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陪孩子去三十九中考级,坐计程车时,那个女司机告诉我,她的三个孩子都在上一流大学,而且品学兼优。我问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她说:“我整天出车在外也没多少时间管教孩子,我只是自小就培养他们自觉学习、阅读和思考的习惯罢了。”她说,“只要有空闲,我每天一定会陪孩子读书,陪孩子做功课,我则阅读常识类的书籍、杂志或新闻。除了特别挑选的节目,我一般不陪他们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浪费太多时间。”她说:“孩子慢慢长大了,学习的知识更新太快,我知道的反而比他们少。按说,我干这行用不了多少知识,可你想,拉上一个客后,与其让他(她)在后面无言地坐…  相似文献   

2.
一旦定好时间表,不管是记在脑子里,或写成白纸黑字贴在冰箱的门上,必需把这个计划告诉孩子,不但要每天告诉他,而且在每天的每个阶段都要再说一遍。幼儿没办法长久记住一件事情,他们的记忆力很短暂。他们看不懂时钟,也看不懂你贴在墙壁上的作息表,当然他们也不懂你的心思。固定作息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说给孩子听才有效果,否则从一个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时,仍然会使孩子吃一惊。虽然你知道再五分钟就是洗澡时间了,可是如果你不提醒孩子,他根本不会记得。刚开始,你觉得自己像个会说话的时钟,可是为了让固定作息正常进行,这个会说话的时钟真的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看过“实话实说”节目的父母一定记得“少年迷恋网吧”话题中的那个男孩:不爱学习,不愿多与妈妈交流,整天泡在网吧里,在网络游戏中体验暂时的乐趣,觉得过瘾而迷惘。这不能不说明孩子精神的空虚。家长不妨扪心自问:你真的尝试着与孩子很好地沟通过吗?你真的会教育你的孩子吗?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有些父母只是简单地说教:你这样做不好,你别这样,你想想妈妈多不容易……诸如此类的话,想想,比较任性的孩子能听得进去吗?说多了他们只会嫌你唠叨,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孔老夫子也早有因材施教之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妈妈的眼睛山东/秋月优优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妈妈有两只眼睛,晚上,妈妈用一只眼睛看电视,用另一只眼睛看我做功课,她如果有第三只眼睛的话,我简直就没办法活了。羡慕什么小强:告诉我,咱班同学都在议论我吗?小倩:是的,大家都在议论你。小强:真的,他们羡慕我作业写得快,还是课堂上回答问题干脆?小倩:都不是。小强:那羡慕我什么呢?小倩:羡慕你的新同桌!他学习好帮了你忙!鱼为什么不说话有一天,弟弟天真地问:“哥哥,你知道鱼儿为什么不会说话吗?”哥哥不屑地说:“你连这个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让我来告诉你——如果把你的头按在水里,你不是同样一…  相似文献   

5.
儿童不会玩耍,往往显示他们身心发育有问题。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玩耍能力指标,例如1~2岁的孩子必须懂得抛球、玩茶匙、搭方块、模仿听电话,较大的孩子则可以模仿较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发挥想像力,也会和其他人一起玩,甚至遵循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许多家长都不了解儿童玩耍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讲话,或是不会走路,或是接到托儿所投诉孩子经常不合群,才前去求医。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时是否达到这些指标,因为他们都趁孩子玩耍时,忙着做自己的事。现代家长也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报读许许多多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张女士问: 我的儿子今年已上五年级,迷恋电视卡通片,常常不做作业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成绩明显下降,视力也不好,我们说了多次,一点效果也没有,真不知该怎么办?张女士: 孩子迷恋电视卡通片,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确实会影响学习和视力。关键是父母要帮助引导孩子学会看电视。你的孩子已是五年级了,他有自尊心,光靠禁止或批评并不能奏效。是否可以试着用以下方法。 1.父母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行为规则,让孩子有计划地选择一部卡通片,规定每天看半小时或40分钟,如能控制好,双休日可增加时间,如控制不好,则要减时间。 2.父母要充分相信、鼓励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了信心,意志也就会坚强起来,控制力也会提高,慢慢地孩子既能完成作业又学会有节制地看电视。 3.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一起讨论片中内容,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朋友,请你想象一下,二、三十个2到3岁的孩子在一个班级内活动,会是什么情形呢?你一定会说,两个孩子在一起,稍不注意,还会打架呢。这么多孩子,肯定整天热闹非凡,矛盾不断,纠纷不断,怎么管理呀?一、什么是泛灵心理"椅子会说话,玩具要休息"这是幼儿其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泛灵心理。他们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童话世界里的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是真实的。他们生活的周围,桌椅、树木等都跟小朋友一样,有各种感知  相似文献   

