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江苏省开展新型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是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最直接的部分。要做好新型农民"双提升"培训工作,我认为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策略。一、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农村教育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要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对这一指导思想的认识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  相似文献   

2.
杨兰春以《朝阳沟》为代表的现代戏曲作品,经受住了大浪淘沙,迄今依然保持着青春活力。这不仅是因为内容反映现实、贴近人民生活,而且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杨老编导的戏,具有醇厚、芬芳的乡土味和中原地域色彩。特殊的对象范围———河南农民,特殊的语言方式———俗白而又凝炼的诗化的中州语,特殊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传统戏曲小说、曲艺的明朗、抒情的喜剧风格,里面蕴涵了深深的农民性、大众性。河南豫剧来自民间,是大众的,特别是农民的戏曲。杨老编导的戏曲大都取材于农民,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农民戏”。在这…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重大举措。文章就如何构建“十一五”规划所提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从其必要性、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党政主导作用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意在从文化的视角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刘星雨 《神州》2014,(2):39-39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为一体的综合工程。要加速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促进农村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就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书屋"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农村书屋"是对农村人进行教育的一个平台,可以利用屋藏的图书资料,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文化知识。农村书屋是农民学习的学校,也是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的前沿阵地。农民通过借阅资料,学习掌握各种适合自己  相似文献   

5.
文化馆在文化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但是还不能全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进一步创新手段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本文从农村文化服务亟需提升的现状,文化馆"流通服务点建设"将延伸文化馆服务功能,文化馆"流通服务点"的服务模式等方面论述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久鹏 《神州》2013,(36):304-304
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无疑是业内人士谈论最多、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今后五年,全国农村将建设20万个"农家书屋",并逐步建立起为农民"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这一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将使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有力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东南文化中,戏曲的发达大概是一个重要特点。如明代万历年间是戏曲史上自元代杂剧繁兴以来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而就在这一时期的曲坛上,出现了两大戏曲流派,即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与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这两大流派均在东南地区。现在我就吴江派的问题谈一谈意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中,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传承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聚焦“三农”的农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精神风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参与和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9.
尹丽丹 《神州》2014,(18):277-27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但是,同时其还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10.
尹晴画 《神州》2020,(4):41-41
湖北戏曲作为我国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生活写照。伴随着社会变迁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方文化的洗礼大众娱乐的方式也不断的呈现多样化,这对于地方戏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我们应该直面迎接挑战,从内部结构和外部建设两方面实现地方戏曲融合发展,在文化保护发展的进程中探索地方戏曲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8.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19.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