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外地出差归来,在积满书桌的报刊杂志中一下子就读到三篇介绍武威铜奔马或称“马踏飞燕”的文章。它们分别是魏怀珩《铜奔马出土及参展回顾》(载《丝绸之路》1997年第4期);陈作义《武威铜奔马出土记》(载《纵横》1997年第11期。该文摘登于1997年12月...  相似文献   

2.
平心论胡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炎黄春秋》2000,(3):14-21
我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胡适。记得读小学时,家父赠我《胡适文存》第一集(共四册),这是一件意外事。我出身农家,家父一辈子当乡村小学教员,却家无一册藏书。我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胡适的书,其意思大概是希望我学写胡适那样的白话文吧。那时我读不懂胡适的文章。胡适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他的名作《文学改良刍议》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所以当我看到他的《文存》时,完全不明所以。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林修灏,生前从未说起他是我国第一个药学博士。2000年,家乡福建省闽侯县寄来的《陶江林氏族谱》《尚干林氏族谱》称家父“获得中国第一个药学博士学位”。我并没有留意,以为这是家乡对他的追思和赞誉,乃溢美之词。后来福建文史资料编委会索要家父的传记,我根据中国医学史有关他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淋修灏教授生平》,并未采纳他是中国第一位药学博士的说法。直到前年,不止一人告诉我,网络上也称:林修灏是我国第一个药学博士。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Marchant(英国伦敦马钱特古董行,主要经营明清官窑器——编者注)九十周年。我经营中国古玩已有62年,一直对德化白瓷情有独钟。2014年10月30日,我们的第四个"德化白瓷"特展开幕,将展至今年11月21日。近年,随着中国藏家对德化白瓷的关注持续上升,相关的研究陆续出版,如我的好友刘幼铮先生于2007年出版的《中国德化白瓷研究》,使我们对藏品的认知与断代得以更加精准。明末以来,这些乳白色的精美雕像与器皿一直倍受推崇,深深地吸引  相似文献   

5.
对于甘肃武威铜马的研究必须分清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形式即铸像的符号,必取材于生活.“铜马”中马与鸟的形象必然是现实生活中马与鸟的复制,这一点不容置疑.内容是通过形式所表达的思想.信仰的感情.很显然,只有抓住了后者才有可能释清“铜马”的真相.我们不能因为“铜马”中的马象现实生活中的马而否定它是“神马”.关键在于这匹马是否载有本身以外的东西.张永明.张东辉二先生以铜马中马的形象似西域良马,不似神马(神马应该是怎样?)而断定它的内容就是西域良马,不是神马(见《考古》1987年6期),这种以形式代替内容的结论似有商榷的必要;生活既包括物质的领域,同时也包  相似文献   

6.
李伟先先生与家父马定祥结识于1945年。那时我父亲的“祥和泉币社”才开张不久,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身材清瘦、衣着简朴的广东人。来访者,就是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  相似文献   

7.
<正>朱师庸斋先生(1921-1983),是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也是我青少年时期学书画最喜爱的老师。"文化大革命"初年,我小学毕业,进初中学校停课闹"革命",家父梁占峰也被卷入运动中的"牛鬼蛇神"行列,游街批斗、关押、高温劳作,倍受磨困。然父寄心学问画道,艰难苦厄仍坚持学道传我。有闲家中时,亲授画学及古典文学、书法。家书柜常置《文征明墨迹选》、《王阳明书法》、《白雪道人自书诗卷》、《王觉斯诗册墨  相似文献   

8.
也谈林语堂和《论语》上的一首打油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到1999年第7期《纵横》沈立行先生的《林语堂与30年代“论语”半月刊》,很感兴趣。记得家父那时全年订阅《论语》,他还特别保存在一个小书橱里。我读书时,时常翻出来看。《论语》半月刊印得非常精美,正文都用进口双面道林纸印刷。封面尤其厚实。从外表看,设计气度不凡,与众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好几期的封面上,都印有谜语一样的打油诗:  相似文献   

9.
洪画千 《世纪》2023,(3):41-45
<正>今年4月9日是我父亲洪汛涛(1928—2001)先生95周岁诞辰日。青浦息园的墓地上,四周开阔、绿草成茵,身高1.65米的马良雕像右手高举神笔,左手向后舒展,左腿提起,似手刚从远处跑来,给人无限遐想。父亲作为《神笔马良》的著者广为人知,而我心中的父亲,是一个在文学道路上下求索的问道者。  相似文献   

10.
1969年甘肃省武威县北郊雷台东汉墓中出土一件"马踏飞鸟"铜像。奔驰的骏马昂首扬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只展翅振翮作顾眄惊愕状的飞鸟。这件文物形象精妙,结构奇巧,发表后立刻引起轰动。学术界、艺术界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讨论。1982年故宫博物院顾铁符先生在《考古与文物》第2期发表《奔马·"袭乌"·马式》一文(以下简称"顾文"),指出铜奔马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相马用的"马式",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伏波将军马援创制的铜马式的复制品,它具  相似文献   

