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景明 《沧桑》2011,(1):90-91
现代学者对汉武帝利用公羊学"大一统"这一重要问题高度重视,论述颇多。学界普遍认为,汉武帝把"大一统"理解为"大统一","‘一统’则被理解为政治上的整齐划一,即‘统一’"。有的学者解释为"思想"、"文化"、"学术"的"统一"。这种"误解",违背公羊学"大一统"本义和史实。汉武帝实际上是利用公羊学"大一统"的"奉天法古"、"承统改制"诸说,希望通过落实汉朝"承统"、"改制",以解决该朝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彩票之毒     
阳信生 《湖南文史》2010,(10):43-43
中国的"赌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赌博形式经常推陈出新,五花八门。传统的主要有纸牌赌法、麻将、"牌九"、"打花会"、"投宝"、"番摊"等。  相似文献   

3.
最近,电影《鸿门宴》上演,再次把楚汉相争、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故事翻了出来。楚汉相争可谓曲折离奇、峰回路转。大家是否知道,不少成语故事以及相关的智能和谋略,都出自楚汉相争这一历史典故?包括"破釜沉舟"、"项庄舞剑"、"锦衣夜行"、"约法三章"、"一饭之恩"、"胯下之辱"、"沐猴而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规曹随"、"暗渡陈仓"、"四面楚歌"、"卷土重来"等等。其中最惊世骇俗的故事和谋略,不外乎项羽威胁刘邦,要烹  相似文献   

4.
冯治库 《丝绸之路》2014,(14):28-35
作为老子学说的继承者,庄子提出了理解存在的四个维度:"无"、"有"(存在)、"有封的有"(存在者)、"是非"。庄子还指出了言说绝对的"无"的荒谬性。关于"否定性的无",庄子主要通过对"无用之用"的阐发来完成。关于"不性的无",庄子通过"是非"来说明。他提出成心是产生"是非"的根据,不能以"无有为有"的矛盾律是保证"是非"的重要原理。同时,他还强调"是非"的不确定性。最后,关于辩论,庄子提出"辩"、"不辨"、"无辩"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绍义 《文史月刊》2013,(10):74-74
"章"、"竟"这两个字,都有一个音乐的"音"字,说明这两个字都与音乐有关,所以我们在口头介绍"章"的结构时,为了怕它与也是姓氏的同音字"张"字混淆,常常说"立""早"章。说"立""早"章是不对的,应该说"音""十"章才对。  相似文献   

6.
《江苏地方志》2010,(3):I0002-I0003
1个集体,连续12年蝉联全国海关统计系统考评第一、先后获"全国海关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海关"集体大功"、"集体三等功"、"先进集体",省级机关"巾帼文明省"十佳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相似文献   

7.
魏山 《丝绸之路》2010,(20):45-46
汉字多具表意功能,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本文取"姓"、"父"、"婚"、"娶"、"妻"、"嫁"、"媵"、"侄"诸字,通过对其字形、字义的解读,探析了群婚、抢婚、买卖婚、媵制等古代婚俗.  相似文献   

8.
说起古吕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河南省的南阳或者新蔡,但在江苏省徐州东南,西周时代,曾有一个叫"吕国"的地方,后来又衍称为吕邑、吕县、吕城……并由此产生了当地的"吕梁山"、"吕梁洪"、"吕梁渡"、"吕梁闸"、"吕梁集"等地名。  相似文献   

