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中陵墓志》是明朝一部记录陕西关中地区有关先朝陵墓的专志。本文主要从《关中陵墓志》文本关照的角度出发,探究该志的撰作缘起、历代著录与版本以及内容框架与体例等,并进而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西关中十八唐陵阎卫平上中学时,我问教文科班历史课的李润生先生:“关中为啥多帝王陵墓?”他风趣地告诉我:“古人一生有四大愿望,生在苏州,长在杭州,死在柳州,埋在秦州。苏州可以吃好,杭州可以玩好,柳州木头好,能做上好棺材,秦州黄土厚,是块风水宝地。秦州...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烈士陵园里有两座陵墓十分令人瞩目,陵墓高大、雄浑,都用汉白玉砌就。墓冢一座呈方形,一座呈圆形,四周都环以白玉雕栏,显得格外肃穆、凝重。陵墓还建有墓室和墓门,长眠在这两座陵墓中的便是我国东北抗日联军历史上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师长兼政委、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将军和抗联第十军军长汪亚臣将军。  相似文献   

4.
陕西关中的西安(古长安)是唐王朝(618~907年)建都所在地.唐朝二十一位君主死后共留下二十座陵墓,其中除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唐末的昭宗(李晔)“和陵”在河南渑池,哀帝(李柷)  相似文献   

5.
唐代帝陵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平原北部的渭北高原和北山山脉。以都城长安为中心,西迄乾县梁山,东至蒲城金粟山,东西成扇面形排开,绵延一百五十公里。 唐代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唐代帝陵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唐陵不仅规模大,制度上也有新的创建和发展,陵墓前大型石刻群的设置,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证。本文拟对陵墓石刻渊源、唐陵石刻考释及其位置与组合问题,作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南朝陵墓前石刻,主要有神道石柱、石兽和石碑三种。其艺术成就之高,雕刻技法之娴熟,工艺水平之精湛,构思之新颖,都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但是,在造型设计,雕刻技法,艺术风格和装饰图案方面,都可在以前石刻艺术,特别是汉代石刻艺术中找到雏形。其中尤以石兽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武帝元鼎三年,将函谷关东移约三百里。过去多认为这是由于楼船将军杨仆因耻居关外而请求武帝移关。本文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延函谷关这一事件的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指出实际上汉武帝这次迁移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所做调整,并不仅限于函谷关一处,时人称之为"广关",其本质用意是增益拓广关中的范围。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广关"之后,大关中区域北部的东界,由以临晋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中部区域的东界,由旧函谷关,向东推进至新函谷关;南部区域的东界,由四川盆地东南缘,向东南推进至柱蒲关、进桑关一线的滇桂、黔桂间山地。通过增大关中区域的范围,特别是函谷关的东移和太行山以东地区划入关中,大大增强了朝廷依托关中以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程艳妮 《文博》2009,(3):53-56
汉阳陵博物馆馆藏两件西汉时期修陵丹瞅墓地所出之铁制刑具,一件为铁钳,一件为铁。本文拟从这两件铁制刑具入手,分析西汉时期的刑徒成因、构成与处罚、劳役等问题,特别是针对西汉政府利用刑徒兴建陵墓这一史实,考察西汉陵墓兴建过程中的刑徒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陕西唐十八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红记 《人文地理》2011,26(5):148-152
陕西关中唐十八陵,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营建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历史、文学、美术、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价值。目前陕西的个别县域只对部分帝王陵墓进行了开发,割裂了唐陵文化的整体性。本文通过对唐十八陵的分布地域、文化资源特征的论述,分析了其产品知识性强、市场结构不均衡等内容,指出了唐十八陵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营销模式滞后,游客回头率低;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等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唐十八陵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50,(11)
十月節時候的莫斯科越見莊嚴美丽,在列寧陵墓對面的大厦上,高高懸起布爾什維克黨和蘇維埃國家的創立者——列寧和斯大林的巨像,蘇聯十六个加盟共和國的国徽和鮮紅的大旗。巨大的軍事勳章和獎章模型象徵着在劇烈的戰鬥中捍衛蘇聯的榮誉和獨立的蘇聯軍隊的光榮和英勇。……莫斯科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4,(5)
<正>凤阳皇陵是明太祖父母之墓,为明朝最早建成的一座帝王规格的陵墓。陵园坐南朝北,由土城、砖城和内皇城三重城垣构成。由于营造年代早、一代之制尚未确立,该陵保留了不少唐宋陵墓的特点。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1],进一步讨论凤阳皇陵石像生的来源与流变。一凤阳皇陵石像生形象及其来源分析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明太祖命左丞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考古资料,对明代诸侯王陵墓进行了初步的分期和分区,并将陵墓的形制分为“类屋式墓”、“类椁式墓”、土坑竖穴墓和上下双层楼阁式墓四类。其中“类屋式墓”又可分三正室墓、双正室墓和单正室墓三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将诸侯王陵墓分为四个等级。同时指出,明代晚期,南方亲王陵墓形制出现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南京尧化门南朝梁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华 《文物》1981,(12)
1979年9月20日至12月28日,我院在南京尧化门发掘了一座南朝梁代陵墓,现报道如下。一、地理环境这座梁代陵墓位于南京市东北面的尧化公社周家山农场的桑树林中,在甘家巷西北三公里处。墓地所在的山冲叫老米荡(图一)。《六朝事迹编类》记载:南朝梁代吴平忠侯  相似文献   

