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明焱 《神州》2010,(5):14-17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批新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便借助这份崭新的传播媒介开始了对“民主”、“科学”等新观念的倡导,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序幕并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五四”时期高一涵的自由主义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强 《民国档案》2004,(4):112-120
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国内学界的一个热点。本试图采用微观实证的研究方法,依据高一涵“五四”时期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的论和译作,对他的自由主义观念加以具体的分析与评述。为了深化研究主题,作采用了对比分析的研究范式,将高一涵与不同时代的西方思想人物和《新青年》群体其他代表人物加以比较。作认为“五四”时期高一涵的自由主义观念既有显的个性特征,也有那个时代的一些共性特征。他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民主”、“法治”等概念的分析论述,大大超越了《新青年》群体的一般认知,但他依然无法彻底摆脱中国传统的泛道德政治观和欧美各国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本的分析论述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由主义观念在“五四”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而且可以揭示“五四”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的多种动因。  相似文献   

3.
吴江 《炎黄春秋》2010,(6):74-76
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公评千年的伟大思想家,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以压倒优势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其次是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这是大家知道的事,一位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主义的斗争,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另一位投下神圣一票的美国人卡普尔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运作模式作出了最好的分析。由于资本主义在20世纪末实际上已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他的思想学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五四”背景下的“男女社交公开”思潮中新旧两派的论争,这一论争主要体现在是维护还是背叛封建礼教的问题上;分析了进步知识分子关于“正当”“男女社交公开”问题的思考;考察了该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思潮的主要实践成就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陈琴琴 《沧桑》2013,(5):95-97
学界对知识分子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具有多样性特点,对知识分子的概念界定与形成时间也存在分歧。若将“独立”作为所有知识分子的普遍辨识标准会更为恰当和准确。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理念人”和自我“供养”三种角色与保持独立的三个条件相接应。对知识分子基本特质的梳理和优秀精神资源的挖掘,利于汲取其有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6.
许承宁 《神州》2010,(5):24-26
九十一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震古烁今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运动中的一个富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五四”启蒙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批判继承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理性吸收外来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1956年秋至1957年秋,我作为广西师院(今广西师大)教授黄现瑶先生的助教参加了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壮族组)工作。这段经历对以后生活和工作影响颇大,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回忆起来仍是历历在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刘继兴 《江淮文史》2012,(4):158-16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形成了两大阵营。那一场场硝烟弥漫的论争,充满了激情、狡黠、机巧、趣味与智慧,点亮了新文化运动启蒙的天空。绝妙的“双簧"  相似文献   

9.
关于杜威访华的既存研究大多在"影响—接受"的框架内展开,但这一思路忽略了杜威本人与五四时期的中国都是复杂多元的变量。杜威在华讲演,是哥伦比亚大学、各家邀请方、各级政府、媒体、听众及杜威的主观愿望和工作相互协调的结果,亦深受美国国内形势和世界局势影响。基于新出版的《杜威通信集》、地方报刊及在华英文报刊中的相关史料,从"交互经验"的角度来重新考察杜威访华事件,可以更充分地认识杜威对新文化运动及新教育改革的参与,亦可一窥新文化运动的分层、分期、分地域及最终分化的多重面向。  相似文献   

10.
朱明 《黑龙江史志》2012,(18):50-52
儒学至宋代发展出道学一派,道学理论和圣人体系组成了"道统",在明代成为封建法定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道统"和"治统"分别在理论和实践上控制人民。"道统"逐渐蜕变为"伪道统"。现代知识分子应该扬弃"道统",投入民主、法治、人权的宪政实践。  相似文献   

11.
李曙新 《文史精华》2010,(11):33-39
1919年5月4日,这个划时代的日子虽已远逝,然而仅仅这天之内所发生的事件却一直存在连串谜团,令世人甚是费解。《"五四"那天留下的十八个历史谜团》一文,作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和考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历史谜团作出独家详尽解答,还原诸多历史真相,颇具研读价值。本刊将分3期连载,敬请读者特别垂注。  相似文献   

