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金莲 《文史天地》2013,(10):35-38
麻风病在云贵川等西南地区被叫作“癞子”、“脱节癞”、“大麻风”等。作为曾经的一种“不治之症”,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大众谈虎色变、极度恐惧厌恶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丈”在古代是一个长度单位,周朝时,计量长度是以手掌撑开时,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为一尺,一尺等于六寸,一丈等于十尺。当时的婚姻制度不像现在一夫一妻制,而是尚有原始社会婚姻制度的遗存,即“抢婚”、“掠夺婚”、“野合”、“走访婚”、“对偶婚”等各种婚姻样式并存。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古代铜镜中,有9件日本江户时代(相当明清之际)铜镜,其形制、纹饰与中国古代铜镜类似,对探讨中日文化交流,以及铜镜的源流、递变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介绍如下。 1.铭文铜镜6件。绝大部分有“天下一”等铭文。“天下一”铭文习见日本桃山、江户时代。或作“天下一作”、“天下一藤原作”、“天下一若狭守”、“天下一藤原光长”、“天下一因幡守”、“天下一松村因幡守”等。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萧条”宋玉《风赋》中“萧条众芳”一句的“萧条”一词,注家多释作“寂寥”、“雕零”。这与安适富丽的楚王宫中景象和“宁体便人”的清爽大王雄风颇为不叶。“萧条”一词在这里应该解作“动”。它与“萧萧”、“骚骚”、“萧骚”、“搜搜”等词是同义语。  相似文献   

5.
四川郫县新胜乡汉代画像石棺上的一副图像历来被认为是“曼衍角抵”图.但考证“曼衍”一词的含义,可知“曼衍”为一种以人装扮的、以巨型鱼龙等形象演绎神鳖负山等古代神话的幻化之戏.根据画面内容,结合文献记载,可知郫县石棺上的“鱼龙曼衍”图案应为“象人角抵”.  相似文献   

6.
张力平 《文史博览》2013,(11):64-64
“血腥”和“愚昧”是“文革”的两大特点。十年浩劫,满是荒唐,“打鸡血”便是一例。一边是大破“四旧”封建迷信,一边却又迷幻于“神水”、“圣水”、“打鸡血”、“喝胃宝”、“甩手疗法”等“神奇”、“科学”和“专业”的“养生绝招”,“文革”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7.
王淦生 《南京史志》2013,(11):35-37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格”有“标准、法式”的意思,如格局、格式等:“格”还有“表现出来的品质”的意思,如格调、风格、人格等,当然,“格”还有其他的含义。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以“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读书释疑记     
一、谁是将“素丹”称号铸在钱币上的第一人? “素丹”(Sultan)又译“苏丹”,旧译“算端”、“速檀”等。该词是从《古兰经》中的“权柄”、“势力”引申出来的,其意为“力量”、“权威”或“权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2006,(3):25-25
《旅游》杂志改版两年,确立了以国内选题为主打、兼顾国外选题的采编结合的风格,以每期一个大选题的形式,将一省、一市或某一地区作为选题的采访范围,如“大东北”、山东,“一半圣人一半海”、“安徽桃花源”、“秘境广西”、“中原文化之旅”、“告诉你一个不熟悉的北京”等,但我们并不拘于地域界限,以某一线索为概念贯穿的选题也可独立成篇,如“菩提树下的国度”、“中国红色之旅”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唐书》、《通典》“摩邻”故国的勘同 ,本文提出 :一、符合记载条件的地区 ,非位于今撒哈拉沙漠迤南、有着宽阔内陆三角洲的尼日尔河上、中游地区莫属。二、当中世纪 ,尼日尔河中、上游地区相继出现“加纳”等灿烂文明。“摩邻”应是当地曼迪人对自己王国的泛称“马里”。三、“摩邻”三“法” :“大秦”指早期受到罗马文化影响的柏柏尔人 ,“大食”指近期入侵的阿拉伯人 ,“寻寻”指包括曼丁哥、索宁凯、桑海、豪萨等土著黑色人种 ;“寻寻”乃“桑海”一词变形后的译写。四、记载转摘自杜环《经行记》 ;作者之所以能够得到地域如此遥远的确实信息 ,一是由于亲身到过濒临“西海”的北部非洲 ,一是由于撒哈拉沙漠的南北在历史上存在着令今人难以想像的频繁往来。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民间歌曲“哈八”,又称“拉巴”,意为“歌”。唱“哈八”叫“哈八惹”、“哈八卡”、“哈八兹”。“惹”、“卡”、“兹”均有“念”、‘’唱”之意。“哈八”流于云南红河一带,每逢年节、婚嫁、盖房、聚会等隆重场合,哈尼族人多在餐桌前坐唱“哈八”。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人主唱、听众伴唱;另一种是两人对唱、听众伴唱。“哈八”歌词内容丰富多彩。举凡自然、社会、人生等诸方面内容无不涉及,故有“哈尼族百科全书”之称。“哈八”曲调丰富,旋律和行腔同哈尼族语言紧密结合,似说似唱,庄重典雅的歌唱性和说白相结合。文…  相似文献   

