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霞 《攀登》2003,(Z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是党的先进性的时代体现。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攀登》2001,20(6):10-13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标志着我们将实现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使我们的国家取得新的历史性大发展、大进步、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储峰 《攀登》2005,24(4):34-37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和执政规律的伟大开拓者。他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方面对共产党执政理论和执政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经过26年的改革实践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社会主义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建设,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巩固.因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就是对十六大报告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增强忧患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忧患意识思想,在政治上注重忧党忧国忧民的整体统一;在认识上注重底线思维与积极进取的辩证统一;在方法上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突出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上力戒空谈、务求实干。习近平忧患意识的形成是在准确把握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忧患意识的继承和创新。习近平忧患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党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党对"两个一百年"的执政使命始终保持清醒认识;有助于党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学勤 《攀登》2003,22(6):12-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内容与要求的最新概括,是总结我们党建国五十多年来执政经验教训、认识和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成果。深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关系问题,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乃康 《攀登》2003,22(1):10-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党的执政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纲领,执政组织,执政方式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现代化,当前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确立现代执政理念;二是要重新设计和配置现代执政权力体系;三是要按照政治明要求强化党的执政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长发 《攀登》2005,24(2):10-12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一个涉及到我们党执政地位的获取、维护和巩固的重大问题,它体现着政党权力与公共权力相互结合的内在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要以新的执政合法性资源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必须切实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积极扩充党的执政资源,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这样才能强化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全新思想。这是党总结55年执政历史经验后得出的一个必然结论,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更是新形势下确保党更好地执政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三大执政”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理解。科学执政科学执政,就是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坚持科学执政就是要真正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阔的世界视野、深远的战略眼光,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回应了实践发展要求,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周明 《攀登》2006,25(6):4-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党对执政理念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体现着党对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清醒认识,体现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党对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戴建安 《黑龙江史志》2010,(17):34-35,4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依据的历史背景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它所揭示的执政规律及体现的执政价值无疑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如以"三个代表"为评价洋务派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价值标准,则可发现洋务运动虽然在当时引进并发展了一些近代先进的生产力,但洋务派既不足以代表近代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也不足以代表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其失败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表明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和理论上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确立并非偶然,而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与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19,(6)
全面依法治国,关键是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提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实现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依法执政是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也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发展的逻辑节点。当前,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实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发展,就要完善党领导立法的体制机制,抓住党保证执法的关键因素,健全党支持司法的配套制度,培育党带头守法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汉卿 《文史博览》2013,(6):29-30,42
民主执政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客观反映。列宁晚年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思想。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符合俄国实际的具有普遍指导和深远意义的民主执政思想。在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今天,列宁晚年的民主执政思想仍然彰显着极强的时代价值,给我们重要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党必须经受执政地位的考验 ,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一贯坚持和强调的重要思想。毛泽东估计了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 ,及时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对无产阶级、对已经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危险 ;建国后 ,毛泽东继续坚持和发展了经受执政地位考验的思想。建国初期 ,邓小平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着重指出了党在执政地位取得以后可能产生的一些危险倾向 ,强调注意和重视执政党的特点 ,在执政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态度 ,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执政党地位 ;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对我党几十年执政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特别是针对“文化大革命”和结合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形势、新特点进行了深刻思考 ,从而对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执政地位的考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一样 ,都特别注意和善于把握住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党的自身状况这一根本点 ,都注重保持和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而为党提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同时 ,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地时代背景下 ,善于及时提出、提升、提炼出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并对我们党的发展、巩固提出  相似文献   

17.
何文兰 《攀登》2013,(5):11-15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这是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把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时代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三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和有效举措。文章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从学习转型、服务定位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来把握“三型”党组织建设,旨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新时期如何更好的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全国解放以后,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及民族区域自治等根本政治制度;开辟用和平的、渐进的方法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提出社会主义不发达与发达的两个阶段论,在规划中国长远发展中提出“两步走”的设想;提出“百花齐放,百花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制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政策;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规律;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作出国防现代化和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进行重要探索,提出了党在取得政权后如何保持先进性、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在领导革命与建设的前期实践中形成一系列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从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及由此引起的群众利益关系变化出发,对如何维护和协调群众利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从他在建国初的一系列论述和实践中至少可以概括出这样几点: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协调群众利益的前提;依据群众的根本利益来制订方针政策是协调群众利益的核心;依据实际情况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是协调群众利益的重点;经济手段是协调群众利益的有效方法。陈云在这些探索中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即宏观上的整体性和经济上的调控性。我们要充分挖掘陈云协调群众利益的理论与实践,为党在新形势下协调群众利益、提高执政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20.
资金议 《攀登》2013,(6):31-36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继续发展、曲折发展、重新恢复发展六个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基本观点包括其唯物史观基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方法论,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目的,一切依靠人民的动力源泉。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充分发扬民主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