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刚,贵州革命派代表,早年参与诸多省内外革命活动。民国初年曾跟随章太炎四处奔走。在此期间,为支持南方革命运动随章氏入滇。多年以来,对于平刚入滇一事,学界主流看法认为,其入滇时间是在护国运动时期,而另有记载则认为平刚只在护法运动时入滇。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发现,平刚在护国运动期间入滇时间的说法存在有误,实际入滇应该在护法运动时期。  相似文献   

2.
试论贵州地区“石棺葬”的分区与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晋以降,贵州出现一类以天然薄石板营建墓室、形制与川滇地区石棺葬相似的小型石墓,至宋明时尤为流行,迄今仍有孑遗。早在20世纪40年代,德人鲍克兰在贵州普定进行仡佬族调查时就注意到这类被当地人称为仡佬坟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仡佬族是祖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是我们平等、团结的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仡佬族及其先民很早就与汉、苗、彝、布依、壮、土家等兄弟民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为开发西南地区,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仡佬族先民曾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很广的古代族群。可是在历代王朝实行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统治下,历经沧桑变化,活动区域  相似文献   

4.
务川仡佬族丹砂开采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就掌握了丹砂开采和水银冶炼技术,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丹砂采冶活动,改变着土著先民的命运和生活品质,带来了濮人地区的社会变革。朱砂采冶活动从秦汉时期到近现代历经千年,形成了务川仡佬族丰富的丹砂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隆林县仡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拜树节。仡佬族人拜树,并不拜所有的树,而只拜青棡树。在隆林,青棡树之所以成为仡佬族所拜的祖宗树,同历史上这个民族的迁徙有关。仡佬族有首民歌唱道: 云南下来一条河,这里流来那里落。仡佬古时无住址,贵州飘流广西落。相传,古代居住在贵州省安顺等地的仡佬族人民向广西的隆林迁徒时,由仡佬族的“大房”(辈份最高者)带着祖公祖婆的香炉和灵位先走,经过的道路,都用树叶打上记号,为后边来的本族人做路  相似文献   

6.
播州之称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郎州易名而来,属黔中道的经制州(正州)。大历五年(770年),泸州僚族(今仡佬族先民)首领罗荣占据播州,开始对播州这块土地实行世袭统治,播州成为唐代"羁靡州"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年),僚族杨氏先祖杨端自四川南部入播州,建立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杨邦宪降元,置播州安抚司,开启了播州的土司统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铿降明,受宣慰使职,播州宣慰司归四川布政使司管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杨应龙为对抗朝廷,大规模重修海龙屯。海龙屯在13世纪成为四川(明代早期属贵州)地区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于1596~1600年集中重建。播州宣慰司辖川、黔、湖广交界要地,势力强大,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发动"平播之役",海龙屯毁于战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改土归流,播州一分为二,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  相似文献   

7.
僚人入蜀后势力扩张至巴蜀全境,出现诸多不受华夏政治支配的隙地,使东晋对巴蜀的统治极不稳定。刘宋建立后着手恢复华夏政权对巴蜀的有效控制,通过设置军府威慑僚人,而僚人的叛服无常表明华夏统治力仍十分有限。萧齐诉诸武力的军事高压政策造成了蜀地的动荡,僚人势力再度活跃,由此设置僚郡对僚人进行间接支配。萧梁对巴蜀高度重视,对僚人的军事征服异常激烈,通过大规模分州置郡,王朝行政权力向僚地的浸透较之宋齐时代大为明显,巴蜀僚人自东北向西南渐次纳入统治,加速了僚人的华夏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姚濬昌是同光年间桐城诗派的重要诗人。青年时期,他在曾国藩幕府曾客居过近五年时间。这期间,他在曾国藩的引荐下,曾师从西南巨儒莫友芝,在学术理念、文学思想等方面获益良多。此外,他还与曾国藩幕府中的诸多宾僚有所交游。总而言之,这段曾国藩幕府生涯对姚濬昌的人生发展、学术思想、文学主张及创作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朋僚信函反映了清末这一世纪变革时期的社会状况,特别是1909年初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去一切职务,回籍养疴的三年期间的通信往来展示了袁世凯及其同僚在这一时期的蛰伏状况。这组信函为研究清末历史、袁世凯及其朋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环滇池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滇文化墓地,其所代表的聚落形态,是由多中心组聚落合成的区聚落模式.滇族墓葬区有明显的规划性,墓葬群的层级化已能反映滇族社会的复杂程度以及公共权力分配和集中的程度,其社会形态应当是属于1~10万人的小国.滇族社会的复合形态也表明.滇国社会性质最接近中国上古时期方国林立的酋邦制社会.  相似文献   