12.
李蕴祺 《中国钱币》2003,(4):47-47,50
《中国钱币》 2 0 0 3年第 2期刊登了吴振强先生的《人民币系列收藏漫谈》 (七 )一文 ,作为这类藏品的收藏爱好者 ,笔者从中得到不少信息与启发。一、文章中将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印行和使用过的支票、汇票、期票及储蓄存单等统称为中国人民银行“票券” ,似可斟酌。我认为 ,如按业内习惯 ,将其统称为中国人民银行“单证”则更准确 ,一是使之名实相符 ,储蓄存单本名即“单” ,而支票、汇票等是资金支付结算的“凭证” ;二是可与人民币相关的用语 ,如“钞票”、“票子”、“损伤券”、“券别”区别开来。另外 ,考虑到这些单证已经成为收藏品 ,为…  相似文献   

13.
“以禅喻诗”是一种经验性的类比思维,“禅”与“诗”都是复杂的范畴,难以笼统论之。前者涉及禅语、禅法、禅理、禅趣、禅宗有关宗派、参禅的活动(态度、方法等)、禅家之妙谛和禅宗公案故事等;而后者则涉及诗人、诗派、作品、读者四大方面,进而包容构思、写作、赏析和评论等活动。”所谓“喻”则取譬喻之意,表现为一种通过将“禅”与“诗”进行类比,最后诉诸于“诗”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分“何以以禅论诗”、“何为以禅喻诗”、“如何以禅喻诗”和“从《沧浪诗话》看以禅喻诗”四个部分,分析了“以禅喻诗”的存在原因、意义内涵、思维方法和在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具体表象,以实现对其较为全面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4.
韩艳 《神州》2010,(2):76-79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府”原指财货、文书储藏之处。约从秦汉开始,“府”之所指又拓展到“官署”等义域。从汉语史、制度史等层面展开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汉代官员的公务活动空间,与生活活动空间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晰的区隔,“府”与“舍”“家”一般不容混淆;二、汉代诸侯王与君主之间确实存在着“等齐”、“同制”的现象,一般诸侯王之治所、宅邸没有称“府”之实;三、汉代“府”之“官署”义在此后逐渐成为其基本义,它对后世及今天的社会政治生活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1,(23):59-63
冬至,岁时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仲冬佳节,亦称“冬节”、“交冬”、“贺冬”、“长至”、“亚岁”和“一阳节”、“消寒节”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现在不少地方仍保留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相似文献   

17.
“靰鞡”溯源袁辉“”,又写作“乌拉”、“乌喇”、“兀”、“护腊’等。其定义是:“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的一种捆绑于腿上的防寒鞋。流行于内蒙古、东北地区。其底、帮为一整块生牛皮或马皮、猪皮压制而成。纳褶抽裥、帮上贯皮耳,穿时用绳系耳。分带...  相似文献   

18.
论“敦煌学”一词的词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敦煌学”一词是陈寅恪于1930年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写的序言中首创的,该序中5次出现“敦煌学”一词。本文则认为,“敦煌学”一词应该是日本人首创的。日本敦煌学家石滨纯太郎于1925年在大阪出版发行的《敦煌石室的遗书(怀德堂夏期讲演)》中,15次使用了“敦煌学”一词,并且对国际敦煌学的起源、发展、研究范围、问题、广义敦煌学和狭义敦煌学的区分等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认为,“敦煌学”一词是明治末年、大正年间日本敦煌学蓬勃发展的产物,是在日本出现“敦煌派”、“敦煌家”、“敦煌党”等一系列词汇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强调,陈寅恪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但应该是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或者说是第一个将“敦煌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19.
朱继伟 《收藏家》2016,(4):73-78
在清代的紫禁城中,到处可见到一柄柄被称作“如意”的精致物件。形似长柄钩,钩头扁如灵芝,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等,在我国是一种代表吉祥的珍玩与日常摆设。  相似文献   

20.
郝佳雯 《收藏家》2022,(7):101-104
一、何为“八破图”所谓“八破图”,即使用工笔画的表现手法,用近乎写实的表现方式描绘各种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物品,如碑拓、书卷、信笺、扇面、古画、古钱等物的残破片段。画面中的物品或焦黄、或虫蛀、或折损、或残缺,这些物品经组合堆叠而形成的画面,即为“八破图”。因其残章断简往往带有被火焚烧过的焦痕,在民间又常被称作“锦灰堆”“集破”“八破”“集珍”“集锦”“集破”“什锦屏”“杂锦灰堆”“残画”“拾破画”“断简残编”“打翻字纸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