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段锡朋,是一个曾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留下有两处重大痕迹的人。五四运动时,他是发动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曾先后担任了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1926年9月到江西,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江西党务指导委员时,一手创建了极端反共团体"AB团",是AB团的主要领导者。1926年底,时年31岁的段锡朋是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2.
智华 《贵阳文史》2008,(6):16-19
在第二次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军队对江西工农红军组织第一次围剿、根据地军民正准备反“围剿”前夕,在中国的江西东固革命根据地却发生了一起“神秘”的重大事件——它就是“AB团事件”。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此事并非当时“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所为,而是根据地内部自己的肃反扩大化所致。  相似文献   

3.
晓农 《文史精华》2003,(2):16-24
●发生在1930年12月的整肃“AB团”的“富田兵变”,是红军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AB团”本是一个在北伐战争期间由蒋介石授意、江西国民党右翼分子成立的反共组织,仅仅存在3个月便在共产党的打击下烟消云散了,然而后来却在红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端由来去“AB团”》一文中,对此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作了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4.
肃反扩大化使红军的许多优秀干部、战士蒙冤丧命1930年,我下放到红一方面军第十师第一团第一连当政委,上任不久,就碰到一件棘手的事,这就是打“AB团”。1930年10月4日,红一方面军打下江西吉安,从敌伪档案中缴获了一份文件,讲到了“AB团”的事,这可给红军带来极大灾难。“AB团”是当时国民党潜伏在红色区域的反革命组织。“AB”是英文“反布尔什维克”一词的缩写,“AB团”团员在革命根据地内进行破坏和暗杀活动。他们还组织了宗教式的秘密会道门,预言什么红军有毁灭的征兆。为了拉拢根据地的群众,孤立红军,他们甚至暗中组织…  相似文献   

5.
反“AB团”与“富田事变”,是红军时期在中央苏区影响很大的事件。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出版的党史军史,一般都不提这件事情。三中全会以后,曾经历过这一事件的萧克等老同志,写了回忆材料,党史军史研究工作者也有文章发表,但当时的文献,除了关于富田事变的决定之外,其他文字的记载,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何以只发生在中国?40年过去,想来想去还有许多不解之惑.近日重读戴向青、罗惠兰12年前合著的(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始末>并径注页码)一书,似乎悟出一点儿道理.  相似文献   

7.
正读李锐同志《百年回首》获悉:萧克提出AB团问题是个大冤案,应该重新审查;李锐同志相信后人一定会把AB团这些问题搞个水落石出。先辈们对人民对党对历史如此关切和担当,着实感人!使我回忆起有关AB团一点信息。那是1970年代,我作为原天水军分区副司令员胡云卿的随员,跟他在兰州出差,一天他委托我探望原宁夏军区司令员朱声达。我得知朱司令刚任甘肃省军区顾问组长,住甘肃省军区家属院,去他家探望。出乎意料的是,  相似文献   

8.
王勇 《贵阳文史》2008,(1):18-22
陈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投身革命,是红军著名将领,新四军军长,三野司令员,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市长、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委员、共和国元帅,一生功勋卓著,在党内和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陈毅一直认为是类似党内整风的运动,是教育党员和党的干部保持思想纯洁的运动,根本没有想到这是一场夺权的内乱。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陈毅出国访问归来,与代表团其他成员在宾馆联欢,吹拉弹唱,跳交谊舞。夫人张茜因担心陈毅的身体,就劝他早些回来睡觉,以养足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陈毅出国访问归来,与代表团其他成员在宾馆联欢,吹拉弹唱,跳交谊舞。夫人张茜因担心陈毅的身体,就劝他早些回来睡觉,以养足精神。陈毅也满  相似文献   

11.
正1984年,时值清明,贵州山雨纷纷,阴雨绵绵。息烽快活岭的荒野中,一位身材瘦小、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一座没有墓碑的坟头上,弯着腰,一根一根地拔去杂乱的野草。草拔完后,他又来到旁边的一座坟头上继续拔。之后,他挖来一些黄土,轻轻地培在坟头上。做完这一切,他没有像往年一样立即离开,而是默默地站在两座坟前,静静地  相似文献   

12.
艰苦坚持1935年早春时节,江西井冈山上的丛林枝头又泛起一层新绿,那嫣红的杜鹃和洁白的木兰,在习习春风中竞相怒放。这天,曙色初露,一株高大的青松下,立着一位中年军人,身材魁伟、气宇轩昂。他刚刚打完南路武当拳,又做了几次深呼吸,只觉筋骨舒畅,神清气爽,驰目远眺,放眼五哨。这时"登登登",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快步跑上前来报告道:"陈司令,部队给养日趋困难,昨天夜里奉命下山去搞武器弹药、油盐粮食的同志都打着空手回来了!"这陈司令是谁?就是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  相似文献   

13.
陈毅与张茜合影陈昊苏编的《陈毅诗词全集》(华夏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收入陈毅诗作357首,几乎全是怀旧事。纪征程、抒豪情,寄壮志之作,气魄雄浑,读来犹如铁板铜琶唱大风。仅有的几首爱情诗,反映了陈毅生平的另一个侧面,读来情意绵绵,令人回肠荡气,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4.
贺子珍和她的兄妹——贺敏学、贺怡,在大革命时期就勇敢地投身革命,英勇奋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称“贺家三兄妹”。在红军创建初期,陈毅元帅就是“贺家三兄妹”的战友和上级,在以后几十的为共和国诞生的艰难奋战中,他和贺子珍、贺敏学、贺怡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赵赓 《文史精华》2013,(3):26-30
一 1968年10月13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讨论召开党的“九大”的准备工作时,对参加“二月逆流”的老同志要不要选举他们当“九大”代表,与会者持有不同意见。“二月逆流”是指在1967年1月19日、20日中共中央军委会议和2月中旬在怀仁堂召开的两次政治局碰头会议上,谭震林、陈毅、李富春、  相似文献   

16.
1926年8月11日,朱德以国民政府代表名义,从上海来到四川军阀杨森司令部驻地——川东万县(今重庆市万州)。25日,奉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派遣的陈毅,也从北京来到这里。战友相逢,他们的共同任务是对杨森展开统一战线工作,支援北伐。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说:“中央调我回延安.我走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毅军长领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1923年10月到1926年5月,陈毅在北京生活了两年多,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中法大学度过的。在这里,他一面学习,一面从事革命工作,为促进北京地区的国共合作,推动和发展国民革命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陈毅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因1921年10月参加进驻里昂大学的斗争,被法国政府以"过激党"的罪名,强行遣送回国。"问题学生"艰难入学经过多次斗争,北洋政府答应在北京中法大学开设一个专门班,接受这批回国学生,由各省政府资助官费入学。陈  相似文献   

19.
崔光烨 《文史博览》2009,(10):29-30
众所周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是在“四人帮”被粉碎、伴随着拨乱反正才从我国的政治生活中逐渐消失的。可是很少有人知晓在“文革”前也曾有过一次摘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帽子的经过。那么何时何地如何摘下的?中纪委常务书记、曾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韩光在其回忆录中披露了这一至今还鲜为人知的经过。  相似文献   

20.
一进泰州 礼节拜访 寻求联盟1939年8月,一个火辣辣的清晨,陈毅为联李(明扬)孤韩(韩德勤)抗日,带着惠浴宇等人,充满信心地东去泰州对李明扬作礼节性拜访。 一路快马加鞭,很快到了泰州。可是,在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