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诗经》学逐渐成为学术热点之一,特别是随着《诗经》研究会的成立和从1993年开始两年一界的《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更是极大的推动了《诗经》学的发展。这期间涌现出不少有份量的研究专,至于相关的研究论则数不胜数了,笔在中国期刊网上对1994年至2003年的所收录的  相似文献   

2.
董继兵 《沧桑》2010,(1):218-219
阮籍《咏怀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历代许多诗评家对其作出了丰富而多样的阐释,结合这些诗评家、评论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注解目的与阐释方式,这些阐释可分为三种类型:谨慎的“难以情测”,主观的“比附时事”,极力地“推崇认同”。通过深入探究这三种类型的阐释,进一步探讨阮籍《咏怀诗》在历史上的流传与接受状况。  相似文献   

3.
阮籍《咏怀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历代许多诗评家对其作出了丰富而多样的阐释,结合这些诗评家、评论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注解目的与阐释方式,这些阐释可分为三种类型:谨慎的难以情测,主观的比附时事,极力地推崇认同。通过深入探究这三种类型的阐释,进一步探讨阮籍《咏怀诗》在历史上的流传与接受状况。  相似文献   

4.
荀子与《诗》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六经”的传承,有着卓越的贡献。自清代汪中肯定荀子于“六经”之贡献以来,有许多学者对荀子与《诗》学的关系,多持怀疑态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墓帛书、阜阳汉简郭店楚简等以及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等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为我们研究荀子与《诗》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我们由荀子与《诗》的传流,地下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关于《诗》的称、引情况,《荀子》一书引《诗》、论《诗》的特点和影响三方面出发,可以知道荀子与《诗》学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诗》学的传承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5.
汉代《诗经》研究兴盛,《诗》学在民间舆论之中受到高度重视,对汉代社会民俗文化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举凡教育、取名、节日等均受到《诗》之沾溉。  相似文献   

6.
7.
论朱熹读《诗》方法论及其理学桎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诗经》研究之所以成就斐然,在于他在吸取了从先秦孟子至两宋诸儒的读《诗》方法精华的基础上,联系自己读《诗》的切身体验和甘苦,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文学读《诗》的方法论。其读《诗》法对后代影响不显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从文学出发的读《诗》方法,最终仍挣脱不了理学的桎梏,导致后人轻朱熹的方法而重其结论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先秦典籍中存有大量称引《诗经》语句的材料,可用以考察时世之变迁与士风民俗之流传,对于研讨先秦学术的渊源发展状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民国时期,胡朴安《诗经学》一书,即专列一章名为“春秋时之赋诗及群籍之引诗”,对这些材料重视有加。群籍之中,《左传》引《诗》数量居一时之冠,计有一百八十条,或以论人,或以论事,或引《诗》申义,或引《诗》证言,使用颇为广泛。  相似文献   

9.
对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人们常常作出简单化、绝对化的评判。以《春秋》三传为例,所谓师法家法只是表面上的水火不容。实际上却互相渗透,《左氏》也并非绝对不用《公羊》、《谷梁》之义。由于受时代的政治要求和思维定势的支配,古文学派使用的观点方法仍没有离开今文学家深求圣人“微言大义”的传统。而对于《左传》开启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精神的深远意义。汉代学者并未给以更多注意。  相似文献   

10.
“四始五际”是汉代四家诗中《齐诗》的主要理论之一。历代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特别以清儒成绩斐然。但其中亦不免不足和偏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齐诗》“四始五际”理论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逵夫 《古籍研究》2001,(4):10-14,129
《诗》三百余首,而两千多年来研究之作将近三千部。即如近十来年中,每年都有《诗经》的译注或研究之作数种问世,单篇论文及有关专著、笔记中论及者尚不在其内。当然,每一阶段中,也都有一、二总结性著作,集一个时代研究之大成。初治《诗经》者选此类书读之,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孔颖达《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皆其选。  相似文献   

12.
郭全芝 《古籍研究》2002,(3):17-19,37
《诗经》自从被奉为儒家经典,说《诗》者多是从经学角度对它进行解释。这种情况一直沿袭到清末。其间固然有姚际恒、方玉润等人异军突起,试图从文本出发,以新的角度审视《诗经》,但是彼众我寡,响应者寥寥,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局势。  相似文献   

13.
(一) 1992年《广州文博》第2期“药洲风采”专栏里,载李先生《苏六朋药洲品石图小考》一文。作者将画面内容及后跋加以解说和考证,使读者在苏六朋的笔下,得见古药洲的昔日神采,园林人物、水石花光,令人心驰神游,陶然无限,明清以来,在文人学士中形成了一种颇为风雅的时尚,就是每当亲朋好友间游乐、晏饮、送别、贺寿时,往往以诗、书、画相赠?  相似文献   

14.
《滇诗丛录》是《云南丛书》的一部未刊稿,手写本。连目录一卷,共101卷,现藏云南省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鲁诗》,为汉初申培公所传,乃汉代今文三家《诗》之一,于西晋时消亡.南宋始出现对《鲁诗》文献的辑佚.清朝时,《鲁诗》文献辑佚与整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鲁诗》研究始盛.本文主要从《鲁诗》学的传授、著述与流变研究,《鲁诗》文本研究,《鲁诗》学者个案研究,鲁诗镜研究,熹平石经《鲁诗》研究五个方面对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关于汉代《鲁诗》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南宋楼珉寿的《耕织图与诗》是我国农耕文化中特有的产物,它以图与诗结合的形式较客观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耕织生活现状,在当时和后来都引起了较大影响。鉴于学界一直以来"重图轻诗"的情况,本文力图对其诗作一简略阐释。  相似文献   

17.
18.
章学诚一生治学处于"知难"的挑战下,而不被时人理解。在此心理事实基础上,针对考据学派、义理学派和辞章学派的解《诗》理论,他建构出以兴象和诗教解《诗》思想。包括重视《诗》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以《礼》约《诗》,设身处地的理解《诗》产生的时代语境。最终实现合考据、义理、辞章为一家的学术理想。章学诚的这种解《诗》思想以明道的角度,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源流意义,贯彻了与之相始终的"六经皆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清代三家《诗》学研究是清代《诗经》学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但是关于清代三家《诗》学研究的专门著作却寥寥无几。通过考察近代以来的清代学术史、经学史、《诗经》学史等相关研究著作,概括其中所包含的三家《诗》学研究成果。并具体分析当今学者在清代三家《诗》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明清代三家《诗》研究的重要价值及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丘良任 《古籍研究》2000,(3):110-112
吴敬梓《木山房诗说》久已亡佚。金和在《儒林外史》跋中说:“先生有《诗说》七卷,是书载有《溱洧》篇数语;他如“南有乔木”为汉江神女之词;《凯风》为七子之母不能食贫居贱,与淫风无涉;“爰宋唐矣”为戴妫答庄姜“燕燕于非”而作;皆前贤所未发。又说:“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