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福建土楼是指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地区那种适应大家聚居、具有突出防卫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的巨型居住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烈称之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目前,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漳州、龙岩、泉州三地市。漳州土楼是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蕴含之厚、结构之特殊、功能之齐全、形状之丰富更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说起福建土楼,大家可能会立刻想起那厚实的土夯墙、圆形方形如堡垒似的建筑,可是有多少人会想起那些在土楼内居住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代代相传的居民们呢?因为这些居民的存在,土楼才保存到现在;因为有这些居民在里面的生活,土楼是“活生生”的;因为这些居民生活的变迁,所以土楼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停地变化中。  相似文献   

3.
福建土楼     
核心价值概述 福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世界民居建筑中,福建土楼以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而著称于世;以颇为合理的土楼聚落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而备受瞩目;以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聚居方式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天圆地方,是土楼给我留下的印象,我被它的建筑构造所深深折服,"天、地、人"三方的紧密结合,在土楼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艺术。身处土楼之中,在并不宽敞的民居中支起摄影设备,天与地,建筑与居民,我用镜头寻找不一样的"东方明珠"。福建土楼历史悠久且规模巨大,因其大多数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墙体具有"可呼吸"的功能,室内舒适度很高,风吹不动,虫爬不进,而且冬暖夏凉,非常适宜居住。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拉着我讲述他们引以为豪的建筑瑰  相似文献   

5.
<正>天圆地方,是土楼给我留下的印象,我被它的建筑构造所深深折服,"天、地、人"三方的紧密结合,在土楼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艺术。身处土楼之中,在并不宽敞的民居中支起摄影设备,天与地,建筑与居民,我用镜头寻找不一样的"东方明珠"。福建土楼历史悠久且规模巨大,因其大多数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墙体具有"可呼吸"的功能,室内舒适度很高,风吹不动,虫爬不进,而且冬暖夏凉,非常适宜居住。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拉着我讲述他们引以为豪的建筑瑰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南部闽粤赣交界处的群山之中,生活着一群合族聚居的人群,他们多生活在同一栋巨大的夯土建筑内,常常是几十户上百口,彼此间有着血缘关系。他们的祖先是在动荡的年代里从中原辗转南迁的汉人,为与当地人相区别,他们自称“客家人”。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中提到,客家住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院落式住宅,如五凤楼;另一种是平面方形或圆形的土楼,如和贵楼、承启楼等。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境内,江西、广东部分地区亦有分布。"福建土楼"作为一个专属名词,代表了以福建为主要分布地区的客家人居住的具有极强防卫减灾性能的方形、圆形夯土建筑。  相似文献   

7.
东西     
土楼成空楼福建永定县的土楼建筑已经被印在中国邮票上,有些通过卫星拍摄的照片甚至被美国军方误认为是导弹发射井。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由客家人和闽南人建造的成千上万的土制建筑,都居住着整个家族的成员,相当于一个个的村落,是表现中国氏族生活的最好证明。但是,随着中国氏族传统的衰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离开土楼,搬到现代化的楼房里,因为楼房能提供比土楼更  相似文献   

8.
平和土楼是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福建土楼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平和土楼的兴建与平和地理自然环境、历代政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平和土楼规模宏大,建造历史久远,类型多样,风格(造型)独特,布局合理,结构迥异。平和土楼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福建土楼俗称"生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地区,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位于闽南沿海地区的云霄县亦保存有较多的土楼,其建筑材料、构筑风格与南靖、永定等山区县的土楼有较大差异,独具地方特色。本文对云霄土楼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并对云霄土楼的杰出代表——树滋楼的建筑特色、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为研究福建土楼的分布、区域特征有较大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土楼为我国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以生土、木材和石材等本地建筑材料建造的大型集合住宅建筑。土楼集中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其中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是福建土楼。据不完全统计.福建土楼的总数达万座以上。这其中又以福建西南部的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等地区分布尤为集中,总数超过3000座,且保存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客家传统民居.或宛如城堡的土楼.或殿堂及游龙环抱似的围屋,其外观形制、内部布局、建筑方法及居住习俗.皆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原传统文化,为世人所称奇。  相似文献   

