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景名胜》2012,(5):144-145
国外线路安排:Day 1上海—鹿儿岛Day 2鹿儿岛—熊本—别府Day 3别府—福冈—长崎Day 4长崎Day 5长崎—上海行程亮点鹿儿岛的行程包括城山公园、海豚广场、樱岛火山展望和指宿沙浴等景点。原汁原味的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熊本城,由丰臣秀吉旗下大将加藤清正于1607年建造,具有浓郁的安土桃山时代建筑风格。熊本城为易守难攻的军事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城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即龙山文化时代。它是由壕沟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并逐渐代替壕沟而成为城市防御的主要手段。
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西周时代已普遍筑城,城和国已成为同义词。而且筑城技术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今天的筑城方法十分相似。
城和市都兴起很早,二者之间也没有关系。由于西周时代城内设市,就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城市。"城市"一词起源于战国,即设市之城邑谓之城市。  相似文献   

3.
万历朝鲜战争再战前夜,日将小西行长致函明使沈惟敬,请其从中斡旋,帮助朝将金应瑞免于"守节战死"的命运。在这份文书发出之前,小西行长曾将日军行动计划透露给金应瑞,并为朝方策划"舟师把截之计"对付日将加藤清正,希望借由朝鲜之手打击加藤清正以避免战争爆发。在这份文书发出之后,金应瑞向小西行长"漏泄军机"以行"恐胁",又在日军发动进攻时"弃城退阵"以求全活,使自己背负"卖国"、"负国"骂名,但朝鲜国王却出乎意料地极力为他开脱。通过对小西行长这份文书的探微烛隐,可以发现其涵盖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外交隐情,当时的日朝两国存在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代的丰臣秀吉一生始终贯穿着征战的思想,他统一日本,但却无法满足其膨胀的野心,企图侵略朝鲜,进而入主明朝,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大帝国。可见丰臣秀吉的欲望野心,本文借明晰丰臣秀的思想来源,来更加全面认识以其人为代表的日本战国时代封建主,深入了解日本国民性。笔者认为他的思想来源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武家思想、禅宗思想和神国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露梁海战作为一场明朝水师抗日援朝的海外战争,其背景还得从发动战争的日本侵略者说起。一万历十年(日本天正十年,1582年),日本发生"本能寺之变",不久之后,丰臣秀吉接替织田信长,成为织田氏实际上的掌权者。万历十五年(天正十五年,1587年),丰臣秀吉征服日本九州,统一日本。他企图以九州为基地,首先征服朝鲜,进而征服中国。为此,丰臣秀吉还特地向海盗汪直的遗党询问当时中国的情况。据朝鲜《宣祖修正  相似文献   

6.
黄尚钦 《黑龙江史志》2012,(24):80-81,84
1573年由织田信长开启的安土时代为后世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改革在促进统一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民心,宦心,和军心为织田家的继承权埋下隐患。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意外死亡后,织田家对集团的继承权也随之易手。最终是丰臣秀吉代织田氏承袭了信长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正坂西利八郎,旧日本陆军中将,是被称为日本军部"第一个中国通"青木宣纯的得意门生。日本陆军中的土肥原贤二、多田骏、坂垣征四郎、本庄繁、井上日召等所谓第三代"中国通"以及汉学家诸桥辙次等均出自坂西门下。在清末民初大动荡时期,坂西历任袁世凯、黎元洪(两次出任总统)、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等北洋政府首  相似文献   

8.
明代信国公汤和"沿海筑城"问题在明代文献及其以后撰著的明代史料中有不少分歧。对于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有五种说法,但只有其中一种是正确的,这就是洪武十九年二月以后到洪武二十年十一月之间。汤和所筑城池分布在"浙东西沿海"之地,不少明清文献所谓汤和在沿海所修筑城池分布于"登莱至浙江"沿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一错误来源于郑晓等的错误认识,以后诸多文献承袭此说,遂一错再错。汤和所筑城池包括新建、修葺、扩建、改建等形式,五十九城是个实数。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西北筑城碑记大约存有269篇,其中原碑尚存于世者32方,是研究明清西北城池史宝贵的一手资料。甘、宁、青三省现存明代碑记最有特色,有大量卫所营堡的筑城碑保留。州县碑记大多有若干时段连续的拓城记,连缀起来就是城池形态扩展的整体叙事。明清西北筑城碑记所反映的城镇类型也多种多样,州县城镇最多,卫所营堡占有一定比例,其他如驿城、巡检司城、厅城、寨城、关城都有一部分存留,非常难得。这些碑记作为第一手资料,详述了筑城过程、工程耗时、销银数量、捐资人户,对于考证原委、制度复原、社会阶层以及城镇职能与形态扩张都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明代以前,广东与华南其他省份一样,大多无城,筑城率仅38.6%。经明初军民努力,筑城率提高到66%,明中期"凡县无城者悉令筑之"政策出台,筑城率达到95.7%,至明代后期,更高达100%。明初,广东筑城,主要由卫所军士负责,卫所指挥和千户主导。尤其许多府州县城与卫所同在一座城内,卫所更在城池营建方面占主导地位。不久,城池修筑,渐为军民合作,尤其卫所与府州县治同城的城池,更是军民合作、府卫或县所分修。最初,卫所官军负担的比重较高,军民分担比例为"军七民三";明代中期以后,地方开发,经济发展,地方社会对公共事务,尤其公共工程如城池修筑,在经费、工料和劳力方面,负担比例加大,遂有"军三民七"惯行事例,甚至出现"官三民七"比例分摊的官民合作模式。乡绅在其中扮演了主导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