12.
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到五四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李大钊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孙中山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思想,梁漱溟、梁启超等"东方文化派"提出了复兴东方文化的思想,王光祈在《少年中国运动》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与清末民初比较,五四时期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或"民族复兴运动"思想,而且这时所讲的"民族复兴"是包括汉、满、蒙、回、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而非清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时仅仅是"中华"亦即"汉族"的振兴,尤其是孙中山对什么是民族精神、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好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与向外国学习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是对民族复兴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人们对信息的需要日益迫切,而图书馆的图书时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图书馆展开社会性的图书服务,就是满足大众的图书信息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完善的借阅服务,本文以某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服务的满意度为研究对象,并在社会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思考相关的完善图书馆借阅服务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环球人物》记者做了一个统计,被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33名抗疫个人,去世时平均年龄仅32.3岁。他们当中,21人因突发急症去世,9人因交通事故离世,3人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殉职;他们当中,13人来自公安系统,9人来自医疗系统,二者占据了全部名单的2/3。  相似文献   

15.
杨涛 《文史天地》2010,(10):58-60
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词中,蒋介石公开承诺保障人民自由、保障各党派合法地位、实行普选、释放政治犯,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四项诺言。当时的全国人民在经历了艰苦的八年抗战之后,似乎终于苦尽甘来。然而,美好的梦想很快便被无情的现实所击碎。从重庆较场口的大打出手到震惊中外的南通惨案,这些事件都严重地破坏了此前的政协决议,也为和平建国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6.
五四人说到“科学”何以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并具体化为实验主义和辩证唯物论?而在实践层面又为什么一度落实在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和郭沫若为代表的“社会史研究”之上?这些与今日一般认知的“科学”概念有相当距离的现象是本探讨的主要问题。这既有中国学人对考据方法相对熟悉而能有所为这一技术层面的因素,也因国人隐显不一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起作用。没有科学的支撑,国学便上不了台面;没有“国故”这一多数中国学耳熟能详的具体治学对象,以方法为依归的“科学”便不能落在实处。而传统化和外来化这种奇特结合与近代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一些特殊关怀又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章清 《近代史研究》2004,(6):122-160
“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走向,与《新青年》群体的分化息息相关。分化后的《新青年》群体,其同人各自搭建起新的发言台,汇聚成不同的政治力量。只是,此时对思想派别的识别仍保持着鲜明的“化色彩”,“思想界的联合战线”之议,即表明思想界仍维持“我们”与“他们”的区分。随着中国社会进行重新组织,“思想界”也被重新定位。思想界的“分裂”在1920年代后期愈发突出,实际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同步。追踪《新青年》同人思想的分化,对“后五四时期”(主要是20年代)中国思想及中国社会的走向,或许也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徐梦鸽  高翔宇 《沧桑》2012,(1):89-91
五四运动发生以来,产生了一年一度对"五四"的纪念活动。从1939年陕甘宁边区青年组织确立五月四日为"青年节",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式确立该节日,"青年节"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共产党诠释的"青年节"精神不仅作为抗战时期动员的一种手段,还体现了民主、科学、爱国等意义;国民党除了对"青年节"体现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赞同外,还对节日精神持若干批判态度。作为一种政治话语",青年节"的演变过程成为了反映国共关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的“社会”一词,主要指民间迎神赛会,往往与官方或儒家精英居高临下的轻蔑贬抑态度相连。来华传教士最早将society概念引入中国,使这个外来术语与“会”“社”等本土语汇之间建立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语中的“社会”(Shakai)这一近代新概念传入中国以后,又跟汉语中原有的旧式“社会”一词及其关联的经验和体验相混杂。由此生成的中国近代“社会”概念呈现了暧昧的特征,从理论上说指向时代变革的不二方向;但在经验和实践层面,又仍然带有官方或者精英视角之下的令人不屑、不满,甚至是不安的负面意涵。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的调查资料是其中较为优秀者。这批资料后来去向不明,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些材料多已遗失或销毁。我们在山西省档案馆阅读所藏相关档案时发现,"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调查的部分材料依然存在。这批材料对深入研究抗日根据地史和乡村社会史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