12.
福建土楼是世界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但人们对福建土楼最熟悉的部分是永定和南靖的土楼.对华安土楼的了解仅限于二宜楼。事实上.华安土楼不论是建筑风格、规模、年代等方面都可以和南靖、永定的土楼相媲美.有的甚至是其他地方土楼所不具有的。华安现在保存下来有代表性的土楼68座、按照明清两代华安县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其比例也应该是相当高的.土楼遍及华安县全境.全县9个乡(镇)都有土楼:按建筑式样分,圆楼数量占三分之一强.方楼约占三分之二:按建筑结构分,单元式5座,通廊式61座,两者兼有2座:按己可考的建筑年代分.明代有9座.清代52座,民同1座.另有6座年代无考。  相似文献   

13.
福建土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闽西和闽南山区土楼建筑的类型和特点。并指出这些土楼是适合大家族聚居、具有突出防卫性能,采用夯土墙承重的巨型土木结构多层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2009,(3):124-133
在中国福建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许多神奇的建筑,它们就像天上落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当地人把这些建筑叫做土楼。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封闭、形似堡垒的土楼?建造土楼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楼内是如何生活的?一系列问号成了一个个难以猜测的谜。  相似文献   

15.
神秘围城     
在中国福建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许多神奇的建筑,它们就像天上落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当地人把这些建筑叫做土楼。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封闭、形似堡垒的土楼?建造土楼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楼内是如何生活的?一系列问号成了一个个难以猜测的谜。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土楼,萌芽于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的生土夯筑建筑,是伴随着唐宋时期大量中原士民的辗转南迁,与福建地方文化交流融合,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型民居建筑,明清以来渐趋普遍。在福建的九个设区市所辖范围内皆有发现,尤以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最为集中。1999年12月,福建省境内的武夷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给八闽大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热流与诸多的启迪,尤其是带来了大量来自国际社会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理念。这也引起了久居土楼的人们的高度关注。一个将“福建土楼”作为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的方案,几经酝酿日趋成熟。为此,福建省加大了土楼的保护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土楼内外环境的整治,对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土楼进行了维修,抢救保护了一批濒临危险的土  相似文献   

17.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的民居。这种民居非常特殊,有方形、园形。多为四层,中间为庭院。居民多属同族、同宗、同姓。它是北方因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带来的。在东汉以后。北方战乱,大姓士绅多聚居建成坞壁,作为保护自己。客家人南迁到福建西南,在少数民族与荒野之中,也采取这种形式建筑以适应防守需要。永居的土楼在当地环境亦有发展,特别是园形土楼,形成独特形式。由于客家人聚族迁移此地,土楼既适应其特殊环境,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客家人以耕读为中心的强大内聚力的文化的发展。因此,土楼既是客家文化的一种外在景观,又是其文化内涵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文史月刊》2012,(7):F0002-F0002
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是人文内涵丰富、造型功能独特的传统生土建筑,它遍布龙岩市永定全县各个乡村,主要分布在汀江、永定河流域。  相似文献   

19.
土楼是闽西南和粤东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关于它的起源,素有客家独创之说,因而称之为"客家土楼",又有漳州始创之说,而称之为"漳州圆寨"。本文通过实物考察与文献勾稽,认为土楼因明中叶福建沿海抗倭而起,由土城、土堡与宗族聚居相结合而形成,后因博平岭东西两麓客家人与福佬人的矛盾斗争,这种既有很强防御功能又适合宗族聚居的民居建筑得到普遍发展,而客家人对于丰富土楼文化的内涵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聚奎楼又称朵桥土楼,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由傅方升、傅方进两兄弟建于清康熙年间。整体造形为中间方形土楼、左右两侧各建有一座三落五开间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两种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本文对聚奎楼的建筑概况、建筑特色与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福建土楼、闽南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营造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