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云洞”又名石洞,洞址在武昌县城纸坊西八分山南麓.是一座前后贯穿的天然大溶洞.由前洞、中洞、天井(天窍)和后洞几个部分组成,长约300米.其地风景绮丽,洞奇幽邃.据传  相似文献   

2.
太行翡翠清凉世界——小天池森林旅游区开园迎客位于河北省临城县西部山区的小天池森林旅游区日前正式接待游客。这是深受游客青睐的崆山白云洞风景名胜区对广大旅游爱好者的又一新奉献。小天池森林旅游区较之其它景区风格迥异,魅力独具。专家评价其鲜明特色时赞之曰:“...  相似文献   

3.
凤栖洞     
凤栖洞,位于阳新县西南部,坐落在富水镇石角村之南的小宝陀山(亦名下琴山)西南麓,因崖顶有一石酷似栖息之风而得名。明成化七年(公元1472年),巡接监察御史王宾游历此洞时,认为“凤栖乎竹,未闻栖乎崖,类石名崖,殊无意义”,见此洞“白云吞吐无间朝暮”,遂更名为“白云洞”,并大书三字悬于洞口。附近乡民闻此言,唯恐石凤他飞,便漫山遍野广植鸟啼竹,仍呼“凤栖洞”而不呼“白云洞”。凤栖洞为石灰岩溶洞,深速异常,莫究底蕴。已探明的前四重,长约20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空间约1.6万立方米。洞内钟乳凝结,类人状物,百…  相似文献   

4.
我早就向往并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有机会一访青城山东线,对这一带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作一次实地的考察和深入的考证,以深化我十几年来对青城山人蕴涵的发掘和对某些专门课题的研究。现在作为旅游胜地的青城前山是指从青城山大门经常道观、上清官宣上老霄顶一带;其西侧为1986年新开辟的经飞仙观、金鞭岩、沙坪、泰安寺直至白云洞的青城后山风景区。  相似文献   

5.
2001年仲春到岳西采访,有关方面安排前往菖蒲镇水畈村,拜谒“红军洞”。我欣然从命。“红军洞”位于该村方冲居民组一半山坡,面积近100平米。原名白云洞,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批负伤的红军战士曾在此处养伤,当地群众习惯称之为“红军洞”。面对这座历史遗存,瞻仰者无不浮想联翩:1935年夏秋之交,一支红军队伍袭击国民党“驻剿”部队获胜,30多名伤员来此疗伤,农民张学明、张华清、张在南负责料理一切,村民高金华是理发匠,他利用特殊身份为红军打探敌情……往事历历,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更值得称道的是,…  相似文献   

6.
正白云溶洞——江夏历史的发端在远古洪荒时代,万类霜天竞自由,人类也开始进入江汉这个原始地带。1985年,在江夏纸坊白云洞发现乳齿象、剑齿象牙及其他动物化石10余种,属于更新世晚期南方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距今约1.8万年至1万年左右,其年代与北京山顶洞人同期,并发现了人工用火的痕迹和鹿角的刮削痕迹,推测这里曾经有古人类活动或居住过,揭开了远古蒙昧时期人类在这里进行创世活动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夏媛圆 《文史月刊》2012,(Z3):65-65
<正>刘向(约公元前77年至前6年),字子政,本命更生,是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博学多才.为目录学鼻祖、经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其学术成就可同孟轲、苟况、司马迁相比。刘向与徐州有着不解之缘,在九里山白云洞旁,原有一座刘向墓。墓在上个世纪60年代损毁,但墓碑保存完好。为更好地保护这座墓碑,2001年.九里区在原址东建立了一座碑亭加以保护。刘向墓曾经几次迁徙。最早的刘向墓在九里山的南坡黄河北岸。北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记载:"彭城北三里有石冢被开,传言楚元王之孙刘向冢。"城北三里大约在九里山南一带,所谓石冢,应是一种用石头砌筑的墓室。对于此说,郦道元所说的石冢早被  相似文献   

