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现代学科的要求来建设新方志编纂学,笔者以为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作一番认真研究的。 一、逻辑前提 所谓逻辑前提就是指理论制高点。方志编纂的传统观念无疑是这样:所谓方志编纂就是编纂方志,就是把地情资料加工为方志  相似文献   

2.
方志传播学是方志学与传播学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方志传播学应以方志和方志知识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的视角,立足于自古至今方志与方志知识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传播事实,并结合当下的信息化传播发展,探究方志与方志知识的传播历史和发展趋势,目的在于探求方志与方志知识的传播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志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传承地方志的自觉性。方志传播有直接传播、中介传播、转换传播三种,研究采用的方法除传统模式外,更要注意从时间、空间和个案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3.
《巴蜀史志》2011,(3):22-24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注重精品示范效应,注重秉承传统,勇于开拓创新,遵循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努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坚持按方志质量体系及其配套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组织编纂工作:坚持按精品标准、规范程序对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控;坚持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有效地促进了志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研究方志心理的缘由说起,论述构建方志心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初步探讨方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认为,方志心理学是方志学、心理学和美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方志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构建现代形态的方志心理学.对完善方志学科体系,推进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志文体学是以方志体例、体裁、语体、文风等诸要素的合理结构、整合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它是方志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本文针对方志文体学的缘起、研究对象与空间、研究方向与方法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超越性。创新教育学是研究人的创新素质及其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创新素质的构成,创新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创新教育既是一种普及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这就需要构建一个能反映其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创新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当代方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极其广泛。长期以来,我们对当代方志文化的构建关注不够。构建当代方志文化有助于促进地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强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当代方志文化必须立足于当代地方志事业,善于从传统方志文化中汲取养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门类之所长,借鉴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方志编纂学是一门研究地方志的基本内容以及编纂方法的学问,属于方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方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  相似文献   

10.
《沧桑》2012,(4):156-156
颜越虎在《浙江方志》2012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当代方志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方式之一,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既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方式和成果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也在社会设置、惯例、习俗、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些抽象形式中得到体现。要构建起与地方志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当代方志文化,需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共同努力、长期奋斗。  相似文献   

11.
12.
长久以来对地方志的定义和属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康乾年间地理派戴震和历史派章学诚的争论影响深远,至今某大学地理系一教授应邀在某方志培训班讲课时,仍说地方志是地理学的分支,要求按地理学纂修地方志。其实地方志早已姓“志”了,只是与史地两家有血缘关系。北京社会科学院曹子西、朱明德任主编、陆奇任执行主编《中国现代方志学》总撷旧论,博考新著,用大量史实全面系统记述了地方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历程,明确提出是当代中国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其本质属性是资料性著述。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修志人员对语言关注不够,语言入志数量很少;加上志书主要是使用汉语记叙体,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语言,了解汉语,要准确地运用汉语记述一地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各民族的语言。方志语言是随着方志体裁的不同而随其变化,准确、灵活地运用方志语言是志书编纂者的基本功,也是对方志语言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15.
新编志书出版后,方志评议已引起方志界的广泛重视,这对扩大志书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推动方志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搞好方志评议,是方志事业纵深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核心是人,即人与人之间不同团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无成。但在包括地方志在内的文化领域,人际关系现状却并不乐观。对此,郭沫若先生曾有深刻的概括,他认为"文人自来是难于团结的,所谓‘文人相轻’,差不多是一种铁案难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核心是人,即人与人之间不同团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无成。但在包括地方志在内的文化领域,人际关系现状却并不乐观。对此:郭沫若先生曾有深刻的概括,他认为“文人自来是难于团结的,所谓‘文人相轻’,差不多是一种铁案难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正>沙元炳(1864—1927),字健庵,江苏如皋人,清末民初如皋地方贤达,有“江宁才子”之称。沙元炳中年投身于创办实业和发展教育,以谋求救国之路,在教育、实业、文学等多个方面卓有成就,是近代文化转型中的典型人物。晚年致力于[民国]《如皋县志》(以下简称民国志)的编纂,在方志学上颇有建树。[民国]《如皋县志》体例清晰,资料翔实,乃是历代《如皋县志》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1968年逝世的番禺人邬庆时 ,在民国时期研究地方志数10年 ,编纂过9部县志 ,出版了方志专著 ,对方志理论有所建树 ,解放后曾编纂两广少数民族史料 ,居住于广州文明路 ,与梁方仲、冼玉清等学者、诗人有往来。但是 ,查新编的《番禺县人物志》、《番禺县志(人物部分)》、《广州市志·人物志》均未见收入。为此 ,笔者请曾与邬氏有交往的广州诗人、现隐居番禺的区友云先生寻找邬氏的资料 ,十分感谢他写了一些所知情况 ,并手抄邬庆时之子祥光、孙敏穗所撰的《邬庆时生平记述》寄来(原载1987年10月《番禺文史资料》 ,笔者未作核对)…  相似文献   

20.
杨文 《宁夏史志》2008,(3):17-18
近年来,在区、市方志部门和西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的推动下,西吉县志办围绕续志、部门志和年鉴三大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认真扎实地把县志和年鉴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