11.
马踏飞燕,中国旅游的标志,一件人们熟悉但不很了解的文物。《武威铜奔马出土的前前后后》一文介绍了马踏飞燕的铜奔马队出土、流失、被保护的曲折经过,读罢不能不令读者掩卷长思。  相似文献   

12.
直到90年代之初,亚马勒(音)铜像仍频频出现在澳门导游图的封面上。它立足在葡京大酒店前的街心广场,那是临近海边的一片开阔地。汽车单向行驶的马路环绕,辟出花圃绿地三角区,中间矗立着这座高高的铜像。一个骑马挥刀的葡萄牙人,即葡国任命的首任澳门总督亚马勒,因此命名铜马广场。而今,铜马广场的铜马雕像已经一去不返了。不光彩的殖民见证从纯雕塑角度看,深黄色铜像还是有气势的。头发曲卷的亚马勒骑在扬秦腾跃的烈马上,背上的披风如飞翼般扬起。他似乎高喊着口令,在阵前忘我地冲锋。他挥起的左胳膊指向右肩肿,左手紧挨着一柄…  相似文献   

13.
过年回了趟老家安徽,除了探亲访友以外,我还去了垓下古战场———濠城,参观了项羽的雕像。联想到寒假里对《史记》的阅读,联想到这里曾经上演过"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站在项羽雕像前,我感慨万千。首先,我们来到霸王街,远远地就望见了霸王别姬的雕像矗立在那里,雕像的前方,左右各飘扬着三面大旗,在寒风中尤显威风,仿佛在诉说着项羽悲壮的一生。走近雕像,我们走上了宽大的底座,仰望项羽,只见他的左手托着自杀身  相似文献   

14.
铜马·铜马式·天马何志国1990年四川绵阳东汉晚期崖墓出土一件体型巨大的铜马,格外引人注目①。该马昂首、竖耳,头顶中央鬃梳得十分整齐。健腹,翘尾,尾末梢梳成球形。四肢瘦长,左前蹄微举,似成行走状。牙齿、颈和腰等连接处尚存朱绘痕迹。雄性。马的头、颈、胸...  相似文献   

15.
张小荣 《文史月刊》2022,(11):44-47
<正>2017年1月18日,家父张颔离我们而去,至今已五年多了。回想过往,记忆之零星散叶,每每念及,堪堪如画,心底充满敬佩与温存。兹将部分回忆摘录如下,与亲友共同缅怀。一、不愁工作家父说:“两千年前,在战国时期,我也能找到一份工作,因为认识战国文字。”也因此,人称家父“古游人”。  相似文献   

16.
陈锦华 《百年潮》2008,(11):10-12
《中外书摘》2008年第9期刊登的《审判“四人帮”上海余党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一文介绍称:“据我所在的法庭所知,‘四人帮’被粉碎第二天,马天水就被中央通知去北京‘开会’,从此再未到上海。‘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中,只有他一个人是在北京被捕的。这是马天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原文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王文正口述、沈国凡整理的《以共和国名义判决》一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出土汉晋时期铜马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发现汉晋时期出土铜马的地区集中在甘肃和西南地区,一般是一匹铜马或一匹铜马拉车,但这些地区的铸造工艺差别较大。以铜车马随葬的习俗源于战国王室和秦朝廷;在墓葬中随葬车马明器是汉代的普遍习俗。至于铜车马集中在甘肃和西南地区出现,可能与当地出产铜和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重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读《西域地理图说注》马大正阮明道主编的《西域地理图说注》(汉文笺注阮明道,满文详注刘景宪),1992年已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世凯同志推荐,并热诚赠予这本在北京书肆中尚难以觅见的出版物,使我得以一睹该书全貌。《西域地理图说...  相似文献   

19.
1969年10月,在甘肃武威县雷台,发掘一座东汉的张姓将军墓,出土了一具高34.5厘米的铜马俑,轰动于世,引起各方极大关注.铜马俑昂首阔步作疾速奔驰状,右后蹄踏着一只飞鸟,既表现出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铜马俑究意象征的是什么?马是什么马,踏的是什么鸟,历来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0.
我认识王新民是在1982年。那年武汉作家协会举办诗歌评奖,参选的诗歌很多。从大量的作品中评委们忽然发现一首诗。老诗人曾卓、莎蕻都是评委,他们惊呼:“好诗,好诗!”诗的题目是《我是纤夫,我拉纤》。诗作如一座厚重而凝练的雕像,树立在评委们眼前,使他们感到惊讶与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