8.
黄崖山揽胜     
《沧桑》1993,(2)
黄崖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黎城县西北部。它北抵左权,南濒浊漳,东借国道207线和邯长铁路与河北崇州风景区环连,包括黄崖洞、白云洞、性空山、广志山四大景区,一百多个景点,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黄崖山风景区,奇峰竞秀,山山像形,海拔多在1500~2000米之间,集雄奇与壮美于一体,是八百里太行最有代表性的一处。有削壁千丈的悬崖,雄伟奇特的山峰,有澎湃多姿的瀑布,变幻神奇的云雾,淙淙不竭的山泉和辉煌古老的庙宇,早在北魏时期就成为香客朝拜、文士游览、享誉晋、冀、豫的一座名山。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黎雄才先生游览后赞叹道:此处称为“北方佳林”实不过誉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黎城县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先后在北部石灰岩山区进行过多次岩溶洞穴勘察和挖掘,并在白玉港村附近的白云洞内发现一批动物化石。1994年冬,茶棚滩村元万江同志给我们寄来白云洞的部分化石照片,经初步观察,其中有披毛犀上臼齿和赤鹿角之残段,同时获悉洞内曾发现一件石球及用火痕迹。这些信息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为此我们于1995年4月下旬对该地区的洞穴始作考察,并在茶棚滩村附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翌年夏初,我们对该遗址作了探索性发掘,发现400余件人工石制品及少量动物化石碎片,本文即是对这批…  相似文献   

10.
张卫 《世界》2008,(11):94-95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国度。无法复制,不能重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朝鲜总是代表了一些挥之不去的情愫:是小兄弟、是患难之交、是《卖花姑娘》、是金达莱、是阿里郎、是上甘岭、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相似文献   

11.
正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声。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均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它的核心是思想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与交往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基础上。与此同时主张自我反思、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2.
守望乡愁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中央施政蓝图中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和城乡福利平等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记得住乡愁",成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一大亮点,直抵人心,引人遐想。乡愁是什么?是一杯浓烈的"大麦烧",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月,是那条环绕着村庄缓缓流过的小河,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什么?是乡风、乡情、乡俗、乡思、乡音,是与风土人情乃至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方言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家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的时间与记忆沉淀的产物,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乡愁应该有所依附,一  相似文献   

13.
李磊 《神州》2012,(9):39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作为文化产品的年鉴还没有被大多数读者所接受.无形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向。年鉴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在我看来,主要问题一是年鉴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年鉴无法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创新。有位资深专家曾经说过,创新实质上是变革、改革,是优化结构、优化机制、优化人员,提高质量,是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是推陈出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柏龙驹 《江淮文史》2016,(4):163-168
正在戏曲艺术领域内,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发扬传统,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从理论到实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可能是争论的焦点。这是事关戏曲艺术发展的大事,因此受到有关方面,特别是广大从业人员和观众的高度关注。这些争论是全方位的,从戏剧理论到舞台实践,从剧种特色到借鉴吸收,从语言、音乐、表演、舞美到  相似文献   

16.
牟宗英  焦广斌 《神州》2011,(7X):235-235
班级是一个学校的基本单元,班主任也是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对学生全方面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Pan 《世界》2012,(7):194-201
对于卡斯特罗、丘吉尔甚至更多的普通雪茄客来说,对雪茄的沉溺很少是生理上的,而更多是精神上的寄托。它是消遣、是信念、是情绪的释放、是自由飞翔的思想延伸,更是一种个性与力量的宣示。  相似文献   

18.
庄文勤 《旅游》2013,(9):62-67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头铺,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前檐、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石台阶、石板路、石垱……甚至烤茶、烧肉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滇西茶马古道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  相似文献   

19.
经历了清代旗袍、近代旗袍、现代旗袍的沧桑变迁,旗袍最终成为中国女装的代表、国服的典范。尤其是民国新式旗袍的发展、改良旗袍的出现更是奠定了旗袍在中国服饰传统中无法撼动的地位。旗袍是独具魅力的符号,旗袍是美的,是雅的,更是品位和时尚的象征。其中最本质的就在于旗袍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旗袍雅韵、气韵、风韵,是旗袍的灵魂。透过旗袍,我们看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奋发精神、昂扬风气,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文化包容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大木 《旅游》2010,(2):62-67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旅游者来说,印度是一个充满神奇幻想、具有无限魅力、使人充满渴望,无比神圣和美丽,又有某些微词的国家。她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的游人,使她成为人的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到印度旅游是朝圣、是探索、是求知、是体验,也更是一种休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