三种认知,之后逐渐形成主流共识:一方面,让渡部分主权、融入欧洲一体化有利于增进英国国家利益;但另一方面,无论"亲欧派"还是"疑欧派"都坚持英国的核心主权不可让渡的原则,并且不认同欧洲联邦是欧洲一体化的终结目标。英国政府采取务实主义的态度,既通过"非政治化"努力避免主权让渡成为与欧共体/欧盟合作的障碍,又坚守英国的法理主权地位,部分主权的让渡与否取决于对本国利益的权衡和国内政治的需要。英国人对主权让渡的"保守"态度是他们认知主权的一种"英国方式",但它并没有改变英国人的上述主流共识。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近代史上,"孤立主义"是其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的一项外交政策。从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到一战前英法俄三国同盟建立之前,英国一直致力于运用"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状态,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推行有其时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同时也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野蛮性与霸权性。本文着重就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出台、实施、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对当下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维 《史学集刊》2013,(1):79-8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卡莱基认为,区域化时代来临,英帝国蜕变成为独立的、与大陆欧洲平行共存的区域共同体。从"小德意志"统一的历史经验出发,卡莱基认识到,英国肯定不会主动放弃帝国共同体,加入到"欧洲"大家庭当中来,相反,它随时准备为了英帝国去牺牲"欧洲"的利益。因此,必须排除英国,坚定不移地走"小欧洲"联合的道路。30年代初,英帝国贸易区的诞生与英国拒绝参加"欧洲"计划,都直接、充分地说明卡莱基对英帝国一体的判断是正确、客观的,其排除英国的主张是明智、实际的。研究卡莱基的英国观对于我们认识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耶拿战役后,拿破仑征服德意志全境,取缔了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11月21日,征服者拿破仑在柏林发布敕令,宣布对英国进行大陆封锁。欧洲的一对老冤家英国与法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对老冤家。自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英法两国就开始了漫长而持续的冲突,其中还包括一场始于1337年、终于1453年的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英法冲突从对领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方学界的国际关系史书写中的"欧洲中心论"元叙事,既包含对非西方世界历史地位的忽视和贬低,同时也遮蔽了人们对欧洲或西方历史的准确认知。它笼罩下的国际关系史叙事主要表现出三种偏好:即偏好于主权国家、偏好于体系、偏好于条约。冷战结束后,西方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英国学派,为破除"欧洲中心论"所付出的努力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其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欧洲中心论"的痕迹。在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关系史叙事实践的问题上,应当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影响与作用;重视非国家行为体的活动;注意国际体系内部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处理好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与宏观把握之间的辩证关系;克服在资料上片面强调条约和政府档案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王本立 《世界历史》2006,44(6):14-25
东欧犹太人大规模移居英国的行动,是在19世纪欧洲人口大流动和东欧犹太人大规模外移的背号下,随着俄国大俄罗斯政策的推行而发生的。东欧犹太人的大规模涌入,在英国引起了一场相当罕见、自下而上的反移民运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本土犹太人不仅在总体上反对东欧犹太人大规模移居英国,而且从一开始就采取切实行动,在反移民运动方面做出了比非犹太人乃至英国官方更大的努力和实绩。  相似文献   

7.
新鲜事     
<正>英国肯特郡当选欧洲最受欢迎度假目的地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英国肯特郡(Kent)被《孤独星球》评选为欧洲最受欢迎度假目的地。肯特郡位于英格兰,西北部与伦敦相邻,历来有"英格兰花园"之称。英国著名文学家查尔斯·狄更斯曾在肯特郡度过童年时光。肯特郡也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最喜欢居住的地方之一。此次评选入围的目的地由欧洲专家团队统一评选而定,位列第二的是爱尔兰的克里郡,那里的基拉尼国家公园备受游客青睐。此外,威尔士彭布鲁克郡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前,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爱尔兰首都都柏林超越华沙、布达佩斯和布拉格,成为旅行价格最便宜的"欧洲文化之都"。所谓"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是欧盟授予欧洲城市的一个荣誉称号,旨在推广城市文化、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对话。这一活动自1985年开始举办,每年通常选出一或两座城市,至今已有超过50座城市当选。都柏林早在1991年就当选为"欧洲文化之都",近几年还两次被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Tripadvisor评为欧洲最友好城市。  相似文献   

9.
欧洲中心论在学理上受到愈来愈多学者的批评,在诸多学者的努力下,破除欧洲中心论的愿望似乎将要变成现实,杰克·古迪先生的专著《偷窃历史》①(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年)无疑又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贡献了一份力量。古迪是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和历  相似文献   

10.
外刊摘要     
英国《经济学家》9月6日封面文章欧洲对抗俄罗斯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爆发冲突已经过去一个月。在当今这个时代,新的"铁幕"还没有在欧洲大陆垂下,新一轮"冷战"也没有爆发,但分裂无疑已经发生,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受到了重创。  相似文献   

