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小平 《文物世界》2006,(5):91-93,86
祁寯藻(1793~1866年),字叔颖、淳甫,号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清嘉庆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直至体仁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世称“二.代帝师(道光、成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极大影响,而最为今人所称道的祁寯藻书法艺术,精湛高妙,领袖群伦,横绝一时,对当时及后代的书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祁寯藻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一幅传世名作——石刻《(子史粹言)摘句四条屏》进行初浅的介绍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祁寯藻(1793-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后改实甫。山西寿阳平舒人。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世称"寿阳相国"、"三代(道、咸、同)帝师"。  相似文献   

3.
<正>长沙市博物馆藏有一批清代名人对联,皆为博学多才、饱读诗书之著名学者所作。现选取6件精品,稍作介绍。作者依次为洪亮吉、俞樾、祁寯藻、王拯、龙启瑞、莫友芝。洪亮吉是乾嘉考据学代表,与孙星衍等研讨经史,并称"孙洪"。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被尊为朴学大师。祁寯藻官历四朝,被誉为一代儒宗,同时又是清代四书家之一。王拯、龙启瑞为祁寯藻的得意门生。莫友芝被誉为"西南巨儒",他以再传弟子之礼,多次拜见祁寯藻。祁寯藻对莫友芝的才华非常器重,对其关爱有加。这些名人对联,不论是篆书、隶书,还是行书、楷书,其共同之处就是气息醇正、神采焕发、富有韵味、品味不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古玩市场搜集到不少祁寯藻的遗稿和碑拓。清代晚期刘声本撰《苌楚斋随笔》卷四中记载:“平定张石州,穆,明经,工书法,当年时专为寿阳祁文端公寯藻代笔作字。光绪丁未在京师琉璃厂中购得书法直幅,字迹确为明府,下款为祁寯藻,可见其说非诬。”为探究竟,笔者作了如下考证。  相似文献   

5.
祁寯藻是晚清道咸时期重要的大臣之一,在咸丰朝主管户部事务,为缓解财政危机,致力于盐政改革与实践。祁寯藻多次参与处理盐政人事问题,试图整顿盐政系统,为其推进盐政改革打下了基础。为缓解财政压力,祁寯藻大力推进盐政改革,推行留商改票、捐免充商、官运官销等改革措施,增加了盐课。祁寯藻有浓厚的民本思想,在盐政改革中试图便民利商,保证盐价稳定,减免灾贫地区盐课。祁寯藻改革盐务措施得到咸丰帝支持,短时间内取得预期效果,一定程度上改良了盐政,缓解了清廷的财政危机。  相似文献   

6.
祁寯藻,寿阳县人,晚清重臣,当过同治帝的老师和道光、咸丰帝的讲官,世称“三代帝师”、“寿阳相国”。不仅爵位显赫,同时又是诗坛主持,书法大家,享有盛誉。清代宣武门外上斜街有一名人故居“小秀野草堂”,“小秀野”匾额是清代学者查嗣瑮所写。草堂主人叫顾嗣立(1665—1742),字侠君,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在家乡的读书处取名为“秀野草堂”,  相似文献   

7.
正祁寯藻是清代中晚期的名臣贤相,世称三代帝师,他名声显赫,政绩卓著,朝野共知,官民同赞,他的行迹成为官吏学习的楷模,民间传为佳话,朝廷、巡抚、县衙在祠堂设有祭祀他的神像。首先说官方对他的评论:皇帝赞他"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始终是正派人",死后赠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清史稿列传》一百七十二卷论祁寯藻曰:"三朝耆老,辅导沖主,清望所归  相似文献   