8.
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知道薯条、可乐等垃圾食品的危害性,却仍然甘之如饴。最近,发明快餐并将其推广到全世界的美国人首先鼓起勇气向麦当劳说“不”,康涅狄格州议会已经通过决议,禁止全州中小学校向学生出售高热量的碳酸饮料和薯条等十种“垃圾食品”。接下来,美国各州都有可能效仿。请问我们的家长,你的孩子爱吃“洋快餐”吗?你如何让孩子们对它说“不”?1.现身说法。在孩子的身边,你肯定随时都可以找到一个肥胖的同龄伙伴,让你的孩子主动问一下这些肥胖的伙伴,为什么会如此肥胖啊?如果他们回答“:常吃洋快餐呗。”好,这就足够了,当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无人看管的空屋子里,给孩子们每人分一块糖,告诉他们如果不吃,实验者回来后会发给他们第二块糖,如果吃了就没有第二块了。结果一部分孩子抵住诱惑,一直等到实验者回来而得到了更多的糖。心理学家跟踪调查这批能控制自己不吃糖的孩子,发现他们长大后,在各自岗位上都有建树,而没自制力急于吃糖的那些孩子大多数没什么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很会做事,一切事情在他们手里都会处理得井井有条,任何时候都不会不知所措;另外一种人不善于处理自己的事情,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无所适从,总需要别人的照顾。你愿意你的孩子成为哪一种人呢?如果你希望他们生活得幸福,那么,就应当从小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使他们热爱劳动和善于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早晨,我正在门口迎接孩子入园时,突然听到活动室传来了阵阵低沉的斥责声:"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几张盘都可以看,就是不能看奥特曼!""我就想看奥特曼,别的盘我都不带!"一个孩子坚定地说。哦,原来是马可小朋友和他的姥姥。感受着祖孙俩各自的怒气和委屈,此时我明白了他们之间的矛盾:马可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触奥特曼的玩具,孩子总是模仿里面的动作,但有时又拗不过孩子的任性,因此非常苦恼。  相似文献   

12.
泥土童年     
听同事说过一件让我们共同感慨的事情:夏季假日,看着孩子们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可怜的休息时间却整天趴在电视电脑上,便想带他们到山野中去呼吸点新鲜空气,让他们享受点自然的乐趣。可他们似乎并无兴致,虽在催促之下动身了,却忙着带上了手机、mp3、平板电脑……一路上也不关心车窗外的美丽景致,只各自低首摆弄着那些玩意儿。到了山中,清新的山野气息扑面而来,一种久违的舒畅与惬意让大人们陶醉,可他  相似文献   

13.
带宝宝逛玩具商店,他总是纠缠着你买个没完,让你束手无策。也许你会想:要是孩子知道大人赚钱不容易,那该多好!但更让你头疼的是,你给孩子买得越多,就越会勾起他们的购买欲望。"贪心宝宝"的欲望似乎是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  相似文献   

14.
林长丰 《环球人物》2012,(28):42-43
在陕西西安的砖窑厂,有一群来自四川大凉山彝族布拖县的孩子。布拖生活贫困,外出打工是大人们理想的选择。而这群少年,也跟随着父母从大凉山飘泊到西北。年纪大点的孩子会帮父母搬砖运砖,稍小点的就帮忙带更小的弟弟妹妹。他们都不上学,整天跟着父母在砖窑厂里转悠。他们的童年跟这里的尘土砖块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但你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吗?你知道自信是如何"宠"出来的吗?很长时间,很多做父母的都认为孩子是不能宠的,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会被宠坏  相似文献   

16.
苏春霞 《神州》2011,(7):60-60
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心中有爱。这种爱,她包容并超越了母爱,是情爱的极至。我们从事着最神圣也是最美丽的职业,母爱使我们更加圣洁。让我们怀揣着母爱走进每一个学生,关心、了解、呵护他们,让他们感到被尊重,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是一个整天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女孩。如果不是那件事,我至今都不相信她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爱的伤害     
有一个孩子,他的母亲特别爱他,生怕他受到任何委屈,对他无比溺爱。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这位母亲都会为孩子办到。孩子要吃糖,就是半夜,她也会出去为孩子买回来;孩子随口说声要钱,她就会给孩子;孩子十天半月就要一套新衣服,她也会满足孩子;孩子说她做的菜不好吃,让她重做,她就会去重做。孩子的要求除了要太阳月亮星星她办不到以外,其余的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办到。孩子的父亲看不过去,就对孩子的母亲说,你别这样对待孩子,他要什么你都满足,他要你的命你也满足他?母亲说,孩子怎么可能会要我的命呢?你是不是看到我爱孩子,对孩子好,没关心到你,你就…  相似文献   

18.
春暖花开,牵着孩子的手去郊外走走,到公园逛逛,不知你是否留意过那些形态各异的大桥、小桥?常熟市琴湖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利用废旧材料,精心制作的"家乡的桥",相信会让你感动于孩子的心灵手巧!  相似文献   

19.
秋天的时候,总会有一片片树叶从眼前掠过,一股寒意袭来,让你觉得冬天快要来了。可是,正在你身旁的小宝宝可不会这么想,那一片片从空中飘落的树叶只会让他充满好奇、浮想联翩哦。你可以帮宝宝去采集一些落叶,那些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落叶一定会成为他们冬日里最美的一道风景!让落叶回到夏天和宝宝共同对采集到的落叶进行分类,然后教孩子认识每一种落叶的名称,比如细细长长的是柳叶、椭圆形的是槐树叶、红色的是枫叶等,接下来让孩子想象这些树叶夏天分别是什么颜色,并且要求他们用水彩笔将这些树叶涂上它们夏天时的颜色。绝大多数树叶都是绿…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做了那么多事你都没看到,而没做的事你为什么都看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母亲反复数落她时,忍不住气愤地反驳她的母亲。女孩的诘问,不禁使我联想到一些令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一些子女染上坏习惯后,尽管多次批评、责骂乃至体罚,却总是收效不大,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儿童为得到大人的注意所采取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渴望能经常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是赞许的目光、语言、行动等积极的关注,还是呵斥、训戒、体罚等消极的关注,对他们来说,都需要的。然而,不少父母总认为孩子是应该听话、学乖的,因此,对孩子的好言行、好品德,他们往往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不及时给予微笑、赞扬等肯定性表示。只有当孩子不听话或有越轨行为时,父母才给予管教。结果,在孩子头脑里就形成这样的结论:只有犯错误闯祸,才会引起父母的注意。于是,坏习惯反复强化,最后几乎根深蒂固,出现了一种“屡教不改”,甚至“打死不改”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