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鹏 《世界历史》2020,(1):43-58,I0003,I0004
在13世纪中期,因为地方司法治理不力,英国臣民向王室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与此同时,为了扩大管辖范围,罗马教廷和巴黎高等法院也向英国王室发起有力的主权挑战。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被迫开展司法改革,以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进而加强其统治权威。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允许臣民向议会呈递请愿。在当时,议会请愿的主要内容是寻求司法公正和祈求王室恩惠。它的推行,一方面加强了王权,另一方面维护了民权,由此受到普遍的欢迎和支持。正是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议会请愿获得了初步发展,成为议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英国议会请愿制的成形。最后要指出的是:议会请愿的起源,深受英国君臣之间实力对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祖洲 《史学月刊》2000,(6):94-100
斯图亚特王朝早期(1603-1642),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与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代表的议会之间围绕着王室财政、宗教、外交及议会自身权利等问题,由矛盾到冲突,再到决裂,呈现逐步升级之态势。从斗争全过程来看,王权与议会斗争的实质是主权之争,而以议会处于强势为特征。议会之所以能在斗争中处于强势地位,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斗争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1971年南亚危机是冷战时期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整个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直接关系到中、美、苏、印、巴五国之间的互动以及政治—外交—军事多重博弈。可以说,1971年南亚危机以及第三次印巴战争既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生死较量,也关系着中美苏三国围绕南亚次大陆展开的斗争。中美两国极力推动的战略接近亦通过此次危机得到检验,并为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在1000-1500年间,天主教欧洲见证了信仰事务上的多次危机,它们的性质、规模、影响以及重要性各不相同。在此期间,"信仰"伴随着"危机";但信仰没有受到严重的威胁。大多数危机是地方性或区域性的,持续时间也不长,从未达到真正的临界点。它们是可以用这种或那种方法来化解的,并总是能够得到化解,天主教对中世纪整个西欧的掌控因而从未受到严重的威胁,直到宗教改革改变一切。  相似文献   

6.
王秀伟  黄文川 《文博》2013,(6):81-86,32
博物馆融入社会程度的加深使得危机的外延不断扩大,危机的情形和种类不断增多现实中,与博物馆有关且能影响到博物馆正常运行的各种不良或潜在危害事件部可视为博物馆危机。掌握博物馆危机的特征和成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危机的内涵博物馆危机管理是博物馆管理者根据危机发展演变的周期,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为目的的管理过程有效的危机管理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与理念。  相似文献   

7.
关于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英美外交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燕 《世界历史》2001,7(4):96-101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和战争是一次复杂的国际事件,也是冷战时期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这次危机虽然只持续了几个月,但它所引起的后果却是长久的,而且也远远超出了中东的地区范围。  相似文献   

8.
宪法危机与1919年南北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9年议和前后南北政府混乱的宪法依据,以及双方各利益集团的不同考虑,凸显出南北议和的一个难点:宪法问题.也正因此导致第二次南北和谈缺乏一个能够统摄各方的中心,并使南北军阀在和谈前期达成的利益妥协不能实现,和谈最终陷于瘫痪.  相似文献   

9.
张威 《安徽史学》2015,(6):118-127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危机期间,因受东巴内战与印巴冲突的双重影响,大量东巴居民逃往印度,沦为难民。东巴难民持续涌入印度不仅是东巴危机转变为印巴危机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导致南亚持续紧张、敌对氛围难以消解的重要根源。为妥善解决难民问题,美国积极谋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意图妥善解决难民问题,化解危机。但是美国采取的积极措施并未减缓危机冲突的不断升级。在处理难民问题的过程中,美巴政策协调趋于一致,而印度与美巴在难民问题上的政策倾向却渐行渐远。归根究底,是否应该在难民问题上附加最终促成东巴独立的政治条件是美巴与印度的根本分歧所在。而这一根本分歧的悬而未决最终成为引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0.
1926年1月中苏中东路危机后,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的确就用人及利润分配等方面向中方作出了一些让步.但苏联的让步是在苏联主导下的有原则的让步,其实质是要保住中东路,维护在中东路的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抗战初期,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受制于公债价格下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及省外银行紧缩放贷、回笼资金的影响,曾爆发了严重的金融风潮。在平息危机的过程中,重庆银钱两业公会、四川省政府与国民政府之间围绕"汇划证"问题一度存在严重分歧。分歧的解决,表明国民政府在维持内地金融市场稳定上,并非执着于政策的划一,而是参酌本地现实,显示了其政策的灵活性。同时,从长远来看,此次风潮的平息,特别是"代现券"的发行,维持了重庆金融秩序的稳定,为其日后承接各地金融机构的内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代先锐 《旅游纵览》2013,(3):159-160
当经济学家们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后危机时代"的时候,中国的中小企业并没有那般轻松。虽然伴随着海外市场的缓慢恢复,外部冲击开始减弱,但是新一轮的危机更为猛烈,从2011年开始,中小企业遭遇新的挑战——人工成本上涨、汇率涨、原材料价涨、用工荒、资金短缺等等。相较外部冲击,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具有必然性,其形成原因也显得更为"内生"。  相似文献   

13.
张伟 《神州》2011,(14):132-133
网络的普遍应用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然而当青少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体,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随之产生。因此,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从危机、困境和出路等方面厘清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以期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宛传莉 《沧桑》2014,(4):32-35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两国关系一度非常密切。从1959年开始,由于印度对中国西藏问题进行干涉,不断挑起边界争端,导致中印边界危机逐渐恶化,最终爆发边界战争。边界危机的恶化是历史与现实、印度国内政治与国际冷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危机处理是博物馆发生危机时,博物馆管理者为阻止危机的扩散和继续,减少博物馆损失,维护博物馆形象而采取的控制、处理危机的有效措施。为保障危机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博物馆必须遵循一定的危机处理流程,设计合理的应急机制。危机处理流程和各项应急机制共同构成了博物馆危机处理的内涵。此外,博物馆危机处理还需要放在危机管理的系统中,加强与其它环节的配合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谁控制了媒体,谁就控制了思想”,这句话一点儿不错。现如今以色列正在发动着他们在过去6年中第三次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军事打击,仅仅一周之内.弹丸之地死伤近千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旅游业危机管理责任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国新 《旅游科学》2008,22(4):19-22
主动承担危机管理责任是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必须做出的选择。应该通过外部强制力量和内部企业文化的有效互动来构建旅游业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法国大革命爆发并非第三等级食不果腹,而是因为市场的自由贸易以及相关的权利被权贵剥夺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各国海上东来,撞开中国国门,刺激了近代中国海洋性因素的生成与培育,对中国国家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欧各国的领土主权观,极大地冲击和销蚀了传统中国普世王国形态下的主权观念,促进了近代中国主权观念的衍生。同时,近代中国也利用了西欧各国对主权和国际法的界定,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界限,强化了中国海洋领土观念,但是影响中国长远发展的海洋制约性因素并未从根本上消除。  相似文献   

20.
吕玉娟 《神州》2011,(6):114-114
一、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原因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定义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又有人称之为次级房贷危机,也翻译为次债危机。它本来是指一场在美国发生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而被迫关闭而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