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榕 《江淮文史》2004,(4):78-86
我该用怎样尊敬的笔墨,记述这位大智大勇、铮铮铁骨的世纪老人;我该用如何敬佩的目光打量这位气宇轩昂、治校有方的新校长?我指的是1951年6月1日,在和煦的阳光下,在充满生气的北大民主广场,正式接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先生。  相似文献   

2.
马寅初出任北大校长期间翦伯赞曾任历史系主任负责过北京大学校刊一次马 ,, 。  寅初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健身养生的交给了校刊部翦伯赞见了皱着眉头说 这   , , 。 , :“文章怎么能在校刊上发呢 坚决不让发马寅初有意见在会上说过 我的文章挺  ?” 。 , :“  好的为什么不让发 说归说翦伯赞并不理上级的话仍不让发马寅初也没有 , ?” , “”, ,  办…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人多力量大的声浪中,有个学者不知趣地提倡节育,这就是北大校长马寅初。同一时期,1949年去台的老北大校长蒋梦麟也不约而同地提倡此事,且两位学者均欲以死明志。此事非为巧合,今天看来他们的远见和魄力着实令人敬佩。1959年,蒋梦麟因在台湾提出节育人口的主张,遭立法委员及舆论的围剿,甚至有"杀蒋梦麟以谢国人"之口号。这位前北大校长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我现在要积极地提倡节育运动,我已要求政府  相似文献   

4.
诗人厉以宁     
王梦奎 《百年潮》2023,(3):13-15
<正>厉以宁教授是经济学家,也是一位诗人。2000年11月25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举办别开生面的“经济学家的诗情画意”讨论会,庆祝厉以宁教授七十大寿,有三四百人参加,我躬逢其盛。厉以宁教授1955年北大经济系毕业留校,初任资料员。他在逆境中刻苦钻研,向赵迺抟、陈岱孙、周炳琳、罗志如和陈振汉等知名教授请教,在经济学理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  相似文献   

5.
书法加标点 1998年北京大学百岁华诞庆祝活动多姿多采,有一项是“北大人书画展览”。在显示北大师生文化素养的百余幅书法作品中,有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校长)孙家鼐、许景澄、张百熙的墨宝,有蔡元培、蒋梦麟、马寅初诸校长的珍贵手迹,还有一些著名教授、学者及书法家如沈尹默的书法作品,字字珠玑,琳琅满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胡适校长的一幅字了。这幅字  相似文献   

6.
我是北大的民选校长访: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要当北大校长的消息的?丁:1983年10月。在这之前不久,我在哈佛数学系收到我爱人的信。她说现在北大正在酝酿校领导班子。教育部、人事部、中组部在北大搞了一次由副教授、副处长以上的人参加的民意测验,事先没有提任何候选人,让大家任意填写校长、副校长人选,不记名。然后,教育部有专人把票收走。我爱人  相似文献   

7.
周其凤,1947年出生于湖南浏阳。1965年考入北大化学系,197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国家公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8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北大任教。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至2004年,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司长。2004年7月,被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2008年11月,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副部级)。  相似文献   

8.
马寅初(1882-1982)是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喜欢以“兄弟”自称,演讲时爱跑题。他亦深知自己这个毛病,所以每次北大开学生运动会,他一般都会准时前来,但每次请他讲话,他总要推辞,除非预先为他准备好讲稿,他才会照本宣科念一念。  相似文献   

9.
马寅初与《光明日报》的关系一向很密切,他很喜爱这份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报纸,不仅时常接受报社的记者采访,而且他的一些文章也愿意首先送到《光明日报》和它所领导的学术刊物《新建设》上发表。马老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很关心《光明日报》对北大教学改革的报道,支持北大教授翦伯赞、邓广铭、金岳霖、陈岱孙等教授为《光明日报》编辑《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各种颇有影响的专刊。但是谁也意想不到,1958年,在那个以极左面目出现的“理论权威”康生的指使下,却是《光明日报》带头发动了对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和他的另一…  相似文献   

