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初,日本文部省教科书审定变本加厉,把侵略改为“进出”或“进入”,对“南京大屠杀”加上“在混乱中发生的”,“和战争行为区别不开”等限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1982年7月20日和24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短评,指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的侵略不是它的内政,篡改日本侵略的历史也不是内政问题。并指出,承认不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原则问题,要求日本政府纠正文部省篡改侵华历史的错误。日本各界…  相似文献   

2.
李海文 《世纪》2023,(2):4-10
<正>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他一向重视对日本的工作,他对日本的了解既多又深。在他担任总理26年间接见无数外宾,以日本友人为最多。这固然因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更重要的是日本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国家之一。周恩来的政治生涯同日本密不可分,特别是周恩来在十九岁时曾东渡日本居住了一年七个月,对他的思想转变发生重大影响,是他建立信仰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从他保留下来的一本旅日日记可以看出。《日记》是周恩来于民国七年,即1918年1月1日到1918年12月23日在日本写的,写在当时文具店出售的硬皮的日记本上,原件上题为《学校日记》。  相似文献   

3.
1989年4月,日本法律文化社出版了由江口圭一、芝原拓自编的原侵华日兵小原孝太郎的《从军日记》。小原孝太郎本为日本千叶县佐原市的小学教员,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小原于9月1日应征入伍(时年27岁),为第16师团后勤兵。该师团属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之主力。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并攻占上海后,第16师团由华北调往上海,配属日本华中派遣军,为进攻南京之日军主力。小原所在的后勤部队于11月20日由海上运至长江口南通市江面。29日该部队在上海登陆,旋即随师团主力前进,于12月19日侵入南京市区。从1937年9月1日起,至1939年8月7日退伍时止,小原逐日记载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及所见所闻。本文仅摘要译出其中1937年12月4日至24日间的日记。小原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思想的毒害,是一个法西斯军人。他在日记中炫耀、赞颂日军“胜利”的同时,也不得不记录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以及他所目睹的日军烧杀抢劫的滔天罪行,尤其是日军在占领南京后所进行的血腥大屠杀的一些场面。小原本人亦曾亲手砍杀了被俘的中国官兵。由于小原仅仅是一个后勤兵,见闻有限,但就其所记,亦可知日军所犯罪行之一斑。日军在南京实施的大屠杀,早已成为历史事实,但在日本发表一个士兵的日记,为日军的暴行提供佐证,尚属首次。本日记的发表,不仅为史学界提供了真实的研究史料,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份生动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4.
李金泽 《世界历史》2001,(4):124-124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于2001年5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不容否认——评日本2002年版历史教科书”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吉林等地的专家学近5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韩国、日本三国1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到会采访。  相似文献   

5.
《阎锡山日记》,初名《感想日记》.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于1997年(民国86年)5月23日,出版阎的《日记》,并易名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始写于1931年(民国20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民国39年)12月31日,历时近20年.1938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记述;1939年至1950年时断时续.阎曾自述其日记经历:“其时余适旅居大连.21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与盥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台版阎之《感想录》出版说明补述日: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研究》2004,(2):117-117
20 0 4年3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张连红主编、孙建成调查、柯冰蓉策划的《日侵时期新马华人受害调查》,47 5万字。该书通过孙建成调查、搜集的560余份新马华人在日本侵略亚洲战争期间受害的资料,揭露和控诉了日军侵略新加坡和马来亚半岛的野蛮罪行。其中屠杀受害调查2 1 0余份,建筑“死亡铁路”受害调查1 2 0余份,军票受害调查2 2 0余份。《日侵时期新马华人受害调查》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即将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上海收藏家王毅觅得一本精装日本记者旧著《上海通信》。此书真实而客观地披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挑起“八一三”淞沪战争、疯狂屠杀无辜中国人民的罪行,给至今仍不承认当年侵略中国事实的日本右翼势力当头一击!旧书店里觅到罪证尘封了67年之久的《上海通信》一书,在2004年春天浮出水面。这年5月7日,王毅在上海福州路文化街的旧书店发现一本1937年版日本旧著《上海通信》。翻开第一页,上面印着一幅日军绘制的京(南京)沪地区军用地图。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上海之战如今已经可以与西班牙…  相似文献   

8.
世界新闻     
《神州》2005,(9)
日本回避“侵略行为”8月2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战后60周年决议”。该决议对历史认识的表述中说:“我国过去一个时期的行为给以亚洲为首的其他国家国民带来极大的苦难,我们对此深刻反省,再次对所有的牺牲者致以追悼之诚意。”此项决议与十年前“战后50周年决议”相比,明显去掉了“殖民地统治”、“侵略行为”等字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非但没有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反而竭力否认、淡化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开历史的倒车。  相似文献   

