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建平 《沧桑》2008,(4):80-81
媒体立法的制定不仅直接关系到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权利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各界的言论权。在清末法律改革中,媒体立法建设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直隶地方社会不仅对当时《报律》提出改革要求,而且为了争取言论权,还与清政府进行过几次正面较量,《北方日报》案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此外,直隶社会各界为改订《结社集会律》、反对盗版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李红 《安徽史学》2001,(4):11-12
裴政一生的贡献主要在法制方面。他亲自参与修订的《开皇律》,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封建法律的经验,并对以往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裴政是《开皇律》的主脑,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早期的资产阶级著名法学家,是清末法制改革的倡导者和法制革新派首领,是我国近代启蒙的法理学家。他留给后人的法律文化遗产是极为丰富的。 沈家本(1840——1913),清代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字子惇,别号寄簃。光绪年间进士,历任天津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资政院副总裁等职。他收集我国古代法律史料,作了系统整理和考订,又奉命主持修订法律,奏议废止  相似文献   

4.
晚清国内新式外交和法律人才严重缺乏,张之洞积极倡导与推行近代法律教育,在新式学堂中开设西方法律课程与专业,派遣人员出国学习西方法律,创办与发行报刊介绍西方法律知识。虽然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制约着他不能学习西方法律的民主精神,但其倡导近代法律教育的积极主张与各种实践却促进了晚清法律教育的发展与观念的转变,培养了一批新式外交和法律人才,推动着中国传统法律教育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周学熙与北洋工艺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周学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企业家与改革家。他的企业活动开始于北洋初期,当时经营有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矿务局,还有北洋工艺局(又名直隶工艺总局)。本文仅评述其创办经营北洋工艺局的活动,及其对早期天津和直隶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忠萍 《安徽史学》2008,2(3):50-54
清末新政时期,由山东巡抚而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他追求体用兼备、忠勇双全的人才目标,倡导除旧布新的育才模式,崇尚不拘成例的用人之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才思想.这一思想,更是新政时期新洋务派官僚群体人才主张的高度凝结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直隶州曾相当普遍地出现于中国的大多数省份 ,其数量超过了元、明两代。清代前期 ,中央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明代施行过的复式三、四级政区层次被完全简化成单式的省 -府 (直隶州 ) -县三级制。而在简化层级的同时也实现了府的幅员的缩减 ,进行这一改革的主要手段就是增置直隶州。所以 ,直隶州的调整、变动成了清代前期行政区划改革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何叔衡在江西中央苏区的法制工作实践,贯彻了党的利益和革命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检察监督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突出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并开创了法律、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作局面。在法律传播贯彻方面,针对苏区的交通、通邮的不便和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状况,他煞费苦心采用了文学顺口溜的形式来有效传播法律;在司法上他敢于坚持原则,秉公执法,追求法的实质正义,追求司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变通旗制,消除满汉畛域是清末直隶“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直隶地方政府通过实行垦荒政策,提倡“移民实边”以缓解旗人的生活压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旗人也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一方面通过建立新式学堂提高旗人的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新式社团参与政体改革,督促变通旗制处加快改革步伐,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顾元 《史学月刊》2006,(9):98-107
张晋藩教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中国法制史学者,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超越前人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了法制史学研究,使得中国法制史学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新学科。他以自己的创造性学术成就为建设新中国法律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对中华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以及法律史学之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实借鉴价值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江沛 《史学月刊》2005,1(5):56-66
1900~1928年间留日学生群体、赴日考察官绅及其他人士在直隶省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留日学生所学专业及赴日考察官绅所关心领域表明,这一群体在制度更新、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直隶省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引入日本经验、推动直隶近代化的进程中,清末直隶总督袁世凯等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民初直隶省政府延续了这一作法,使以天津、北京为龙头的直隶省近代化走在了全国前列。直隶省既注重派出留学生系统吸取近代化知识体系,也注重派出官员考察力促观念转变,两相结合,有效排除了因制度与观念差异进而导致近代化进程受阻的障碍。直隶省派学生留学、派官员考察的做法,应是后发国家区域近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12.