8.
《马首农言》是清代中后期山西寿阳籍大学士祁寯藻,撰写的一部有关当地农业的书籍,是这一时期为数不多的反映山西地方农业与农业社会的宝贵文献。然而,这样一部重要的农书,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在大范围内引起重视。近年来,有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发掘。研探《马首农言》,有利于了解祁寯藻编撰背景和复杂情感,对于将《马首农言》的现实意义发扬光大,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太原市永祚寺内,现存有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所书的《子史粹言》石刻四通,字体神清骨秀、气血丰匀、行云流水、轻重协衡,让人观之即可体会到笔者当时的从容、潇洒、平和、自然之风骨,是祁寯藻晚年所作的书法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牛树梅、牛树桃《胞兄纪略》一书录有晚清名臣胡林翼致牛树梅信札一通、祁寯藻复牛树梅信二通,均不见胡、祁二人相关著述,当为佚札.信札内容与时局政务有关,对于研究湘军以及胡林翼吏治、人才思想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对于钩稽祁寯藻晚年生平事迹、师友交际也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日前,在运城地区河东博物馆一位书画家手中,获清代大学士祁寯藻手书的《蓝公教织记》碑帖,因喜其字,爰及其文,细品细读一过,心里不禁暗自叫好:这分明是旧时代一位父母官体恤百姓,捐资富民的真实记载,文中主人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读帖文,思其人,深感在我们当今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以诸多启迪,谨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石曾     
李石曾(1881年5月—1973年9月),名煜瀛,字石曾。河北高阳县人,生于北京。父亲李鸿藻,清咸丰二年进土,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人称高阳相国。  相似文献   

13.
祁寯藻是清代道、成、同三朝帝师,位居首辅,影响整个咸丰初期的政局走向。他在政事之余作诗,出之以性情,寯平生哀乐于诗中,展示出晚清特定的时代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心态。他是宋诗派领袖,诗歌除宗法杜甫、韩愈、苏轼外,尤其推崇白居易,在师法渊源上独具特色。在表情达意方面,则常借助“剑”“春晖“‘萱草”等意象,形成个性鲜明的抒情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南京总统府(两江总督署遗址)内的西花园又称煦园,园门上横刻的“煦园”二字,刚劲有力、饱满圆润,今人赞不绝口,这两个字是清代大学士英和题写。英和,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幼名石桐,字树琴,号煦斋,满洲正白旗人。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英和是清嘉道年间朝廷重臣,其书法自成一家,与刘墉、成哲亲王永理齐名。英和一生几经跌宕,“煦园”碑刻也是其难得存世至今的遗墨碑刻。  相似文献   

15.
李石曾,名煜瀛,以字行。河北高阳望族,清光绪七年(1881)出生于北京南城绳匠胡同(一名丞相胡同)。其曾祖李殿图,清朝福建巡抚兼署浙闽总督;祖父李濬通,清朝太学生;父李鸿藻,历任清朝工部、兵部、户部、礼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  相似文献   

16.
《卫太恭人墓志铭》由晚清名人祁寯藻撰文、徐继畬书丹,讲述了卫太恭人的生平,记录了阳城县王瑶台、王遹昭父子两进士的从政经历、社会关系等,历史信息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文章试就该墓志铭的价值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徐桐二三事     
徐桐二三事徐实曾徐桐(1819-1900),字荫轩,汉军正蓝旗人,尚书泽醇之子。他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历任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崇尚宋儒学说,恶西学如仇,反对维新变法。他是端王...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6,(3)
我国艺术史上,唐代王维在诗坛上被称作山水田园派领袖,同时在绘画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成就,被明代董其昌尊为画坛南宗。 王维(701—761),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故又被称为“王右丞”。他的先祖原本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到他父亲,举家迁至蒲(今山西永济县),遂成河东人。他自幼天资高敏,《新唐书·王维传》记载他“九岁知属辞”,21岁考中进士,随即授官大乐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执政后,他被提升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秋,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上,做了节度使判官。开元二十八年  相似文献   

19.
佟悦 《满族研究》2008,(2):44-51
那桐,字琴轩,咸丰七年(1857)七月二十三日生,内务府满洲正黄旗人,姓叶赫那拉氏,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清末曾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时人称为"那相"或"琴轩相国",是清末满洲重臣之一,入民国后引退居家,1925年去世.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7,(5)
<正>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大家张葱玉、徐邦达、王己千等前辈评论中,对清代大画家王原祁推崇备至,认为其笔墨能力堪比宋元大画家,西方美术史界将他的绘画称为"东方塞尚"。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与王时敏、王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