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冯秀珍教授的“客家人六次迁徙说”,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时就来到了岭南地区,秦朝将领赵佗驻军广东龙川县。秦朝时,有没有客家先民定居梅州境内?程欧是不是梅州最早的客家先民之一?本文以罗香林的“客家人五次迁徙说”为基础,以程欧举族南迁为引线,浅述梅州客家先民的迁徙历史及梅州何时成为客家聚居地。  相似文献   

2.
余超 《文史月刊》2012,(8):51-52
汉字的产生绝非偶然,它发端于远古先民在对客观自然界以及自身的描摹和刻画。这就注定了汉字在产生之前就具备具体感性内质的可能。由于稳定的农耕文明,远古先民继续沿用了汉字的表意功能,这也就决定了汉字象形必然体现造字者的具体感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本民族文化.满族先民生活于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狩猎是其早期的主要生活方式.满族先民的狩猎生活方式不仅对清代八旗制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充分体现在满语名号中.马与箭是狩猎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满语名号的语义就从这两方面反映了满族先民狩猎文化.  相似文献   

4.
考古遗址出土的人体骨骼,其化学组成,一般只能代表其死前10年左右的平均水平.与骨不同,牙齿的珐琅质和牙本质,自钙化形成,就不再参与新陈代谢作用而发牛改变,其化学组成就直接源自该牙自萌发至完全长成时的食物,更多地反映了该个体生长发育时期的食物结构.本文通过对固岸墓地先民系列牙齿本质中胶原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诸个体生长发育阶段食物结构的细微变化、生存方式、人群迁徙等.此外,通过与诸个体骨骼δ13c和δ15N值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先民生长发育时期和成年后阶段食物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固岸先民在牛长发育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肉食资源,暗示畜牧生产在崮岸先民的生活方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各族先民和中原华夏诸族先民之间的接触与联系可谓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据有关文献记载及考古资料的佐证,此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的传说时代,例如:肃慎、北发等先民就曾“服”属于以虞舜为首的华夏部落大联盟。但是,中原方面从何时开始派人来到古代的黑龙江大地,有关的史书却无明文记载,致使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的悬案,至本世纪的80年代前期,黑龙江  相似文献   

6.
带着诗意的眼睛,看到的一定是美。很多天以来,我一直回味这句话。当我们走进普洱古茶园,诗意自然扑面而来。古茶园是美的,因了自然之性和人性的自然。从青藏高原发源,澜沧江一路奔跑,直抵老挝、泰国……汇入南海。就在高山深谷的中间地带,一片片原生树林郁郁葱葱、带着野性挥洒。与澜沧江一路奔跑的,还有来自高原的古羌族先民、世居本地的古濮祖先民,以及来自南方的古越先民。当他们最终停留在澜沧江两岸,他们就在森林里种下古茶树,并用了千年来守护古茶树的神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客家民系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少论断。这些论断大致可分为“南迁”说和“土”说。它们几乎都是依靠研究史书、谱牒等献资料而得出的。在探讨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时,学也往往涉及到了客家先民的层次,比如王东先生就有“原生形态的客家先民”、“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再生形态的客家先民”的观点。本试图从活材料——现代客家方言出发,从方言词的来源和层次角度探讨形成客家民系的来源和层次。探讨中结合了必要的历史献佐证。  相似文献   

8.
<正>"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中国的群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原始社会先民的生产劳动之中诞生以来,就寄托着先民的美好社会理想,洋溢着和谐精神。群众文  相似文献   

9.
草原石人 中华既为文明古国,就会有许多古老传统,比如勒石记事,大约是古代先民从结强记事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马有福 《中国土族》2010,(Z1):14-16
一每每想起回族宴席曲,我就想到消失已久的清油灯。在记忆的地平线上,它们一度摇曳在乡村的黄泥小屋里,温暖了人心,照亮了贫苦,驱走了回族先民们与生俱来的千年孤独。想宴席曲诞生时,回族先民们刚刚问居中华。那时,汉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处鼎盛之势。  相似文献   

