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主管全国税务的机构除关务署和盐务总局外,即为税务署,它设于1932年7月掌管着全国关、盐两税以外的一切税务,具体可分为统税、印花烟酒税及矿产税三大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全国各地税务机构重叠、庞杂,税卡林立、各省滥施税政,截留中央税款的弊病,为了增加收入、稳定财政、巩固统治,即着手全面整顿税务、改革税政、统一征收机关,以便使各项税收渐次集中于国民政府财政部。(一)建立统税组织系统:1928年1月,国民政府以裁撤卷烟苛杂税为名,颁行《卷烟统税条例》,规定卷烟税为“国税”,2月在上海设立卷烟统税处,负责卷烟统税征收事宜。(其间,曾一度因煤油税划归兼理而称卷烟煤油税处,1929年2月煤油税改归海关征收,又恢复卷烟统税处名称。)其初,组织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侵华日军在察绥晋北地区的经济掠夺(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倭寇卵翼下之伪蒙财政政策,除统制金融、实行货币一元化外,则为加紧赋税剥削,在伪组织下设立税务局,举凡关税、统税、田赋等一律重行整理,以多量榨取为目的。在三伪府分立时代,已确定非法税率,而三伪府合流以后,又增辟收入来源。兹分两期说明其财政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顾銮斋  丁翌 《安徽史学》2023,(5):142-151
中西中古社会的税收各有自己的内在逻辑。逻辑过程以赋税基本理论为起点,通过制税、用税和审计等实践性环节,形成自己的体系。税权实体在中国只有一个,即皇权;在西欧则有两个,为某一权力集体和王权。中国制税无专门组织,制、征一体,由皇帝控制;西欧制税组织为一权力集体,征收与否一般取决于纳税人或权力集体的是否同意。税款支用在中国一般由皇权决定,皇室消费、官员俸禄、军费开支等主要由纳税人负担;在西欧主要由权力集体控制,纳税人主要负担战费,王室消费、官员俸禄则出自王室。审计机关在中国只有一套,审计权力集中于皇帝之手;在西欧通常有两套,一由议会执掌,主要是保护国税收入,以免国王或王室挪作私用;一由国王控制,以保证王室财政的完整性。在赋税基本理论的制约下,通过上述实践性环节,中西中古社会的税收逻辑呈现出显著的必然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1933年中国提高进口关税,是在主权范围之内的合法措施,并带有较强的保护关税性质。‘棉制品进口税率大幅度的提高,是这一次关税改订最明显的特征。本文分别研究了中国民族纺织业、日本在华纺织业和日本国内纺织业与此次关税改订的关系,进而对中日之间围绕关税改订和棉麦借款进行的交涉,做了述评,指出了1934年关税再改订既有财政上的原因,更是国民政府内部对日妥协政策占支配地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所谓统税是指一物一税。具体地说是对国内工业产品按一物一税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不再征收税捐,故称之为统税。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鉴于清季以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具有通过税或货物税性质的“厘卡林立,重迭征收”的弊病,即着手整理税务,以便增加收入,稳定财政,巩固统治。1928年,即以裁撤厘金为名,首先对卷烟麦粉征收统税。1931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实行裁厘,并对棉纱、火柴、水泥征收统税。同时逐步整顿税收机构,统一征收机关,改革税制,使各项税收渐次集中于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并于是年1月正式成立统税署(后改为税务署),实行统税政策。现将1927年—1933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办理主要货品统税情形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晚清常关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美琴 《清史研究》2002,2(4):104-111
清代的税关 ,史称为榷关或“关榷”① ,其税收即为关税或“榷税”② 。而这些税收因为其来源不同 ,又可分为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 ③ 两种。清代的国境关税是指以贸易行为为目的而进出中国国境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海关税 ;内地关税是指以贸易行为为目的而进出国内各关卡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关税。近代海关出现之前 ,榷关税收业务包括海关税与常关税两部分④ ;近代海关建立以后 ,榷关出现分化 ,原来的海关税业务被近代海关接管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近代的海关制度 ;原来的常关税业务及其管理制度仍然保持…  相似文献   

