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洞穴 1962年我生于拉萨。我父亲是汉族,十八军进藏时,他们是一边修路一边进来的。我父亲当时驻守拉萨,与我母亲认识了,她是藏族。六十年代父亲调到山南琼结县工作,母亲也从林周县调去。我的童年在琼结县度过。  相似文献   

2.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后,我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军政大学三分校学习。军政大学毕业时,有一天,学校召开“支援兄弟部队进军西藏动员大会”,会上,政委和进藏部队——十八军的代表吕松同志讲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解放西藏决策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西藏的历史、地理、军事、民风民俗、自然条件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陈国华、谭冠三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接受解放西藏的艰巨任务。在进藏后,他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爱民护民,"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向荒地进军,向沙滩要菜",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为西藏人民修路、修水利,替藏族同胞治病、盖房、发放贷款和农具等,取得藏民的信任,完成了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任务。十八军将士用火热的青春铸就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1990年7月,江泽民同志到西藏视察时,把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将士戍边的艰苦奋斗作风誉为“老西藏精神”,并称赞西藏军区第一任政委谭冠三将军是“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5.
郭正新 《百年潮》2023,(2):24-35
<正>原成都军区部队,习惯于把长期在西藏戍边卫国的军人,尤其是十八军首批进藏且在藏工作多年的同志,称之为“老西藏”。西藏高寒缺氧的自然条件、复杂险峻的地理环境、尖锐繁重的边防斗争,严峻考验着一代又一代边防军人,他们中的不少人牺牲了健康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6.
1950年初,我从二野司令部情报处调到十八军司令部侦察科,参加进军西藏。到18军后不久,我就听说军首长中有两位大学生,其中一位就是王其梅副政委。18军的老同志都说,"王其梅首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开辟豫东革命根据地,贡献大得很,享有很高的威望。"我初次见王其梅首长,是1950年10月初即将发起昌都战役前,在金沙江边的德格县。此后,我们侦察科就跟随他参加昌都战役,又一起进军拉萨,开展西藏各项工作。在军首长中,王其梅副政委一直走在全军进藏的最前面,担负的任务非常艰巨,贡献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曾有过许多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都渐渐地淡忘了。唯独有一段经历,虽然被时间冲刷了近半个世纪,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回忆起来,总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深刻,一直鞭策着我走到今天。那是我们十八军文工团的文艺兵进军西藏的一段经历。1951年5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十八军文工团正在为抢修甘孜机场的指战员演出,和着春风,无线电波传来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喜讯。为了执行协议,及早进军拉萨,我们立即开始了行军和进藏演出的各种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郭影秋(1909—1985),江苏省铜山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湖西军分区司令员,中共湖西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川南行署副主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等职。1957年,他主动请求到高校工作,担任南京大学校长、党委书记。1963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文地理》2009,(6):20-29
十八军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历史,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人听来,很像是一段传奇。当你有机会了解进藏部队一些具体的个人和他们所做过的具体的事情,这种宏大的传奇才可能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样有声有色。阴法唐将军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共西藏工委江孜分工委书记时主持协商开办江孜专区小学的故事,就是历史巨制中一段生动的插曲。  相似文献   

10.
一、从事新闻工作的回忆我的籍贯是许昌县椹涧乡军张村,1966年支边进藏工作,在西藏米林、昌都两地工作7年,1974年后在拉萨新闻部门工作,2011年3月从西藏退休回到河南。现在,我每天用电脑看新闻写博客,这已经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然而,有谁知道我们这些“老西藏”(新闻人)是怎样写作稿件和发送稿件的呢?谁都知道,西藏是个遥远、偏僻、高寒而又神秘的地方。尽管西藏已经和平解放60年,实行民主改革50多年,雪域高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总理来到志愿军总部罗立斌从1951年初到1958年秋,我当了将近8年的志愿军。其间,经历过三个工作岗位,差不多是"三二制"。停战前,我是第十九兵团一个师的政治委员;停战后,我到志愿军政治部工作近三年;撤军前两年,我又到第二十兵团负责政治部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到眼前的这张照片.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谭冠三将军是十八军的政治委员.50年前.他和张国华将军共同率领十八军进军西藏.为西藏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纪念西藏和平解放的日子里.我又翻出将军的照片.真有许多话要说……  相似文献   

