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充分肯定太平天国是一场正义的农民运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近代化基础之上,一分为二地以洪秀全是不是一个救国救民者,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的本质,拜上帝教与中国国情,太平天国的负面影响等方面为出发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充分肯定太平天国是一场正义的农民运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近代化基础之上,一分为二地以洪秀全是不是一个救国救民者,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的本质,拜上帝教与中国国情,太平天国的负面影响等方面为出发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电视剧《太平天国》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沈嘉荣先生是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席团成员,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有《太平天国史略》、《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探索》等作。该是作特为纪念太平天国150周年而写给本刊,读读后自会受益不浅。  相似文献   

4.
《文物》1977,(1)
1975年深冬,广西民族学院政治系太平天国调查组师生和平南县文化馆同志,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进行了太平天国历史文物的调查访问,在广西平南县大朋公社发现了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的五世祖父母的墓碑。墓碑的发现和我们在调查访问中获得的材料,有助于了解太平天国历史中的几个问题,有助于批判反动派对太平天国和蒙得恩父子的污蔑,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去年十二月,承文物編輯部寄来王树村同志太平天国时期的年画一文和年画照片四张,叫我看看。我看过之后,經初步研究,写成这篇考証。鉴定这批年画,必須具备两个条件,就是熟悉年画的制作、历史和熟悉太平天国的历史。我对年画知識是完全陌生的,本来没有条件做这一鉴定工作,好在这方面有了王树村同志的鉴定,我只是在他对年画本身鉴定的基础上,再从太平天国历史方面进行鉴定而已。  相似文献   

6.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物,在他的生前死后,或得加官进爵,或得追封头衔,使其职爵衔由初期的7个字发展到中期的19个字,直至死后追封到41个字。这些不同时期的头衔各有内涵,它既反映出杨秀清地位的变化,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太平天国历史的变化,对其细加考释,有助于加深对太平天国历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有赖于文献记载,太平天国建立至结束的14年间所出版的图书是其中重要依据之一。关于太平天国图书出版,过去学者曾有专门的文章,如王庆成《关于“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和太平天国印书诸问题》、吴良祚《略论太平天国避讳的研究和利用》等,前者3万余字,对太平天国出版印刷事业叙述甚详;后者近2万言,从太平天国的避讳制度研究其图书出版,也颇深入细致。本文仅就太平天国图书出版的某些方面展开讨论,并将探究重点放在太平天国图书所造成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的刑罚有其自己的内容、特点和性质,弄清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农民阶级,全面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得失、亦不无裨益。太平天国的刑罚内容,主要散见于《天条书》、《天命诏旨书》、《太平条规》等文书中。张德坚的《贼情汇纂》一书亦荟集了太平天国的刑罚条文近70条。如果对这些文献记载的内容进行分类,大致有如下部分:  相似文献   

9.
刘晨 《史学集刊》2020,(1):72-87
江南是太平天国建立较稳定统治并有力推行各项政策方略的地区。太平天国政府作为该区域的政治实体,在应对社会危机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努力,主要采取了“应变十策”,旨在完成由“打天下”向“坐天下”执政理念的转型。但因主客观条件限制,太平天国应对社会危机的成效不大,调控社会秩序的预期没有实现;但某些地区的太平天国地方当局在内忧外患的非常时期,仍能于社会建设领域有所建树,所以过去认为太平天国“重立不重建”的政权建设惯性也仅是相对而言的。政府调控和应对社会危机的政略实践,还是国家统治技术和社会战略的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战略展现了太平天国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实态。我们发现太平天国的政治权力以较为积极的姿态向乡村社会渗透,不同于该时期绅权扩大的一般势态,占领区的绅权呈现被压缩的另面镜像。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清政府在重整社会秩序工作中有意识地继承江南绅权被压制的趋势,在更广范围内限制和约束绅权,激发了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的新一轮角逐,并对晚清政局产生了影响。这一视角还为我们客观理性地认知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提供了切入点,呈现了太平天国复杂多重的历史面相。  相似文献   

10.
康晶 《中华遗产》2012,(8):22-35
近些年,湘军和太平军这对死敌的历史地位正悄悄被改写。哲学家冯友兰站在太平天国的对立面,认为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历史将倒退至黑暗时期。湘军,这支曾被定性为镇压革命的反动军队,也逐步洗清了身上的污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阻止历史倒退的功臣。那么,湘军是如何一步步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革命是构成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历史作用应当怎样评价?一说太平天国革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一说太平天国革命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笔者虽赞成前说,但对此说中长期流行、影昨较广泛的一些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为了肯定太平天国革命的积极作用,不少论著都提出两个最重要扩论据。一曰:太平天国革命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者,建立了与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之久的“农民政权”。二曰:太平天国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提出消灭地生土地占有制而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地消灭封建制度,这是符…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制度与政策,在经济制度中有铸行钱币一项。太平天国在占领区内,要进行商品经济流通,太平天国官兵要同城乡商贩和农民进行商业交易或买卖物品,货币应运而生。下面就其铸行时间,形制、特点等,作一些粗略的考述。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南京昇州路发现了太平天国总圣库遗址。这是农民战争伟大创举——太平天国圣库制度的重要历史见证。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革命传统,并把它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针对反动的孔孟之道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提出了鲜明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历时13年之久.对太平天国的兴起及消亡,国内乃至世界上的一些史学专家探讨兴趣甚浓,特别是对太平天国诸王的调查研究更为热心.……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代农民运动的顶峰,全盛时期其所控制的地域曾扩展至18个省,实际控制区域达23个府州。作为太平天国最高权力的象征,目前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两方玉玺,应当是太平天国革命文物中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具的珍品了。1864年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后,大量太平天国文献付之一炬,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研究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国藩是近代人物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曾国藩热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现象,不应大惊小怪。对曾国藩乃至对一切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采取简单的“功过分成”法,历史人物在不同时空下的活动很难以数学上的正负加减的方式来判断功过。为适当肯定曾国藩而忽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正当性是错误的,但把曾国藩倡导洋务运动同他镇压太平天国对立起来研究、把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作为评价其一生事功的前提和基调也不正确。  相似文献   

17.
试论石达开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杰出将领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对太平天国革命既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也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本来是可以有各种不同评论的,但是,在“四害”横行的时候,石达开被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分裂主义者”、“叛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史学界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研究的基础在于弄清楚太平天国究竟实行了何种土地制度。学界对于耕者有其田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关于太平天国土地制度研究的意见。最终,吴雁南所持学术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回顾这一学术历史发展进程,可以提醒后学者更好地遵循历史研究的规范,从可靠史料出发,做出更准确的历史判断。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有几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洪秀全早期的宗教宣传和活动并非“纯粹的宗教宣传”,而是具有政治意义和策略价值;农民领袖平均、公有思想作为一种鼓舞农民斗志的理想无可厚非,洪秀全等所实施的现行政策与公有制理想是有距离的,他们已注意到切合实际问题,所采取的实际政策是灵活的;由平均、公有思想转到仿行资本主义思想是一种进步,这种转变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有客观因素,具有现实性;拜上帝信仰与太平天国相始终,它使太平天国兴,又使太平天国亡;太平天国起义具有革命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某些特点或色彩的农民革命,并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太平军第二次西征,作为太平天国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在五十年代末年以后,才开始被人明确写进史册。论者往往把这次战略行动的胜负,看作是太平天国存亡的关键。然而,如认真探究一下太平军第二次西征的具体史实,即会发现,目前流行的中国近代史和太平天国史著作,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有关史实的论述,是颇多歧异的。在此,笔者想把一些不很清楚的问题提出来,特向治太平天国史的同志求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