14.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但是,关于东周时期的西周四代君王的陵墓在哪里,不但没有历史记载,更少有人对其提及.本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梳理认为:东周时期的四代西周君王桓公、威公、惠公、武公葬于洛阳东周王城内,其陵墓自成一区,即本文所分的西周君陵墓区.  相似文献   

15.
王芃 《四川文物》2009,(5):117-121
1940年,以王子云先生为团长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成立.从1940年至1944年,考察团考察了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其主要活动有陕西关中汉唐陵墓考察、河南洛南龙门石窟考察、青海塔尔寺考察、敦煌莫高窟考察、拉卜愣寺、河西走廊石窟群考察、西安考察、兰州考古等,取得了非常珍贵的田野调查资料,功载史册.  相似文献   

16.
《史记》《汉书》皆有《货殖传》,本文试图通过对勘两传,以见其异同。 对勘《史》《汉》两《货殖传》(以下简称《史·货》、《汉·货》),首先可以看到:《汉·货》先秦至武帝时的货殖材料基本采自《史·货》,故两传不只篇名、体例相同,内容面貌也相类相似。 《史·货》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先秦,一为两汉。 先秦部分主要记载了汉代以前的货殖人物:1.齐国太公望、管仲;2.越国范;3.仲尼弟子子贡;4.周人白圭;5.监盐起家的猗顿,冶铁成业的郭纵;6.牧长马氏倮,巴寡妇清。 汉代部分主要记载了“当世”货殖家:1.蜀卓氏“用铁冶富”;2.临邛程郑,“亦冶铸,“富埒卓氏”3.宛孔氏“用铁冶为业”,“家致富数千金”;4.鲁人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致巨万”;5.齐人刁间,收取“桀黠奴”“使之逐鱼盐商贾之利”,“起富数千万”6.周人师史,“较毂以百数,贾郡国”,“故师史能致七千万”;7.宣曲任氏,“泰之败也”,“独害仓粟”。“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任氏以此起富”;8.“塞之斥”桥姚,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粟以万钟计”;9.长安无盐氏,吴楚七国兵起时,“出捐千金贷,其息什之”,“用此富埒关中”;10.关中富商大贾田啬、田兰,韦家栗氏,安陵、杜杜氏,“亦巨万”。  相似文献   

17.
东汉帝陵地望问题可以分解成陵区地望、陵冢地望、陵冢归属三个不同的层次,其研究说到底是在明晰东汉陵区布局架构前提下的陵墓归属研究。东汉帝陵地望问题是所有关于东汉帝陵问题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大量不同层面的考古工作和研究探索,步步推进,东汉帝陵地望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今后东汉陵墓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为张曙两写墓碑蒋廷瑜在桂林市七星公园北面,普陀山之北麓,隔着灵剑溪,有一座古朴典雅的陵墓,那是革命音乐家张曙安息的地方。这座陵墓,背靠普陀山的悬崖峭壁,面向桂林通往尧山的大道。墓的东侧有一株三人合抱的大樟树,枝叶婆婆,象一把张开的巨大凉伞.笼荫...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汉唐陵墓制度研究”于2001年10月获准立项,这一为期三年的研究课题拟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陵墓制度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尽管参与本课题的十多位研究人员来自全国多家高校和考古文博单位,但  相似文献   

20.
陈亮 《中原文物》2007,(4):66-72
陕西关中西部出土的铜镈应源于北方夏商时期的铜铃,其时代分别在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早期,它们应是由本地铸造的青铜乐器,但也不排除同时吸收了其他地方特别是南方诸文化因素的影响。关中西部铜镈多为窖藏出土,体形硕大,装饰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