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碑林藏有自汉代以来约五百件历代碑石,这些碑石时代序列完整,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对于研究古代碑石发展演变、考证碑林之形成以及了解古代书法艺术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五次到陕西视察工作,其中就有四次到碑林参观。 西安碑林是陕西古代碑石精华荟萃的地方,碑石丛立如林,故称碑林。碑林位于端履门内三学街。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保护重要碑石不失散,将长安城内一些重要碑  相似文献   

3.
西安碑林是我国保存碑石最早且数量最多的处所,以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碑林不仅是经史的宝库,而且是书法的海洋。这里有许许多多镌刻了古人书法原作的碑石。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怀素、张旭……这些著名的书法大师,都在这里留下了代表性的作品。“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唐皇甫诞碑”更是公认的颜、柳、欧体的范本。宋徽宗赵佶是无才干的皇帝,但却是一位出众的书法家,他的“瘦金书”自成一派,可以在这里看到。宋代的黄庭  相似文献   

4.
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馆员路远,常年研究碑林碑刻,著述颇丰,在这本<景教与(景教碑>>之前,已发表有关西安碑林历史和藏石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并撰写了<西安碑林史>、<碑林史话>、<石版文章--历代碑刻琐谈>等专著,显示其在碑石学领域的扎实功力.  相似文献   

5.
“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最多和最早之处。碑林中保存了不少各代尤其是唐代书法名家的原作刻石,成为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这久已闻名于中外。同时,西安碑林中的碑石、墓志,除在书法和艺术、史料文献方面具有价值外,在碑的两侧、座下两边,墓志的周边,又多刻有绚丽多彩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大多是北魏、隋、唐的作品,它们保存了我国六——十世纪间图案艺术的结构和风貌,是研究我国古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1,(10)
一、沿革我馆前身,是长安著名的碑林,旧属学官管理。满清推翻后,改隸前陕西图书馆。一九三八年重建,并组织碑林管理委员会主持其事,把所有碑石的陈列位置,重新调整,以唐明皇隸书孝经为第一  相似文献   

7.
西安碑林已在1961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西安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对此感到板大的欢欣鼓舞。这是文物保护工作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现将碑林的历史扼要介绍如下。西安碑林在西安城内三学街陕西省博物馆内,是博物馆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最初大概由于经常墨拓,碑石发黑,房屋也窄狭,故有墨洞或碑洞之称。碑林的名称,约是从清代中叶后才固定下来的。  相似文献   

8.
西安碑林不仅是我国古代经典石刻藏存之处,亦为历朝书法名碑荟萃之地。然而与隋唐以后屡百盈千的碑石相比,所存汉碑较少,而汉代以前(包括具有文物价值的复制品)的碑刻则更是凤毛麟角。在碑林第五陈列室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  相似文献   

9.
武天合 《文博》2007,(1):42-49
西安碑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以其三千多件珍贵的藏石和东方传统文化深远的影响力而蜚声海内外。它历经千年沧桑,在历朝历代志士仁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原民国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图1,图2见封3)为故乡捐碑石墓志的善举,常被人们传为佳话,这件事诸多的史料都有记载。要知道,始建于宋哲宗赵煦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的西安碑林之中,有十分之一还要多的藏石,都是这位爱国爱乡的老先生捐献而来,但不少资料对于先生捐碑石墓志的时间、数量及经过都有误差。而今,笔者在三原县  相似文献   

10.
西安碑林自北宋元祐二年建立以米,经历代不断扩建修葺,方成今日规模。历代重要的整修,大都立碑记载,为研究碑林的历史变迁留下了珍贵资料。近代以米,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修是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不论是在建筑布局上,还是在碑石的排列系统上,这次整修都为今日碑林奠定了基础。笔者有幸翻阅了大量有关这次整修的档案,对整修的始末,有了一个概要的了解。值西安碑林九百周年之际,撰写此文,追述碑林的这段历史,以纪念当时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作出过贡献的各方面人士。  相似文献   

