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年鉴编纂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地方综合性年鉴中“军事”类稿件的组织与编纂逐步引起年鉴同仁的关注。但在该类栏目的设置和稿件的编排上都不够统一,造成稿件内容纷杂,排列较乱。近几年来《扬州年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初步实践,本现谈一些基本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造年鉴品牌三个方面,说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作者认为年鉴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是战略,即决定年鉴事业发展全局的策略;规范是战术,即解决年鉴编纂出版技术性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年鉴编纂规范化要服从、服务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大局,年鉴事业创新发展也要统筹兼顾年鉴编纂规范化,引领和促进年鉴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年鉴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年鉴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编纂质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结合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评选和江苏省首届年鉴奖评选,对参评年鉴在框架结构、内容记述、条目编撰和编辑质量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年鉴既有保存资料的价值,也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在采用年鉴这种形式传播和提供各种信息。我国年鉴事业的兴起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目前正以蓬勃强劲的态势发展着,年鉴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研究当代社会、经济问题的专家,各级领导都是非常关注年鉴事业的发展,自治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就任后,首先想看的就是《新疆年鉴}),因为通过它可了解新疆的发展状况。这也说明年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新疆年鉴》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编辑出版12期,这里有各级领导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一年度内社会各行业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文献,汇辑一年内的重要实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年鉴编写是服务社会、服务历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年鉴编纂出版质量,增强年鉴的服务功能,是年鉴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重视年鉴的规范化建设,在年鉴规范的基础上创新,与时俱进,做到年鉴常编常新。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年鉴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地方综合年鉴在长期的编纂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条目体"为主的独特的体裁、结构和文风。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元,是反映年鉴内容的主体形式,因此,年鉴条目编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年鉴质量。如何编写好条目是提高年鉴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综合年鉴的编纂实践,试从准确把握年鉴条目的含义、各类条目的要素和规范、条目撰写的主要方法以及条目撰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年鉴条目的编写质量。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统计学传入中国,对本土年鉴事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统计学为年鉴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让年鉴事业逐渐成为具有实证性的现代学科;统计学为年鉴事业发展提供方法论,调查统计被年鉴编纂者广泛使用;统计成果为年鉴编纂提供大量资料,提高了年鉴编纂质量,加快了年鉴出版速度。此外,清末民国时期各级统计机构、统计人才、统计法规等还助推年鉴编纂工作成为一项常态化事业,推动年鉴的规模化发展。虽然统计学与年鉴事业联系如此紧密,但统计学在民国时期就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年鉴事业却未能跟随统计学的发展脚步,年鉴学至今尚未建立。探其原因,与西方年鉴传入中国时就缺乏系统理论,本土年鉴理论发展又较为迟缓,年鉴产品开发运用不够深入,大而不强的年鉴业难以有效反哺年鉴理论发展,促进年鉴事业发展的机构、法律、人才等外部条件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8.
陈仁礼 《宁夏史志》2002,(4):18-18,33
通过参加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的“WTO与中国年鉴”研讨会暨中南地区年鉴协作会和一些年鉴负责人座谈会,听到一些同志就加入WTO与中国年鉴事业持续发展问题提了不少建议,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普遍认为,年鉴事业应对入世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框架结构、内容选用、条目编排、版式装帧等方面都要创新,但这些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2020年山西省完成"年鉴全覆盖"目标,全省年鉴事业进入"质量第一,迈向精品"时期。2021年1 0月1 4日,新时代山西省年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太原召开,参会学者围绕新时代年鉴编纂创新研究、年鉴高质量发展、年鉴编纂规范及年鉴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交流,以期借此推动山西省年鉴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并引领带动全省市县年鉴向精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中国地方志》2006,(7):62-63
《史志年鉴聚言》邓振胜著,方志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本书作者邓振胜是地方专业史志、年鉴新编工作的先行者,从事交通史志年鉴编纂工作20余年。由其主编出版了多部交通专业志书、年鉴,并多次获奖。本着“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20年来修志工作进行总结,并探讨续修方志工作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个精神,汇集自己的心得体会,将史志论文32篇,专业年鉴文章7篇,其他2篇共约25.6万字结集成册,冠名为《史志年鉴聚言》。在本书中,作者以丰富的实践和特有的视角论述了史学、方志学、年鉴学有关问题,全面总结了专业史志、年鉴编修的经验,对经济问…  相似文献   

11.
<正>编纂年鉴就像修一座文化长城,随着我国年鉴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座信息链的长城会越来越长。而年鉴的使用价值,则取决于它所载有效信息的质量。质量是年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年鉴的生命。一部高质量的精品年鉴,无不以真实、准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为年鉴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年鉴创新中的手段创新,第一目标就应该定位在利用信息技术,告别纸与笔上。告别纸与笔,可以提高时效性,降低文字差错率,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因此,告别纸与笔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年鉴提高质量和加快年鉴编辑出版周期的基本手段和必由之路。本文结合镇江年鉴编辑部的实际状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高度重视年鉴编纂出版工作,以年鉴精品工程和全域年鉴精品工程为抓手,建立完善年鉴专家队伍,助推全省年鉴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增强了年鉴编纂工作者的精品意识、提高了年鉴编纂队伍的业务素质、改进了年鉴编纂人员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4.
对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结果,尤其是江苏综合性年鉴参评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江苏年鉴界的质量状况,就江苏年鉴事业持续科学的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出版的各种年鉴约有2000种。随着这一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年鉴的出版要求越来越高,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年鉴健康发展,成了年鉴编纂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就此谈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年鉴的可读性问题是年鉴界的老话题了,不少同志对这个问题作过探讨和论述。随着年鉴编辑实践的深入,从年鉴的效能反馈信』又和发行工作来看。我以为有必要旧话重提,以期年鉴的作者、编者、读者们对这一问题再思考、再认识。前一段日子,新疆年鉴发行室的同志到地州县去发行年鉴,基层同志认为,《新疆年鉴》反映地州县的情况少,专文少,特稿少,可读性差、这引起我的思索。目前新疆有不少年鉴公开出版发行,全区性的有《新疆年鉴》和《新疆统计年鉴》,这两种年鉴其他方面暂且不论,单从发行数量上看,《新疆年鉴》占绝对优势,发行数量…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党的各项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年鉴工作要记录伟大时代,更好发挥“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立传”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决议》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收到2008年的《江阴年鉴》,我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感觉《江阴年鉴》“与众不同”,有新意、有创意。既体现了年鉴的“常编常新”,又充满着“自然和谐”的韵味。在新的历史时期,年鉴事业如何科学发展.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本文以《江阴年鉴》为例,谈谈年鉴编纂理念的嬗变与回归,以示对此问题的关心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公认,许家康先生是近年来我国年鉴编纂理论研究及推动年鉴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长期从事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和年鉴编纂理论研究,致力于领导开展全国性的年鉴理论研讨会、评奖会,建立中国年鉴网和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极大地推动了学会工作和各地年鉴事业的发展。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年鉴理论,著书立说,创新年鉴内容和形式及年鉴编纂出版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各地年鉴编纂和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并拓展许家康年鉴学术思想,对于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加强年鉴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建设,我国年鉴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南地方年鉴编纂出版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提出“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目标后,海南年鉴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取得了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的历史性突破。随着年鉴事业不断发展提速,高质量发展既是地方年鉴编纂出版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梳理海南地方年鉴编纂出版的历程,总结经验和不足,从“快”“质”“面”“用”等方面对海南地方年鉴编纂出版应对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