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是否具备产生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条件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的性质等问题上,至今史学界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之所以会产生这些观点上的分歧,其基本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们对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年龄较轻"这一突出弱点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其实,上述这一弱点具有辩证性、相对性,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妨碍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也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百余人,提交学术论文70篇。现就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近代文化与社会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它的发展变化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国际环境都紧密相联。研究中国近代文化离不开对中国历史与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考察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耿云志考察了清末以来的文化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 相似文献
3.
近代"西学"在士人心目中的确立,使中国传统的"道"被时空化。从以前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亦即"道一而已",到逐步承认"道出于二",进而衍化为以西学为基础的"道通为一"。在此三阶段中,"道"从普适于"天下"(即全人类)的大方向,缩小为中西学区分下的区域成分,并有"过时"之嫌,后再重新上升为"世界"通行的模式,然其内涵已面目全非。这一根本性的大转向,是近代这一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非常值得梳理。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的思想,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新的、全面而又完整的高度概括。在新的世纪,要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解决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解决好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80余名国内外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者参加了会议,围绕近代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范式和话语,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西学与近代中国文化,国家、社会与文化变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7.
<正>长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似乎存在这么一种说法,毛泽东在共产国际和斯大林那里,历来是不被重视的,是受压的。追寻历史的足迹,研读浩瀚的资料,笔者认为,尽管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曾对毛泽东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看法,有时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必将使中国的发展更好、更快。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3-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近代文化史研究者围绕近代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及诸多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以江苏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家张謇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们,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经营模式,在江苏苏北沿海地区进行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创造性地建立了公司加佃户(农户)的经营方式,并将这种方式纳入了近代大工业主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农工商一体化格局,在近代中国第一次成功地将传统小农推向了现代大市场。 相似文献
11.
对于年轻一代的史学工作而言,学术视野的扩展和交流渠道的开拓既是时代进步和学术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前辈学的殷切期望。在严谨的学术规范基础上,如何扩展研究领域、提出创 相似文献
12.
“照会”与中国外交文书近代范式的初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乾隆年间清政府逐步形成了外交文书的“天朝体制”。此项体制长期受到来华西人的挑战。鸦片战争后 ,英国等列强以武力和不平等条约为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 ,“照会”等近代外交公文范式初步形成。西方外交和文书体制对中国外交文书体制的硬性干预和强制替代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价值体系在中国的强力移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丘逢甲在他的诗歌中能积极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时代感情,梁启超曾经把丘逢甲称为晚清"诗界革命巨子"。当代著名的清诗专家钱仲联对丘逢甲在"诗界革命"中的作用也高度肯定。本文主要探讨丘逢甲诗歌的主要特征和他对推动"诗界革命"发展的作用及其在中国近代诗坛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代”、“近世”,历史分期与史学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考察了古典时间名词“近代”和“近世”在清末民国时期词义的演化及其给中国史学近代化和近代中国史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认为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和“近世”词义的翻新 ,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时间分期法 ,促进了中国通史研究的近代化 ,促进了专门史、边缘史、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同时又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5.
终其一生,金子光晴都不隶属于日本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相对而言,他比较具有世界范畴的眼光,而较少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立场。因为囿于日本本土的沉闷而希求一种解放的感觉,他对多元文化并存的五光十色的上海感到刺激和新鲜;因为并无对亚洲价值或东亚文化传统的强烈认同,他在对江南的历史旧迹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欣赏时,也并未流露出特别的迷恋和陶醉;因为具有世界主义视野和人道主义精神,当他在京津一带看到日本人飞扬跋扈的征服者的姿态时,内心感到更多的是愤懑和痛楚。透过其所描述的中国图像,可管窥当时日本人中国观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众文学是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确立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近代”大众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大正末年到昭和十年(1935),作家多将时代背景设置在幕府禾期至明治初期,实质是通过文学的方式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大日本帝国”的历史的再发现;第二时期,昭和十年至1945年战败,作家大多表达了作为“大日本帝国”国民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体现了日本知识阶层的“国民化”,这一时期的《宫本武藏》更被认为是日本国民自我的确认之作。然而,从战时的《宫本武藏》到2010年时代小说《天地明察》的畅销,我们仍能透视出内在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为谋求中华民族之富强,中国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始终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然而,努力中隐伏着焦虑,交织着彷徨。此种复杂心境,在近代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当中尤其明显。梁启超更是其中的典型。其于中国之将强与未强这一问题的困惑,始终萦绕在他的政治探索当中。本文将通过对梁启超政治思想流变的考察,以斑窥豹,从而映射出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焦虑与彷徨。 相似文献
18.
汽车自清季进入中国之后,在1920年代后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加强了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其次,随着道路的兴修,汽车的行驶,市区范围得以向周边扩展,城市性能得以提升,城市化程度得以加强。再次,1930年代后,随着铁路不及的西北、西南地区汽车路线的开通,沿海城市的现代文明得以更快进入,社会风气遂逐渐开通。 相似文献
19.
“1840年”就像一道坎横亘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横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横亘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从这一年向前延伸44年,是所谓“康乾盛世”余晖散尽的年代。再从这一年向后延伸54年,便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日子,中国逐步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境地,中华民族一步一步迎来了亡国灭种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