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庞任隆 《文博》2008,(6):41-43
"八水绕长安",是古人对隋唐长安城优越位置的形象肯定.隋唐长安城位于龙首原(亦称龙首山)上,南望植被茂盛、水源丰富的终南山,其南高北低的地理环境,使"南水北流"的水利设施纵贯东西,比比皆是.根据文献记载和最新的考古成果,供用长安城的有潏水、泸水、义谷水.并经过龙首、黄渠、清明、永安、漕渠(从东到西)五条大渠引入长安城内.新发现的西安唐皇城墙舍光门西过水涵洞遗址,就是(淆)水通过清明渠的支渠(或蓄水池),穿越这一引水涵洞进入皇城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略述隋唐长安城发现的井赵强隋唐长安城自初创阶段,就非常重视城市的供水问题。隋初开挖的龙首、清明、永安三条水渠可以说是与整个都城规划一起实施的。这些水渠分别从城东、城南进城,北入宫苑,其用途不仅解决了城市和宫苑的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而且对城市的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3.
西汉长陵、阳陵GPS测量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汉时期皇帝陵墓均位于都城长安附近,除文帝霸陵位于灞水西岸的白鹿原,宣帝杜陵位于长安东南的鸿固原外,其余9座均位于咸阳原上。咸阳原处于关中中部,东西40、南北3—10公里,此处土厚水深,地势高亢,北靠泾水,南临渭河,与汉长安城一水之隔,是理想的丧葬之  相似文献   

4.
李令福 《丝绸之路》2010,(24):32-38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风水,作为历代统治中心的都城建设更是如此。本文主要考证了龙首山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建造大明宫的关系,以期揭示隋唐时期长安城布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及其邻近的小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及其邻近的小原史念海唐长安城因于隋氏旧规。隋文帝始建长安城时,城址就选在龙首原上。当时为营建都城而颁布的诏书,就明白指出:“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①。龙首山长六十里,头至渭水,尾连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  相似文献   

6.
李爽 《文博》2002,(4):40-44
古代渭水流域中部,即西汉的长安及其附近地区,曾修建过当时闻名天下的都城镐京、咸阳、长安城、至隋唐,又在汉长安城的南郊地区修建了规模空前绝后的长安城,几乎与今日西安市莲湖、碑林、新城、雁塔四个行政区的市区面积人相等。关于隋都大兴城和唐改名的长安城,是许多专家、  相似文献   

7.
唐孙承嗣夫妇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新校区的建设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在新校园规划区内进行了集中发掘,共发掘汉、西晋和隋唐墓葬100座。该工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茅坡村南,北面紧临韦郭公路。这里位于隋大兴唐长安城西南,相距约七、八公里,地势高亢,隋唐时代称为“高阳原”,  相似文献   

8.
隋大兴城无大兴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大兴城无大兴寺京洛隋文帝开皇二年,于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山川原秀丽,齐物滋阜处另建新都,名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门曰大兴门,县曰大兴县,园曰大兴国,寺曰大兴善寺”(《历代三宝记》卷十二)。由此可知,笃信佛教的隋文帝在营建新都的首批重点工程中就有大兴善...  相似文献   

9.
西安北郊永济电机厂秦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西安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文景路东侧的永济电机厂是西安新千年的招商引资项目。它在龙首原北、汉代长安城东北。此次共发掘墓葬12座。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安阳殷墟、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等众多都城遗址保护典范工程的成功,广大民众亲眼目睹抑或深刻体会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魅力。太原,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在逐步实现从原有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辛龙 《文博》2022,(1):3-7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位置十分重要。2021年对遗址整体向西发掘10米,清理了隋唐长安城东郭夹城墙所在区域。该段夹城墙是兴庆宫通往大明宫的夹城墙仅存的一段,为唐玄宗开元年间修筑。本文即是对2021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北京城的风水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渡边  欣雄 《人文地理》1998,13(2):65-67
本文以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的眼光对北京城的都市风水与环境评价过程作了研究。指出,北京城虽然是按照《周礼·考工记》而设计建造的中国都城的典范,但透过"八臂毗沙门天城"的神话的表象,可窥视北京城的规划强调的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准则。通过风水思想与神话,我们深知都市建设中环境意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谷水与洛阳诸城址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炬 《考古》2011,(10)
洛阳盆地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境内河流纵横,大的有伊、洛、、涧(谷水)四条,以它们为主干形成了密如蛛网的水道。洛阳诸水,以洛河最长,但谷水与洛阳的文化及城址变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目前关于谷水的研究还十分欠缺,一些学者的认识也不系统,多是先揣测地望再进行推论,结论缺乏考古学  相似文献   