7.
鸦片税收与清末练兵经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增合 《史学集刊》2004,2(1):34-42
晚清鸦片税厘的财政意义随着土产鸦片泛滥而日渐凸现 ,日俄战争以后 ,清廷亟亟以编练新军为急务 ,洋土药税收大量用于新军编练 ,军费赖其支持甚大。 1 90 6年鸦片禁政开始实行 ,尤其是 1 90 8年下半年各地实行缩期禁烟政策 ,土产鸦片税收缩减甚巨 ,练兵经费的筹措面临危机 ,各省与中央、度支部与陆军部等因军费筹解困难而迭生矛盾 ,政争不断。鸦片禁政本属良政 ,却因此造成财政和军事经费的困境 ,其影响之复杂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财政(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中央财政的主要财政收入1.田赋……2.关税关税是开始与外国进行贸易以后增设的新税收,也是中央政府现在的最主要的税收,而且几乎是唯一确实的税收,因此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除关税之外,其他税收几乎全部被地方分割去了,而关税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入中央财政收入,大部分都入中央财政收入了。关税的特点是外国人对关税的管理,因此要说明关税的特征和状况,必须先将外国人对关税管理的基本情况叙述一下。  相似文献   

9.
清朝康雍乾时期内蒙古地区税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法,即征收赋税的法律。“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①清朝康雍乾时期,政府为了确保赋税收入,在对内地颁行一系列税法的同时,对地处塞外的内蒙古地区也颁行了一些税法,起征名目繁多的赋税。这在清朝编定的《理藩院则例》、《清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事例》以及一些地方志中均有记载。本文试结合文献中这些零散记载,谈谈清朝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的税收原则,以及对畜产税、农业税和工商杂税的征收与管理概况。一、因地制宜的税收原则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由东北向西南斜贯,东西跨度直线距…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降日益形成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立趋势,一直延续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并对南京国民政府治下诸多改良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国民政府的监狱建设、改良等活动就是一例。国民政府虽将监狱的建设与改良权限统归中央,但在国家财政未能真正统一、地方财政亦非真正独立的环境里,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均不愿为此提供经费保证,导致此项改良活动难以按照原初计划顺利施行。当国民政府最终责令地方承担建设、改良经费后,各地政府却又借词财政空虚、司法权限统归中央,要求中央层承担经费,并消极对待这一改良活动,终进一步恶化了司法环境,使监狱、法院等部门更为腐败,狱政改良成果黯然。国民政府监狱建设及经费问题固然体现了国民政府统治能力的欠缺,但更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间司法制度改良的艰难,其中尤其是财政税收等经济因素对司法、行政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天津关是清代前期户部所设税关之一,其税源来自运河和沿海两条水道。乾隆中叶以降,来自运河的税收逐渐减少,而沿海税收明显上升。天津海税原属地方商税,所征无几;乾隆后期税额大幅度增长,嘉庆年间清政府通过制度变更将其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关税与海税合计,嘉道年间天津每年所征税额为12万—15万两,其中来自沿海贸易的税收约占三分之二,此时的天津已成为北方沿海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崔国华主编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一书,恰为这块史学园地又抹上一笔重彩。通览全书,有几个特点值得一提。其一,架构合理,不落俗套。作者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政治军事的强弱,还有赖于财力的多寡”。由于战时财政具有“收入要迅速集中”、“收入要数额巨大”、“收入要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作者先概述战前国民政府财政概况,然后分改订财政收支系统的政策、“田赋收归中央并改征实物的政策”、“整顿旧税,维持国有收入”、“创办新税,另辟战时税源”,以及“专买政策”、“发行公愤与举借外债的政策”等篇章,逐步展现了国民政府财政政策由平时过渡到战时的调整过程。与此同时,国家收入的急剧变化,又要借健全稳妥的金融政策和金  相似文献   

