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军 《攀登》2014,(2):87-9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更好地实现农民工向城市市民转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民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农民工摒弃落后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与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以追求社会公正与社会至善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塑造农民工的现代道德人格为目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代高职教育必须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回归,注重注重人的一般性发展与职业性发展的统一。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全面地、完整地、动态地把握"人"的特征,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注重发展个性,提倡因材施教,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抓住落实"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根本与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工作目标以及当前严峻的德育教育工作形势都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转变观念,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马饶 《黑龙江史志》2011,(17):57+60-57,60
强调现代公共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指出要从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入手,营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创新读者关系,努力构建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杨沛艳  熊永兰 《攀登》2005,24(6):127-129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终极目标。追溯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否定人和排斥人的倾向。整合枉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富于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倡导权益本位与道德本位二者并重的以人为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行政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意味着对未来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它势必给目前我国的行政文化带来冲击并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指出了行政文化应该以“以人为本”、社会公正为价值创新的取向,并从行政价值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行为文化三方面提出了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基层博物馆主题内涵、科学技术创新的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特色文化、强化基本责任和社会担当五方面进行思考,发掘基层博物馆自身定位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根本旨归,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典兵  孟祥萌 《沧桑》2014,(2):127-129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根本旨归,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莹 《丝绸之路》2011,(2):114-115
以人为本建立现代教师管理制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也是新时期中小学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对教师人性的关注,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创设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小军  潘璐 《攀登》2013,32(4):83-86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国际潮流的战略选择,蕴含多种价值取向。在共时态的价值取向上,低碳经济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在历时态的价值取向上,低碳经济追求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统一;在终极价值取向上,低碳经济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价值取向与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混杂在一起,新制度的建制理念长期未能找到准确的定位,致使社会保障改革无法深入展开。为此,需要以价值整合为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首要价值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公平优先,效率兼顾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社会安全和稳定为重要价值诉求,重构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价值基础,以先进理念推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系统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对我们党在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韩例芬 《沧桑》2011,(1):123-124
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下,高校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本文主要从教育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师生关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几个方面阐述教师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相似文献   

15.
蒋冀骋 《沧桑》2009,(1):69-70
主张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价值取向,“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为前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标杆。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  谢军 《人文地理》2003,18(6):40-43
"旅游"的核心概念是"经历",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人的社会活动方式。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社会活动空间。本文从旅游规划的伦理层面研究入手,对旅游规划的弱经济功利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比较优势价值取向和休闲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旅游规划的经济价值取向造成了旅游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目的地生命周期缩短的恶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取向类似于生态旅游,是人地关系的新价值取向;在旅游规划研究中,比较优势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方法;休闲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人对幸福和生命意义追求的过程。其目的力图将旅游规划的研究和实践还原到旅游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的层面上来。这对规划师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新要求,与规划师个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有关。对于一个旅游规划师来说,树立"吾离今人远,而离后人近"的旅游规划学术自信、超前意识和休闲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予以应用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荣秀梅  苑菲 《神州》2012,(15):66-67
新闻价值的取向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走向。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认为,网络媒体新闻在价值取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某些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内涵有所发展,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有所改变,正在形成新的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唐晓雨 《旅游纵览》2022,(6):130-132
旅游是旅游者根据自身条件和价值取向,离开惯常环境,到心中向往的地方游历.首先,本文从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分析影响旅游者价值取向的因素.其次,以旅游目的地环境、利益相关者及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分析影响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因素.再次,从旅游者视角出发,根据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者价值取向应用提出相应建议,认为在旅游...  相似文献   

19.
和谐佛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稽山区域佛教历史悠久,佛教现实影响力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憾,其原因在于以钱为纲的宗教建设价值取向。在以个例分析会稽山佛教的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理顺职能管理、以人为本的资源整合、重视佛教投资、强化佛教文化重建、建立医疗慈善机构、注重利用佛教心理疏导功能等构建和谐佛教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佛教的目标检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法治政府之价值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价值视角思考,以人为本是法治政府之价值内核。其内在关联在于:以人为本就是保障和尊重人权;人权是法治政府的逻辑前提——宪政的价值基础;以人为本是法治政府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