14.
张鹏丽  李育 《人文地理》2015,30(5):65-70
以兰州市为例,使用ASTER 30米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了兰州市周边所有地名信息;通过收集、整理地名,主要地名类型有:滩、坪、台、山、沟、湾、屲(洼)、岭、岘、梁、岗、咀等;通过地名与地貌分析,发现兰州地名命名及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兰州市的地形地貌,且兰州地名类型的分布随高程呈现出一定规律;每一高程面上的地名数量与该高程面上兰州市的面积变化并没形成对应关系,在1800-1900 m、2100-2800 m高程,地名数量与面积对应较好;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地名命名系统和地貌之间的关系,说明在我国文化地理及自然地理等学科的发展中具有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5.
“青州模式”造像的源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泳 《东南文化》2000,(3):97-102
本文对南北朝青州地区造像、成都万佛寺为代表的南朝造像进行了比较,从相似的风格演变中,得出青州造像模式源自南朝并影响至隋唐。  相似文献   

16.
杨深富  王仕安 《东南文化》2006,(4):I0002-I0003
西汉时的日照市东港区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海曲县,故城位于日照街道办事处烟墩岭村南,城垣至今犹存。1987年在距故城1公里处的“苗姑墩”清理汉墓3座,出土了精美的汉代漆器、铜器、铁器、木器、釉陶等,这是日照地区出土的第一批汉代实物资料,对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汉代葬制、葬俗和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代万年县曾有何乡,宋代记载不全,最近西安出土不少唐墓,《唐代墓志汇编》等释读往往有误。本文据拓本释读并考证而得知:万年县有"细柳乡"在今临潼区西泉乡一带;又有"凤栖乡",在"义善乡"之东或南、"洪原乡"之北。宋时有"少陵乡",唐时有"少陵原"而无"少陵乡"。  相似文献   

18.
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也具有生态、经济方面的功能,已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鉴于分区规划对大遗址的影响,结合考古遗址公园蓬勃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利用西安市域内的5大遗址公园和浐灞生态园构筑围绕西安核心区域的"文化-生态廊道"的规划理念,希冀能够在西安地区形成一条由西向东脉络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地标线。  相似文献   

19.
花莲市为台湾东部地区旅游观光重点城市之一,因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及人文景观,为其塑造出特有的城乡风貌。故花莲市之发展若能通过配合永续都市邻里社区之概念来进行都市设计,将有助于促进花莲市观光旅游事业再发展及市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本研究之目的为藉由花莲市的基础调查与深入访谈、问卷调查之结果,配合永续都市邻里社区之理论基础,去找寻花莲市的都市设计景观意象,从理想面和现实面二方面同时进行探讨,以实现永续性都市设计要求,提出花莲市都市设计发展之构想。  相似文献   

20.
李嘎 《中国地方志》2012,(6):55-62,5
明清时期山西的城市洪灾普遍而严重,曾遭受洪水冲击的城市达到62座。地方社会的防治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拦”、“疏”、“蓄”三类。具体而言,“拦”,即在城郊修筑拦洪堤堰以障水,这是明清山西城市防洪的主要措施,其中某些城市堤堰的筑造技术值得关注;“疏”,即通过开凿水口、疏浚城壕及新凿河渠等手段,使洪水远离城区;“蓄”,就是在城内利用既有低洼之地或新凿陂池,以蓄积雨洪。以上举措并未能彻底改变山西城市洪灾普遍且严重的状况,探究起来,城市的地理坐落、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城市建成区的扩展等,是不容忽视的三大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