郭婕 《史学月刊》2000,(2):48-54
劳乃宣是清末修律中礼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他长期在基层做官,更能注意到传统礼教在国人法律心理中的广泛性和持久性。所以在改革法律的重心和程度上,他认为各国法律的起源和分类不同,其变法也不能趋同,应该立足本国国情,因俗治宜,保持各自的特色。劳乃宣关于法律特殊性的认识和主张,如果在清末修律中运用得当,就可以相应地减少清末修律中的盲目性,使新法在吸收旧有法律的基础上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这与超前立法相比,更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性,也更符合法律持续性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与晚清时期其他幕府相比,袁世凯幕府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色:人员来源广泛,极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娴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幕主的绝对效忠.之所以形成这些特色,是由于清末变革的时代给幕府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时也由于袁世凯的政治需要和幕府人员的积极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晚清政治思想超前发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奇学 《安徽史学》2004,(1):80-85,74
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晚清政治思想的重要特点.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见严重,传统的政治文化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无能为力,于是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向西方(包括甲午后的日本)学习要求.相比较而言,政治思想的学习远比社会经济变革来得快.近代政治思想的超前发展带动了社会变革.但是,不是建立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的近代政治思想缺憾甚多,并给晚清社会的变革留下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对严修非常敬重,请严总理直隶学校司.严开拓进取,使直隶教育为各省之冠.清廷新设学部,袁荐严任侍郎.袁任总统,复请严为教育总长.袁氏诸子拜严为师.筹安会起,严进行了忠告.袁世凯死后,严与袁家仍长期保持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清代设置直隶厅地区的民族构成变化和直隶厅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解构,认为直隶厅是清朝在大量汉族移民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后而创设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直隶厅直隶于各省布政司,由朝廷派出抚民同知为主官,具有掌地、治民、控土司、兼汛防、理刑案等职权,抚民同知偏重对辖区内汉族移民的管理,同时直隶厅内部保留了原有的土司机构,因此,清代的直隶厅具有行政双结构、民族构成多样性、户籍管理分类性、赋役征收的差异性和军事控管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tense debates over the New Criminal Code of Great Qing (Da-Qing xin xinglü) in the National Assembly (Zizheng yuan) during the Qing empire’s New Policy Reform (1901–11). The focus is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ose who drafted and supported the new code and those who expressed reservations, especially over reform of the laws on filial piety and fornication. The issue of reconfiguring the family and social order through law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verarching agenda of twentieth century legal reform in China—making an empire that “ruled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filial piety” into a modern nation-state that had direct relationships with its citizens. More importantly, an analysis of the late Qing debate over family law enables this article to problematize such concepts as “Chinese” and “Western” during this crucial moment of China’s empire-to-nation transformation. It showcases the paradox of China’s modern-era reforms—a contradiction between imposing Western-inspired order with a largely indigenous logic and maintaining existing sociopolitical order in the name of preserving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清代在西北所推行的食盐政策进行了探讨,认为清代在西北盐政问题上采取了求实的态度,将盐政与民族关系、边疆安宁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考虑,采用了因地、因时制宜的方针,比较好地适应了西北的社会发展状况,对稳定西北边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是对晚清两淮盐政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在两江总督任上,他毅然选择大商人而放弃小商人,以捐输票本、循环转运和招商联保的方式确保税源;在湖广总督任内,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他又坚决维护原来力图加以改变的"川盐济楚"局面.由此可见,利益才是李鸿章施政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清康熙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及避暑山庄铜版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马国贤是清康熙年间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园林西传的先驱人物。他曾在中国宫廷服务13年,将西方的铜版技术传入中国,为康熙皇帝制作了避暑山庄铜版画。后来,他把避署山庄铜版画带回欧洲,使中国园林的图像资料第一次进入欧洲并在欧洲传播,推动了欧洲特别是英国园林设计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