13.
明代以房屋作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最重要的是北京城市的"房号税",又称"房号钱"、"房号银",简称"房号"。北京之外,其他个别城市也有房屋税,如南京的"房钞"、杭州的"间架税"等。明代后期,嘉兴、南京等一些城市废除了总甲、火夫等役的实役制,改为按房屋征税,这属于由徭役演变而来的房屋税。总体来看,在明代,房屋税并不是一项普遍性的税收,不仅局限于城市,而且开征的城市数量不多,所得收入也很有限。到崇祯年间,因财政极端困窘,朝廷试图在全国开征房号税,但效果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赋税名目"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三义 《史学月刊》2002,71(6):87-91
关于罗马赋税,拉丁税目较为清楚,现代学的英解释多有歧义,译为中更不确切。罗马“赋税名目”是否繁多,这涉及到税种分类知识,现代学恰恰把问题搞复杂了。事实上,古罗马的固定税与临时税、常规征收与附加税、主要税项与次要税项之间比较容易区分。运用现代税收学的方法研究古罗马的税种分类,应使其更明晰,而不应使其更含糊.  相似文献   

15.
1938年11月13日,长沙市因军警负责者举措慌张而酿成火灾,大火延烧三四日之久,致繁盛市区损失重大。此组史料出自本馆所藏国民政府监察院档案,包括监察院程永言、高一涵及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等人有关长沙文夕大火的系列调查报告与善后处置记录。  相似文献   

16.
从张家山竹简看汉初的赋税征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初期的赋税制度,过去有不少疑点。现从张家山汉简得知:当时的田税主要是田租和刍禀。征收办法是既“按顷计征”,又与“人户”有关。田租与刍禀税的比例是12.7:1;而末业税的税目繁多,有各种工矿税和市税、关税等。税率较高,有的达20%以上,反映了官府对工商末业的重税政策;汉初的赋目基本上沿袭了秦制。敛赋方式有按“口”、按“户”两种,按户征收的“户赋”,非口算之外的独立赋目。“户赋”与“赀赋”,二者不当混同。  相似文献   

17.
评南京国民政府的整理外债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理外债,是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基本方面,是如何处理旧政权(晚清政府和北京民国政府)遗留下来的巨额外债,也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对本身所举外债在偿付过程中进行的某些调整。积欠外债的整理,直接涉及到关税、盐税等中央财政收入和铁路等国有事业收入的状况,还同金银比价、汇率乃至对外关系方面的重大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整理外债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作一述评,以冀对深化民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贵阳政局大体可分为军阀主黔时期(1912-1935年4月)和国民政府主黔时期(193年5月-1949年11月14日)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贵阳的税务各有其特点。军阀主黔时期,贵阳税务的主要特征是:机构随政权更迭而变动,省级财政或军队插手于基层征收,税收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随意性。民国初期,贵阳沿用清代遗留下来的旧税制。民国2年(1913年),贵州省成立国税厅筹备处,第二年改称财政厅,下设税务处办理税务事宜。全省分9个税区,贵阳为第一税区,设贵阳征收局。厘金(通过税)、特货税(鸦片税)等重要税源由省设立机构征收。当时的…  相似文献   

19.
唐令关于其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的规定,仅见于《通典.食货.赋税下》。从中无法得出其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为开元二十五年新制的结论,但也不足以断定它是重申武德七年令。陈寅恪说折租为布为南朝旧制,依据只是两条明显失校的南齐资料。南朝并无折租为布的制度。唐代江南的折租造布算不上国家财政制度史上一大变革。南北朝财政收入构成大同小异,北朝与南朝,关市之税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都远不及田租或户调。甄琛说南朝仍崇关鄽之税,北魏唯受谷帛之输,都不符合历史真实。南朝关市之税在其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即使比北朝高,也不表示南朝国民经济国家财政较北方进步。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晚清财政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财政史研究是晚清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十年来,学术界的目光主要集中于晚清财政状况、财政收支、财政制度等方面,在论和资料整理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学们从纵向与横向两方面着笔,对晚清财政状况进行了宏观考察。财政收入研究侧重于外债、关税与厘金,而对外赔款仍是财政支出研究的热点。财政制度与体制方面,学界论述较多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问题。至于财政思想,学们对重要人物的财政思想研究较多,对总体性财政思想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此外,他们还对太平天国政权的赋税制度与政策予以客观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