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史旨在阐释中国经济的历史演进。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一直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政治中心的迁移、战争灾害的更迭、人口土地的流动、农商交通的发展在不断改变。通常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由北至南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远古至西晋末年,其中三国时期转变较大;第二阶段为东晋至北宋末年,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第三阶段为南宋渡江至鸦片战争,此时江南经济基本超越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2.
唐代江南地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经济重心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直至唐初,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江南地区,生产发展水平仍然瞠乎北方之后。但是,江南经济发展到开元天宝时期,已经大体上同北方并驾齐驱;安史乱后,江南在许多方面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从此也已基本上南移。它表明唐代江南经济的发展是相当突出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析彭克明近年,有人以我国南方的考古新成就为据,认为我国的文明发源地不光是北方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是源地之一。还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南方经济不应弱于北方,隋唐以降南方经济更不逊色于北方,故历史上并不存在经济重心...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而程民生教授的新作《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史》,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中国北方经济史》与其说是一部区域经济史,倒不如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演变和南移的著作。全书共十一章,章章都和经济重心的演变有着直接的关联,如第一章“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和思考”,第二章“文明的发祥与北方经济重心的形成”,第三章“秦汉北方经济重心的发展演变”,第五章“隋唐北方经济重心的鼎盛及南移的开始”,第六章“宋代北方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而最代表作者见地的则是第十章…  相似文献   

5.
两宋交替,宋朝长期面临北方的军事压力。黄河流域沦陷,金兵时常南侵,迫使北人南迁。宋室南渡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一个阶段,泉州因社会环境安定,进而吸收北方经济发展成果,给泉州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泉州经济在南宋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在南宋后期达到历史巅峰。  相似文献   

6.
刘秋根 《史学月刊》2005,(11):98-105
《中国北方经济史》以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主线,探讨了先秦、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的兴衰及经济重心的演变过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北方经济史》既是一部运用历史区域经济地理方法对北方经济进行考察的力作,更是经济重心南移问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7.
自东汉末年形成的江东士族,对三国、西晋、东晋以及以后的南方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东吴政权的江东化保证了江东士族的发展,西晋灭吴之后江东士族入洛求发展,遭到冷遇后返回江东,待时而动,三定江南后支持东晋政权,客观上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琼 《沧桑》2014,(1):37-38
自东汉末年形成的江东士族,对三国、西晋、东晋以及以后的南方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东吴政权的江东化保证了江东士族的发展,西晋灭吴之后江东士族入洛求发展,遭到冷遇后返回江东,待时而动,三定江南后支持东晋政权,客观上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振鹤 《人文地理》1988,3(1):57-6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汉民族迁徙的大势及其与方言发展演化的关系,论述了历代移民及其对汉语方言地理的影响。首先,从先周时代到西晋末年几次重要的南向移民行动产生了南方各方言的最初渊源;其次,西晋末年以后由北面的三次汉族人民迁移决定了汉语方言地理的基本格局;第三,元代以后的东西向移民以及清代以来对东北和台湾的移民对汉语方言地理作了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历史上,西晋永嘉之乱、唐天宝安史之乱和北宋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曾极大地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其中,又以靖康乱后的南迁规模最大,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宋史、中国移民史和南方各区域历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史料零散所造成的难度,长期以来只有已故的张家驹先生等极少数学者作过一些研究,许多基本问题有待深入甚至缺乏研究。  相似文献   

11.
岳麓书社1996出版的郑学檬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一书,分三章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界限及具体标准、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经济重心南移后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是近几年来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一部力作。通观全书有三...  相似文献   

12.
《宋代地域经济》评介常木经济重心南移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大课题。普遍认为中唐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言之凿凿,似已无可辩驳。殊不知这些观点源于对南方经济的偏爱和对北方经济的认识不足。程民生博士的《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相似文献   

13.
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虽久经战争的摧残,但很快得到恢复。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在以往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基础上,通过勤奋劳作和改进生产力,经济状况良好。粮食、桑麻、纺织、冶铁、煤炭、商业等方面仍呈发展势头,又强化了官营手工业、畜牧业等优势。金元时期的北方经济并未随经济重心南移而衰落,仍是发展着的经济,并曾繁荣昌盛,某些方面不亚于甚至超过南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较偏于西 ) ,而不在南方。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的经济在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从此以后 ,江南 (较偏于东 )的经济就逐步赶上并超过北方 ,中国的经济重心 ,也便由北方移到南方。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来对照今日的西部大开发 ,可以得到具有重要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安徽学术重心位移及“皖派学术”问题李修松安徽历史上学术重心的地理位置有一个从淮北到淮南、到长江流域乃至皖南,逐步位移的过程。究其成因,从总体上来说,是由于安徽地跨江淮,正好处于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渡带上,学术重心的南移是经济重心的南移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支持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复种指数提高,产出的多样性更明显;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也提高;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赞同8世纪中叶气候有一个由暖转冷过程的观点,认为8世纪中叶的气候转寒造成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大,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国北方建立区域性王朝,安史之乱是这个南下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经过南宋12世纪的再一次寒冷突变后,北方游牧民族则开始了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简介我国北方人们在西晋永嘉、唐代天宝和北宋靖康年间为躲避战乱而大批乔迁南方所形成的三次移民浪潮,对南方的发展产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深刻影响。靖康乱后的北人南迁是三次移民浪潮中距今时代最近、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吴松弟同...  相似文献   

18.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敏 《史学月刊》2003,(5):21-28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起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东汉末年以来自然环境变迁是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全球性寒冷干燥期的出现,我国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展,各游牧民族原有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于是纷纷南迁,起着西晋统治集团内乱之际,夺取了政权。  相似文献   

19.
洪洞大槐树移民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不断的迁移、流动是中国历史发展,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大趋势。“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疆域,就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历史。”(1)从远古至今,中国的移民史渊远流长,历史上的移民可分为官方移民和自然移民两种形式。自然移民乃是为逃避天灾战祸而导致的黎民百姓乃至社会各阶层自发的迁徙。历史上大规模的自然移民有东汉末年到西晋永嘉年间的晋民南渡,安史之乱到隋朝初期的唐民南奔,北宋灭亡以后,士大夫及广大百姓随宋朝宗室纷纷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官方移民乃是历代政府基于军事、政治、经济诸原因,有组织…  相似文献   

20.
正看历史《为什么苏州是历史上产生状元最多的城市?》隋唐到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在西安、洛阳、开封一线,也就是在黄河沿岸,北方的状元就更多,而随着宋朝南迁,从南宋开始,南方的状元开始超过北方。整个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种"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人才的聚集地。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除了政治因素外,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