11.
论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战后英国第一届艾德礼工党内阁的对欧政策受到人们的批评,他们指责它在战后初期欧洲联合的过程中态度消极,以致使英国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领导欧洲的机会。这种评价近年来受到一些学者的挑战,他们认为,在1945年后的二三年中,英国对欧洲合作远非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2.
所谓"船坚炮利",殆指战船坚固,火炮威猛,常用来形容一国海军之强盛。一般认为,当英国殖民者在1840年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大门后,"船坚炮利"就成为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军事文明的最一般象征。但这一表述并不是清代中国的自主发明。有证据表明,早在16世纪初葡萄牙人刚刚到达中国东南沿海的时候,明朝上下已对其舰船规模和炮火威力给予了特别关注。待到荷兰殖民者东来后,因其炮舰优势更甚于葡萄牙人,明末中国终于形成"舟坚铳大""坚舟猛铳"等类同于"船坚炮利"的欧洲军事印象。比对晚明与鸦片战争前后"船坚炮利"的相关表述,不难发现,二者不仅惊人相似,而且一脉相承,晚明才是"船坚炮利"之欧洲印象的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维系反法西斯同盟的纽带消失,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上升到首要地位,美英和苏联的同盟关系逐渐被冷战局面取而代之。 冷战起源于欧洲,后又扩及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英国作为战时“三大国”之一,且与美国有“特殊关系”,在冷战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欧洲,英国积极促进美国实行冷战政策;但在亚洲,英国对美国的冷战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作用。人们对英国在欧洲的作用研究得较多,对它在亚洲的作用谈得较少,本文以战后十年若干重大国际事件为例,试就英国在亚洲冷战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图说世情     
《环球人物》2013,(17):34-39
英国·北爱尔兰"领导人"集体忙招待英国·北爱尔兰为期两天的八国集团峰会于6月18日在英国北爱尔兰厄恩湖闭幕。八国首脑发表《厄恩湖宣言》,倡议各国在公平税收、开放贸易和提高透明度等方面做出努力。而就在峰会开幕前,几名领导人形象遭民众恶搞,他们被戴上面具变身"大厨"。民众用最直白的方式请愿:会议不光是嘴上说说,解决世界饥饿和贫穷才应该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英国军情五处的特工"马特"和"马丁"走进了塔那摩监狱,冷淡地注视着眼前的阿拉维:"我们会让你离开这个鬼地方,只要你再度跟我们合作,就能马上回到英国。""可我本来就是你们的卧底!"阿拉维愤怒了。"马特"和"马丁"无动于衷,仿佛他们在麦当劳接头的那些事从没有发生过。阿拉维绝望地坐下,监狱的地板一片阴冷:"我替你们抓到了本·拉登的‘欧洲特使’,你们却出卖了我。"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后,在向英国通报时,刻意隐瞒了第五号要求。英国确认第五号要求存在后,最初认为其或系作为谈判筹码而提出,但很快改变了看法,认为第五号要求并非"愿望"。英国向日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如果日本对华所提要求损害英国在华利益,必须先与英国协商;二是日本不得违背英日同盟的宗旨。在英国的干预下,日本决定暂缓对华提出第五号要求。由于一战时期深陷欧洲战场,英国无力东顾,不愿中日间发生战争。日本向中国提出最后通牒后,英国一方面说服日本不要诉诸武力,一方面力劝中国接受最后通牒。维护英国在华利益,是英国斡旋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佑承 《广西文史》2005,(4):82-84
还是在中学时代,我就听老师讲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法西斯向欧洲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许多欧洲国家的贵族们纷纷逃到国外去避难,而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王室其他成员却留守在英国本土,同人民共患难,与祖国共存亡,坚持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那时,国王十几岁的大女儿伊丽莎白公主和二女儿玛格丽特公主,与她们的父母一道,共同经历了战火的洗礼。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边疆领土的一部分,在近现代历史上,西藏很早就受到西方列强的觊觎。与美国相比,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更早涉入西藏问题,早在20世纪初叶英国就确立了在西藏的势力范围优势。因此,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发现西藏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时,势必与英国在西藏的利益发生冲突。本文通过抗战前后中美英关于西藏地位问题的交涉,分析新老列强在西藏问题上立场的不同。由此还可以看到战后美国与英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西藏立场差异之由来。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收藏家》2012,(7):88
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在京开展2012年6月22日至2013年1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合作推出"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该展览精选148件套精美瓷器,从明代早期外销瓷,到西方在中国定制瓷器,再到清代中期欧洲仿制的瓷器,充分展示那段鲜为人知的瓷器贸易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同时也展示部分英国收  相似文献   

20.
英国地处欧洲边缘,17世纪中期与欧陆主要国家基本同时建立了国家常备军队。这与欧洲大陆军事科学在英国的传播不无关系。军事出版物作为军事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英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英国出版了大量军事作品,其内容涵盖整个军事领域,成为英国军人学习军事事务的重要媒介,促进了英国军人群体的专业化和英国军事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