9.
刘苏利 《沧桑》2011,(2):59-60
老子的"道"有多种意义,我们大体上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宇宙本源、本体的"道",另一种是表示万事万物规律性的"常道"。老子将本体之"道"与万物喻为母子关系",道生万物"。既然"道"是"万物之母",那么"道"的本质特性就是女性或者阴性,因此我们说老子的哲学是女性哲学,老子的"道"是尚"阴"之"道"。老子将作为世界两大法则之一的"阴性"法则发掘出来,并从哲学高度阐述了它的伟大作用和力量,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耿丽萍 《沧桑》2011,(4):71-74
墨学产生于儒学背景,而后"非儒"倾向却十分明显。汉代以降,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环境使儒学独显,墨学隐而不彰。但在今天看来,墨家一些"非儒"思想蕴涵着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现代价值。这主要体现为":天志"观否定"君王至上"的平等意识、"兼爱"超越"仁爱"的旷世情怀以及"义利统一"平衡"重义轻利"的务实精神。对此体认和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晓宇  逄洁冰 《神州》2012,(17):142-143
词缀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汉语中流传至今的典型词缀主要有"老"、"阿"、"子"、"儿"、"头"、"第"等,我们虽然对这些词缀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它们何时形成的,如何发展的,及其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并不熟悉。本文从语言史的角度探讨了"老"字的演变和发展,使我们对词缀"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的"知者"当指"聪明人","仁者"即是"仁厚"的人。试想,眼下大凡出游的人,哪一个不是既智且仁。所以,游山势必玩水,得陇还须望蜀。从杭州西湖向西,无论你是驱车莫干山路,还是打道天目山路,一小时车程就可以到达余杭双溪漂流景区,那便是"玩水"之处。双溪,顾名思义就是"天目"、"莫干"两水相...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是民众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它在生态生发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饮食文化,是一部民众饮食文化"空间叙事"史。其中的饮食密码是一种"超感性"的体悟,它以神合的"心象"、孝悌的"图像"、大方的"意象"、长寿的"文本"等地缘文化,彰显着黄河三角洲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美味"。  相似文献   

14.
李飞 《四川文物》2010,(2):48-54
本文结合文献和民族志材料,讨论了贵州地区"石棺葬"的族属,认为其可能和明清文献记载中的"马镫龙家"、"仲家"、"苗"、"仡佬"的部分支系或其先民有关。贵州地区的"石棺葬"是生态环境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力量作用下的产物。在贵州地区"石棺葬"的两个分布区内,黔中区"石棺葬"是在受当地传统丧葬因素和黔西南区"石棺葬"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而黔西南区"石棺葬"与川滇石棺葬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明了。  相似文献   

15.
佛教教义教规中关于"大慈大悲"的含义世界上有三种宗教,而国内有五种宗教,其中我们所信仰的这门宗教,藏语称之为桑杰确鲁,梵语称之为布蒂,象雄语称之为雍仲等。"桑杰"("佛")这个称谓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后来才出现的。正如佛祖释迦牟尼所言,"桑杰"即"烦恼五毒尽消散,智慧知识皆增长"之觉者。何谓"五毒",举个例子来说,在寺院抱夏上所描绘代表"痴"的猪,代表"贪"的鸡,代表"嗔"的蛇。这并非在说这三种动物有毒,而是在说三种动物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可以用来形容三种"毒念"。  相似文献   

16.
鲍江 《文史月刊》2011,(2):79-80
在云南昆明的南郊,把"哥哥"读作"高高"(音),这是上古之读法。把"街"、"鞋"读作"该"、"孩",这是中古音,在今天山西运城地区还有同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纪年体系受到了很大冲击,知识分子提出了各种革新纪年的方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重审"废止旧历,普用国历"。由于"耶稣纪年"本身所具有的"洋历"和"宗教"色彩,影响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因而消解"耶稣纪年"的宗教色彩和"西方"局限,重构其"普遍性"则成为时人的重要考虑。近代中国现代性追求中的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政府政治权威的建构与民众习俗的改造,时间计量方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因素影响了纪年变革,最终促使"耶稣纪年"蜕变为"公元纪年",并确立了"公元纪年"在近代中国社会时间计量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意"是唐代诗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其意义非常丰富,"意象"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意"、"象"、"物象"往往相互指涉。唐代诗论家对"意象"与诗歌的文体属性、意象的生成过程和心理机制等理论问题及其创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冯前林 《沧桑》2010,(6):153-154,162
冯契先生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史家,不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而且以《智慧说三篇》为原本,呈现出其对传统哲学富有个性之处的从容了解、精妙契悟与深沉情感。他在晚年提出的"智慧学说"尽管存在理论缺憾,但亦为解决"可信"与"可爱"的冲突、"元学"与"知识"的对峙、"知识"与"智慧"的分裂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本文即对"转识成智"之智慧学说加以分疏。  相似文献   

20.
毛伟  孙玉松  朱爱华 《沧桑》2010,(3):241-241,244
《永远的谢秋娘》中的女主人公谢秋娘被作者冠以"永远"二字,这体现了作者在谢秋娘这个形象中包含"不变(即常)"的含义。本文试从"美丽之常"、"睿智之常"、"从容之常"和"平常之常"四方面分析这"不变"含义之外,再以世事的多变、主人公的少变和谢秋娘是一个被拉长和拉瘦的影子三方面分析谢秋娘这个形象中包含的"变"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