10.
刘武生 《百年潮》2012,(7):41-43
正20世纪50年代,北大校长马寅初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得的重大成果。他撰写的《新人口论》一文,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典范之作。"新人口论"的提出为研究人口问题,马寅初曾多次去浙江调查,以掌握全省人口问题的详细资料。他还了解江西、山东等省的人口情况和问题。惊人的人口增长速度,使他深切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头等大事。他满怀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1.
1966年,我在北大经济系读书。当时全国“革命”热情高涨,各地“大串联”热火朝天。这种情势下,我们经济系的几个要好的同学和物理系的几个朋友也响应党中央“步行串联”的号召,组成“新北大井冈山长征队”,激情澎湃地策划步行去井冈山这个革命圣地“朝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1882-1982)是一位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马寅初是一位性情中人,唯其如此,他的养生之道就更加令人嘱目了。 马寅初一生中最为人所共知、有口皆碑的,是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来的“新人口论”。  相似文献   

13.
1953年,一位65岁高龄的学者连夜写下了一万三千字的《我的几点意见》,上书毛泽东。文中,他言之凿凿:为了民众的长远利益,必须科学地节制生育,不能学苏联人口政策对生育五个子女以上的人授予"母亲英雄"。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性学家、哲学家、美学家张竞生。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部万言书被有关部门批了四个字"退回,酌办"后,最后退进了他个人的档案袋里。1958年,又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北大校长马寅初。今天,提及计  相似文献   

14.
马句 《百年潮》2014,(2):49-55
正1946年至1948年胡适任北京大学校长,这期间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运动,对胡适校长的言行很关注。他在学生集会上的讲话,我大多在场;他在北平的讲演、发表的文章、记者采访他的报道,我都注意看。他在北大的往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几位北大老同学多  相似文献   

15.
萨义德把知识分子定义为创造新灵魂、新传统的流亡者和边缘人,以独立的姿态和不可让渡的原则"对权势说真话","如果你的眼睛盯着主子,就只是一个门徒或追随者,或者看门犬"。马寅初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学人的精神风标,成为北大校史上与蔡元培齐名的校长,正是缘于他在万马齐喑的年代敢怒敢言敢坚守,"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适语)。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厅,高朋满座,鲜花簇拥。与会者静静地听着一位老人充满深情的讲话:“70年前我受蔡元培校长的邀请,从海外归国到北大任教,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现在,我年纪大了,双目失明,专业课不好讲了,但可以来教英文。你们什么时候需要我,我随时就来。”这是1994年北大图书  相似文献   

17.
傅国涌 《文史博览》2007,(10):46-48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的办学方针,从而开创了北大精神,也使北大从"官吏的养成所"变成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基地。然而这位受人景仰的北大校长却在十年间七辞校长职务。  相似文献   

18.
邵一江 《百年潮》2008,(4):39-42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刚进入合肥联合大学读书,就听说了时任校长的杨承宗教授,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女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伊莱娜·居里夫人的高足,由钱三强先生专门从法国请回来,为原子弹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单凭这一点,我就对杨校长仰慕至极。后来,我留校工作,对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他是一位不畏艰苦、不计个人名利的创业者,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桩又一桩事业,  相似文献   

19.
1916年,23岁的梁漱溟将自己所写的一本哲学书送给蔡元培,希望换取来北京大学读书的机会。某次,两人见面,蔡元培不等梁漱溟发问,主动说:"你的大作《究元决疑论》我拜读过了,有胆识,有立论,见解独到。我这次到北大当校长,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广罗人才。我想你可以到北大来教授印度哲学。"梁漱溟自然不敢答应,论学历,他只有中学;论  相似文献   

20.
正蔡元培与北大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割的。提起北大,蔡元培是其校史上的一座高峰,此后近百年历任校长无一人能超越他的声望。在蔡元培掌校后,北大才转变为今天人们心目中开风气之先、自由包容的"北大"——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北大"。而提到蔡元培,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还是北大校长、教育家。"思想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