13.
张国华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西藏人和进藏人几乎无人不知的人物.由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推荐,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批准的进藏主力二野第18军的军长和中共西藏工委的核心人物.历任中共西藏工委书记、第一副书记、副书记、第二书记,自治区党委书记.是在中央军委、毛主席、西南局、西南军区领导下,西藏三大战役的主要指挥者.  相似文献   

14.
1950年1月,中共中央将进军西藏的主要任务正式交给西南局及十八军。鉴于西藏地区情况的特殊性和解放西藏任务的重要性,西南局及十八军展开了各项积极有效的准备工作,包括政治、军事、后勤等多方面的准备,正是因为充分的准备和针对性极强的策略,为胜利完成进军西藏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西藏历史上,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等一批大型建筑的动土施工,无一例外地都动用了大量的牦牛来运送物资。据史学资料记载,唐蕃古道与茶马古道中,牦牛也是绝对的运输主力。而在红军长征、十八军进藏、西藏和平解放、中印自卫反击战等西藏乃至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牦牛虽默默无闻,但却绝对功勋卓著。这不,如今的牦牛依然在我国的国防事业中扮演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悠悠西藏情     
对于阴法唐来说,西藏是他的青春、理想和事业,也是他魂牵梦绕、终身难以割舍的地方。这位78岁的老西藏,老将军,即便在他退休以后,也对西藏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他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全过程1950年1月,时年28岁的阴法唐接受了进军西藏的任务,此时,他担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529di副政委。作为进藏的先遣部队,阴法唐同他的战友参加了著名的昌都战役,承担了千里大迂回,截断藏军后路的任务。当时,阴法唐率领右路部队以每天40到50公里的速度在海拔400O米的藏东高原上急行军,他们爬雪山、过冰…  相似文献   

17.
正那天就要离开拉萨了,好像时间过得特别快,近一个月"重走父辈进藏路"的西藏之行要结束了,站在宽阔的布达拉广场上,仰望布达拉宫那金色的宫顶,回看雄伟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蓝天白云之间,不知怎么搞的,总有点恋恋不舍,心里酸酸的,当列车驶出拉萨站,看着西郊、堆龙德庆等地闪过眼前时,眼眶中不禁充满了泪水,心里默默地念着:再见了,西藏!再见了,拉萨!古稀之年的我,还能再回来看你吗?毕竟在这里,度过了11年的青春岁月,父亲的灵魂永久留在了这里,作为一名18军的后代,西藏永远是我心中的故乡!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中国西藏杂志社编辑:随着西藏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每年进出西藏的客流量都呈上升趋势,多数人在进藏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现在我们也有一些抗高原反应的措施和手段,但需进一步提高和更新。我因援助西藏工作的需要,曾三次进藏,根据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我想提一个关于“氧平衡”的设想。我第一次进藏是在1994年12月,从成都飞到拉萨,当晚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愈裂,无法入睡,这种反应持续两天以上。第二次是1997年4月进去的,在藏工作35天后直接飞回北京,回京后用了45天才从一种不适应状态,我称…  相似文献   

19.
《贵阳文史》2009,(5):9-10
殊死的较量 成都战役胜利结束后,杨勇于1950年1月率5兵团前指和第16军回师贵州(留下第48师属川南军区建制),第18军奉命执行“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光荣任务。为了支援18军进藏,一向顾全大局的苏振华和杨勇,决定抽调3千人和4千匹骡马、40辆汽车,编为2个运输团,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决定从二野九个军中抽一个充足的军来担负这一神圣任务。经刘伯承、邓小平反复考虑研究,确定由张国华任军长的第18军进军西藏。刘、邓首长让18军担任进藏任务的报告,很快得到了党中央、毛泽东的批准。并成立了以张国华为书记的中共西藏工委会。从此,张国华和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