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沉睡的酣梦。“强国御侮”为时代之音。黄遵宪所著的《日本国志》使主张维新变法的首领康、梁“至今才了解”“日本之所强”,“中国之所弱”,称之为“海内奇书”。黄遵宪进历亚、美、欧、非四大洲,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其《人境庐诗草》和《日本杂事诗》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是时代之最强音,被誉为“史诗”。  相似文献   

2.
冯琳 《近代史研究》2005,(5):175-180
2005年3月26-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约80位来自海内外的学汇聚一堂,就黄遵宪的思想、外交、史学、学等方面的贡献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行了研讨,其中39位学提交了学术论。以下仅就部分学术观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王宝平 《世界历史》2001,(4):119-123
在繁若群星的日本研究著作中,黄遵宪于光绪十三年(1887)完成的《日本国志》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部之一。时至百年后的今天,它依然为学者津津乐道,其研究成果呈汗牛充栋之状。  相似文献   

4.
前言 值此中日两国复交二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们来谈谈百余年前为中日两国在文化交流上做出极大贡献的黄遵宪,这或者是很有意义的。 迄至今日,对黄之研究及有关于黄之著书甚多。例如:钱萼孙的《入境庐诗草笺注》(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社修订版),麦若鹏的《黄遵宪传》(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社出版),这两本书对研究黄遵宪都作出了不少贡献,但当时钱,麦  相似文献   

5.
<正>清代中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危亡,惊醒了一批有识之士,他们开始认真探索中国的出路,具有强烈政治改革意识的黄遵宪就是其中一位。黄遵宪不仅在外交、教育和诗歌改革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法治建设领域也多有建树,其"因民之所欲而为之"的立法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批判封建主义和君主立宪、以法治国的主张,以及积极引进西方警察制度、改莠为良的刑狱思想等,  相似文献   

6.
湖南保卫局原型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湖南保卫局之原型取自何方,现代的研究及当时之人说法多样,有的学以创建黄遵宪的出使经历在日本比在其他国家都长,其作《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广注》对有关日本警视系统的叙述颇为详细,从而认为湖南保卫局取法于日本的警视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在民族苦难的感召下,一批批有志之士从各种思想中寻找“救国救民”之道。自东汉传人并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佛教,无疑也成为众多志士仁人们寻求的目标,其卓有成就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作为康梁同时代的先进人物,黄遵宪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作中展现了“排佛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而这一思想又集中在其作中的两处,一是《日本国志》中的《民俗志四?佛教》;二是五言长诗《锡兰岛卧佛》。由于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该思想,因此也往往容易被研究们所忽视。笔试从上述两处对黄遵宪的排佛思想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与黄遵宪的维新思想李晓辉黄遵宪,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1848年4月27日(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的一个封建家庭。自幼接受严格的家庭、私塾教育,奠定了良好...  相似文献   

9.
黄遵宪早年曾写有一组反映太平军与清军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地区相战、他与家人逃避战乱的经历及心情的诗歌。这组诗歌共二十八首,记载乙丑(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军康王汪海洋部攻破嘉应州城,黄遵宪及家人避乱逃往大埔三河虚,继又避往  相似文献   