11.
士心 《福建史志》2010,(1):14-16
福建地区人类文明活动的历史悠久。距今18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息。距今二三万年前,福建三明万寿岩出现了全国迄今为止仅见的石铺地面.表明福建先民已能掌握相对先进的建筑等造型艺术。闽地先民留下的华安仙字潭岩画表明。福建绘画、书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遥远的时代.岩画记录了原始氏族部落祭祀娱神时表演音乐、舞蹈的情形。关于史前太武夫人、武夷君的神话传说。则成为福建本土文学的滥觞.  相似文献   

12.
河南古代教育发展述略程凯1978年秋,"南召人"牙齿化石和打制石器的发现,表明在距今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先民就已经活动在中原这块地区了①。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先民们把世世代代实践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结合劳动生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宜耕宜牧,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史前的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远在旧石器时代就遗留下丰富的考古遗存.  相似文献   

14.
连雯 《民俗研究》2023,(4):61-68+158
飞舟竞渡与献粽于江是隋唐以前我国南方居民所特有的端午日习俗,它根植于南方所独具的生态环境之中。农历五月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洪水易发期,五月大水严重威胁着先民的生命安全。竞渡与献粽习俗应起源于南方生活的先民对五月大水漂溺的独特记忆和认知,反映的是先民对五月大水的恐惧与应对。献粽起初应为先民向遭遇水患而溺亡的亲人投食的行为,而竞渡则属于先民训练水上救援能力的集体活动,是面对大水灾害的有效准备,它体现了先民利用节俗提高集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5.
李秀娜 《中华遗产》2014,(10):13-13
下水管道有多重要?看一看暴雨天各大媒体的新闻就知道了。四千年前的先民没有交通瘫痪之忧,却也深深明白积水的害处。  相似文献   

16.
巴中奎星阁     
巴中地处巴山,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这块土地上就有先民活动的足迹,巴中月亮湾出土的石斧、石凿及泥质陶细绳纹器物陶片就是可靠的实物证据;在汉代巴中也是先民们的主要活动阵地,从发现的汉代崖墓及砖墓中出土的汉代车马纹等几何纹画像砖是强有力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7.
北方长城地带是古代中国的核心文化区之一,在华夏文明和多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建和还原该地区先民长时段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备受关注。随着该地区先民和动物硬组织稳定同位素数据不断积累和丰富,稳定同位素视角下先民食物结构及生业经济发展和变迁的轮廓日益清晰。鉴于此,经过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到辽代已发表的先民和动物的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史前时期先民主要以粟黍农业为生,并兼有狩猎采集经济;公元前1600年前后,长城西段先民的食物结构中明显添加了麦类作物,但中段和东段的先民依然以粟黍农业为生;先秦时期,畜牧和游牧在长城地带先民生业经济中的比重显著增强;两汉及其后,农牧经济相互影响且此消彼长,有效地推动了该地区的多民族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远古时代,早期先民已在闽地活动。本文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试图深入研究先秦以前古闽先民的生产生活与文化交流,填补与印证闽地先民的社会面貌、闽台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和独特的古闽文明。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我国南亚语系民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从语言上看,属于南亚语系的有佤、德昂、布朗族和克木人,他们居住在云南省的西部和南部,人口约45万。这几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从民间传说和考古发掘资料看来,从新石器时代,甚至更远古的时候,他们的先民就生息和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了。在我国汉文的文献资料中,唐代以前南亚语系民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20.
正层层梯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新化人民。新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几千年来这里的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山深处也有别样的人文风采。梅山文化艺术之乡"梅山"是湘中自古以来就存在并沿用至今的古地名,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梅山"的称谓,群山之中的先民们创造出独特的梅山文化。在新化这个"旧不与中国通"的封闭自守的山区,梅山先民与外部的文明一度交流甚少,因他们把生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