11.
滇人是居住在今云南省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其活动的滇池一带在历史上经济、化等方面较周边地区更为发达,在中原化的影响下,较早地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本认为滇人在两汉时期尚处于奴隶社会,但已开始传入封建制因素,至东汉时期完成封建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军 《文物天地》2020,(1):39-43
滇国是活跃在今云南省滇池和抚仙湖区域的古代王国,是个多民族、多种文化的聚集之地。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滇国文化很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滇文化博取众家之长,出土的青铜器上人物造型逼真,佩饰奇特,艺术表现丰富多彩,孕育出了高度发展、别具一格的文明,从而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战国末至西汉中期,是滇国最繁荣的时期。滇国是一个未发现文字记载的古王国,汉文献上有关滇国的记载也很少,其丰富的文化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而大量的出土文物就像无字的史笔,书写出了滇文化曾有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陈亮 《收藏家》2020,(2):3-10
古滇国青铜器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为我们展现了战国秦汉时期滇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这些存世的文化遗产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以滇青铜文化为代表的高度发达、技艺精湛的青铜文明,它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旺盛的活力,在世界的青铜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北海疍家     
疍家,是桂闽粤又一远古居民。“疍”原本写作“疍”。“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写作“钽”,“湖灌之山,湖灌之水出焉,其中多钽。”可证疍民早在汉代以前已生活于长江中上游一带。此后多散入滇、桂、闽、粤,分布甚广。魏晋以降,古籍常见有巴疍、建平疍、天门疍等记载。在文人的诗文中多将蛮疍或夷疍并称。蛮疍、夷疍应是对疍民的贬称。此外,还有称襄疍、戎疍、疍僚、侄疍等等。六朝至隋唐时期,“疍”泛指南方蛮夷,并不限于水居,且也陆处。至唐朝,疍人大多散处于桂闽粤的滨海地带,以采珠捕鱼为生,逐渐成为水上人家。  相似文献   

15.
水族与铜鼓     
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辱,丢掉铜鼓就意味着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和幸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具有的这种心理素质,是来自对祖先遗产的尊重和民族尊重的维护。历史上有“水亦僚类”的记载,水族是“骆越”中“僚类”的分支,由南方迁徙到桂北和黔南一带,东汉马骏南征,曾在广西一带缴获大量的“骆越铜鼓”,《隋书·地理志》载:“诸僚铸铜为大鼓”,“有鼓者号为都老”。“都老”是汉族史学家对…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武装之历史考察李坤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农村广泛开展武装斗争。仅仅三年多时间,就在南方10多个省内发展人民武装20万人左右。其中华南8万人左右①、滇桂黔边4.5万人②、苏浙皖赣司令部1万多人③、浙东1万多人④、浙南近1...  相似文献   

17.
座落在贵阳西南十七公里处的花溪,以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的自然之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上的明珠。花溪原名“花化佬”亦写作“华伦佬”或“花阁优”。花他倍之名之名源于贵州高原上最古老的一个民族——仡佬族,古时,人们曾按仡佬族的服饰颜色不同,将其分为红仡佬、白仡佬、青仡优、花仡佬等支系。其中一部分花仡佬聚居于今花溪一带,但当时是没有名称的。这块无名的丛林地,经过仡佬族人民的辛勤经营,一直在变化、发展着。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行省建立,贵阳成为省会,程番府(…  相似文献   

18.
<正>滇粤桂援赣联军军用票有1元、5元、10元三种面额,所见各书均标为1916年5月至7月护国军军务院时期纸币。据丁张弓良文说:"民国5年(1916)5月8日,由梁启超拟以的护国军军务院宣告成立,统筹全国军机,施行战时及善后一切政务,以代行北京国务院的职权。于是军务院编定滇粤桂联军,准备分道出师,讨伐袁世凯军队"1;又吴筹中等说:"粤滇桂援赣联军军用票。公元1916年5月,护国军军务院宣告成立,当时曾编就粤  相似文献   

19.
“僚人入蜀”是发生于汉唐间西南民族的一件大事 ,研究有待深入。本文认为 ,入蜀僚人无论从民俗特征和语言遗存上来讲都与原住居民有很大区别。他们主要分布在四川中部和南部地区 ,具有使用铜鼓、葬行悬棺、崇祀竹王、凿齿穿耳等民俗和使用壮侗语或接近壮侗语的种种特征。这一事件不但对西南古代民族的演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也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胡文文 《沧桑》2008,(1):211-212
鲍照以乐府诗闻名于世,但他的咏物诗作在刘宋时期也处于领先地位。鲍照的咏物诗主要表现了他积极仕进的理想和沉寂下僚的愤怒与苦闷,所咏之物是他人格精神的体现。鲍照咏物诗重寄托、善于借物喻人,这是对《诗经》《楚辞》比兴咏物传统的继承,从而有别于齐梁咏物诗。鲍照为数不多的咏物诗奠定了他在我国咏物诗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