10.
杨华  胡楠 《民俗研究》2012,(6):30-35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民俗学研究的先驱,中国的日本民俗学研究的开创者。1877-1882年,黄遵宪出使日本,在日期间,他广泛考察日本民间风土人情,积极开展日本民俗研究,先后撰写《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他在两本著作中,就民俗学理论提出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并将民俗研究付诸实践。黄遵宪的日本民俗研究,内容广泛,几乎涉及现代民俗学所包含的各个领域,在中日民俗学史上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遵宪乃我国近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与重要改革派人士。坊间已经出版的有关黄氏之著作、传记、年谱及其相关研究书籍非常之多,仅笔者所经常利用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就达73种,而且这还远不能说是全部。但是,在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1848—1905年)是我国近代著名诗人、资产阶级改良派史学家,一生历任中国驻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外交官,是一位政绩卓著的爱国主义外交家。他在美国任总领事的三年时间里,能持理不届,无辱国权,做了许多有益于华侨的工作。史学界对黄遵宪的研究,多侧重于他在日本的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的《朝鲜策略》及其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遵宪的《朝鲜策略》及其风波杨天石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期间,曾和朝鲜访日使臣有过来往,写过《朝鲜策略)}一文,在朝鲜朝野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我最初接触这一方面的资料,还是在六十年代。那时,我正准备为黄遵宪写一本传记,承黄遵庚先生惠示黄遵宪文抄本一册,其中...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的地方自治理论是其进行地方自治实践的指导思想。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是一种由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政体过渡的一种制度,是一次传统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尝试。本文将从黄遵宪地方自治理论提出、内容、实践以及评价四个方面来论述,阐明利弊,以求全面、客观的认识其理论。  相似文献   

15.
黄遵宪晚年思想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遵宪晚年思想三题左鹏军黄遵宪晚年思想中的三个问题,即他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态度,他对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曾国藩的评价,他在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政治思想之间的选择,对研究黄遵宪其人,尤其是他的思想相当重要。学界对此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了相应的结论,比...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公布了康有为在近一个世纪前的批注,涉及丘逢甲与黄遵宪“争雄”、丘逢甲与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关系以及“诗界革命”等重大问题。丘、黄“争雄”确有其事,但由于当事人恰当的处理和梁启超的斡旋,终使二人成为朋友,并对“诗界革命”队伍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来信     
善变是大时代的宿命将善变作为评价梁启超的关键词,乍看起来,似乎有些吊诡。但其实,这位被黄遵宪视为是"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的近代思想家和革新者,之所以善变,全然是那个时代多数拥有浓烈家国情怀的读书人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遵宪《日本国志》从撰成到刊行延迟了8年,成为近代文坛上的一个历史性遗憾。通过对新发现的两份档案文件的研究,结合其他资料对这一延迟原因加以解析,可知造成这一延迟的首要责任者是李鸿章,他对黄遵宪及《日本国志》的否定性评价,对总理衙门大员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应归咎于总理衙门大臣们的昏庸无识,对于此书不予重视,未予刊行。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皇权官僚士大夫体制,其思想控制和言论束缚机制,使黄遵宪《日本国志》由于有借鉴日本、变法求强的思想倾向,而遭到朝臣大员的冷遇和摒弃。黄遵宪为此书向官方渠道寻求行世而失败的事实表明,在面临民族灾难的危机时期,由于清皇权官僚士大夫体制的僵化、封闭、保守,扼杀了体制内生长的应对变局的知识和思想资源,给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明治维新的成功,对近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洋务派中的王韬、郑观应、左宗棠,维新派中的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以至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明治维新有所论述,希望从中吸取经验和力量,并为各自的政治主张找到先例和依据。其中黄遵宪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变革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历经八载寒暑,呕心沥血著成了几百年来少见“奇作”的《日本国志》,形成了他对明治维新的独特见解。本文拟对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作简要评析。一、呕心沥血著“奇作”。黄遵宪的青少年时代,正值清帝国国势日衰,西方列强不断侵人,一系…  相似文献   

20.
一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的提出 19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世纪初年的十几年中,也就是在清皇朝统治的最后十几年中,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环境也发了重大变化,历史发展的节奏加快了,历史学的近代化历程也加快了步伐。史学上有一件轶事,对于说明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是有启发的。这件轶事是——当黄遵宪在驻英使馆任职时,薛福成在驻法使馆任职行将期满归国,这时黄遵宪把《日本国志》寄到巴黎,请薛作序,并致意云:“方今研史例而又谙于外国形势者,无逾先生,愿得一言以自壮。”薛乃为之序,时在光绪二十年(1894)三月。序文称赞《日本国志》是一部“奇作”,“数百年来鲜有为之者”。序文论到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形势和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前景时说:“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 “富强之机,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