9.
对于很多人来说,“蔡智堪”这个名字或许挺陌生。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就在国内外有些名气。他不是谍报人员,他只是个侨居日本的我国台湾省商人。然而,在强烈的爱国精神驱使下,蔡智堪大智大勇,在号称“警察国家”的日本高层政界搞到了对外严加保密的《田中奏折》本,给了野心勃勃的日本军国主义们以重重一击。1931年8月,《田中奏折》被南京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公诸于世。虽然它被披露出来并未能让一贯媚日妥协的蒋介石改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但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日本侵略的狰狞面目。  相似文献   

10.
轰动日本的《东史郎日记》案两次败诉,受到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及媒体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为此对新闻界发表评论,表示惊讶和遗憾,严正要求日本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香港实业界人士陈君实评论说:“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东史郎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他竭力改变日本人的国际形象;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东史郎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反省了过去的罪行,用真诚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谅解,用实际行动来构筑真正的中日友好桥梁。”我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是新华社前线记者,1953年到中新社工作。出于职业兴…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弄清侵华日军荣1644部队的罪行,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竹田昌弘应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于去年9月访问南京,其间查阅了二史馆馆藏“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行政院卫生部”等全宗档案。在这些案卷中,竹田昌弘查到了当年日本飞机在湖南常德散布鼠疫细菌的有关报告、日俘罪行证明书、湖南常德鼠疫病例发现情况图等第一手材料。今年7月6日,日本《每日新闻》即以《旧日本军“常德作战”资料:在空中喷撒注入鼠疫杆菌的跳蚤使市民感染鼠疫》为题,揭露了侵华日军常德作战的真相。文章指出,在日  相似文献   

12.
新书微讯     
正《日本帝国衰亡史》内容简介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至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亚洲发动战争,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偷袭珍珠港,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激战,直至最后被迫投降的历程。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作者根据史实,生  相似文献   

13.
1936 年日本政府制订的 《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是广田弘毅内阁的“七大国策”之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推行的大规模移民侵略政策,企图以此解决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巩固和加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统治,达到永久占领的目的。日本利用移民协助关东军维持治安, 镇压东北抗日武装,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 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陈福康 《文献》2005,(1):169-191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经他自己整理的日记两种.一是《欧行日记》,乃其青年时因大革命失败而避难国外的日记,1934年10月3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所记为1927年5月21日至8月31日.  相似文献   

15.
《新历史教科书》与战后日本国家的历史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对2001年4月3日由日本部科学省审定“合格”获得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宣扬错误史观、掩饰日本国家侵略罪恶。进而反映战后日本国家错误历史认识的表述和企图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并试图对日本国家错误的历史认识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章认为:战后日本社会对其侵略历史的错误认识,是有着历史基础、思想基础、国际环境基础和经济基础的,是与战后几次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和不久之后其对日政策的改变以及日美同盟关系的确立和固化、战后国际社会对日本战争罪行和军国主义思想的清算不彻底、战后日本国家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重建过程中对各种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战后日本国内经济的恢复及其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近期日本国内大国主义思潮的盛行及经济状况的不景气和政治局面的动荡,以及亚洲邻国对日本这种趋势发生发展的相对无力的应对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收藏的相关日文档案,及《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等书中所收蒋介石日记,对蒋介石在济南事件前后对日决策中的表现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蒋的对日妥协、退让既是事实,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在谈判桌,还是在战场上,他也都不乏强硬的一面。面对日方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和过高的谈判要价,他虽有不少退让,但从未完全屈服。尤其当认清日方的侵略本质后,他便开始想尽办法,改换策略,与其对抗。为了逼迫日方在谈判条件上让步,他顶住压力,力排众议,一再拒斥日方军事交涉的要求,并试图利用日本军、政界内部的矛盾、分歧,力争实现事件的外交解决。这些看似消极的抵抗,却收到不错的效果——日方被迫在谈判条件上让步。此后,蒋愈发强硬,最终致使日方未能实现其预定目标,南京国民政府也因此得以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曾枪毙过两名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总算替中国人民出了一口气。因我当时在行政院司法行政部工作,知道详情,特作如下记述。日本投降后的次年(194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和行政院联合组成了“日本战犯罪行调查小组”,先出公文和《调查表》到各省、县,望各地受难同胞及其因日本侵略罪行造成全家灭绝的邻居,将日本战犯的各种侵略罪行填报上来。截至该年四月底止,已收到《调查表)30638件。1946年5月,将调查小组改组为“行政院处理战犯委员会”。到1947年委员会结束时,共收到《调查表》44万多份…  相似文献   

18.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1945年8月9日,斯文尼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授权,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37万字的《东史郎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东史郎是一名觉悟了的原日本士兵。他于1937年8月应召被编入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任上等兵,旋至中国,曾参加华北、南京、徐...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加快了对我国的侵略步伐。日本帝国主义实施暴政,对东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在金融与经济方面实行严酷统治和大肆搜刮方针,操纵并垄断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命脉,掠夺我国财力物力,使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和破坏。通过分析日伪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金融经济状况,有利于深入了解日伪政权对我国的经济侵略方针政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罪行,起到铭记历史,警醒国人,实现教育与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