11.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另外还有近四百件宗教石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陈志谦 《文博》2002,(2):70-74
阿史那忠是陪葬昭陵的少数民族将领之一,墓在礼泉县烟霞乡西周村西约三百米的地方,西北距昭陵——九峻山主峰约七华里,墓地至今尚存封土。墓前原有碑石两通:一为原立神道碑,碑文见《金石萃编》、《昭陵碑考》、《昭陵碑录》等;一为清毕沅所立记墓碑。两通碑石今存“昭陵碑林”。  相似文献   

13.
碑林简史     
在我国历史文物宝库中、西安碑林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自北宋元祐年间建立一来,这里一直是专门搜集,整理和研究古代碑石的重要场所。现在已成为中外人士参观游览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便于参观和研究工作,本  相似文献   

14.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文物较早的场所,以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这里经常接待来自各地的工农兵群众和国际友人,同时也为一些书法爱好者和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条件(图见封底)。  相似文献   

15.
西安碑林集中保存了上自汉魏下迄明清的许多重要碑石。而这些碑石中,又以楷书碑刻居多。面对列祖先贤空前的艺术成就,给人的启迪和联想之一是,在数千年中国书法以及文字发展历史上,楷书究竟起源于何时,它的历史地位如何认识?此类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虽在某些学术论文及专著中偶有提及,然而论述尚嫌不足。笔者谨以浅陋之质,权陈一管之见,借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陕西耀县近两年来对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山石刻"进行了维修,并将其所属范围内的八十三通北魏以来造象碑石,于1972年8月从县城内搬迁到药王山石刻聚集处,与山上其它所有石刻集中在一起,加强保护管理。搬迁到药王山的造象碑石,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作品。其中有年代可考的六十余通。这批碑石是耀县人民与文物爱好者从清朝光绪末年就开始搜集的。大家从县城周围的寺庙、村堡、河滩发现这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碑,便逐渐移置到县城内集存起来,曾命名为"耀县碑林"。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不断遭到破坏。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县文化馆建立碑廊二十四间,将原碑石移入廊内陈列。耀县造象碑石虽然其内容反映了浓厚的迷信思想,但它是有名的北朝佛教艺术品。如北魏始光元年"魏文朗造象碑",为魏太武帝灭佛前的遗物,是研究当时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又如北魏太和二十年"姚伯多造象碑",由于雕法古朴浑厚,书法劲健有  相似文献   

17.
1977年,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配合基建,清理了西安新城内的"小碑林"。这里在明代是秦王藩府,清代是八旗兵教场;1927年以后,冯军将领宋哲元驻陕时,搜集历代碑石贮存于此,因有是称。清理时,发现一具唐代青石佛座,四周满布线刻图像(见下页)。佛座高50厘米。横截面呈正方形,每面  相似文献   

18.
1991年6月15日,在桂湖之畔,省、市文化行政部门和新都县举行了“桂湖碑林”落成典礼。 这是一座清代风格的四合院展览馆,展出面积1400平方米。碑厅陈列有宋代苏东坡和黄庭坚、元代王庭筠、明代文征明和扬升庵、清代刘石庵和何绍基等历代书法名家墨迹碑刻近百余通。碑石据原件的墨迹精刻于明、清,原件笔意神韵皆真实再现碑上,碑文书体千姿百态,蔚然壮观。  相似文献   

19.
西安碑林是我国保存历代碑石墓志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但收藏了古代的大批典籍石刻,也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如果从北宋元祐二年(1087)漕运使吕大忠为存藏唐《开成石经》等碑而修置专室算起,西安碑林已有将近九百年的历史。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为避免士大夫文人儒士们读经攻学传抄之误,朝廷委派国子祭酒郑覃等人将《论语》等十二部经书镌刻于国子监内。这部保存至今的典籍石刻,在当时是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也是  相似文献   

20.
西安碑林,文物古迹荟萃,碑石林立,名碑众多。随着参观人流,绕“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进入第一展室,排列在“开成石经”首位的《周易》十卷的经文,吸引着中外游客,更为经学爱好者所向往。《周易》也称《易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在先秦思想史上居重要地位的文献典籍。它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注释和论述,“经”里面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