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令福博士的专著《明清山东农业地理》2000年4月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此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明清时代山东省农业生产力布局、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填补了我国断代分省区农业地理研究的一个空白,在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学科建设方面也有一定学术价值,特介绍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农业是人类通过劳动利用生物对太阳能进行直接与间接的积蓄、转化和利用,以谋求人类的衣食之源,它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而且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历史继承…  相似文献   

2.
王云 《安徽史学》2004,(3):12-19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以其便利的交通,优良的棉、麦、梨、枣等土特产和市场活跃的工商业城镇,吸引大批徽商来此货殖;他们主要集中在临清、济宁等区域中心城市,从事布帛、食盐、典当、杂货、中药等行业的经营;徽商在侨寓地还进行联姻、入籍、科考、捐资等活动,树立起了"义利兼顾"的"良贾"形象.徽商在山东运河区域的长期居住经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城镇的居民结构,而且促进了山东运河流域的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带动了这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山东巡抚群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明清时期纂修的《山东通志》和部分府州县志,对山东明清时期巡抚群体进行实证性研究,介绍了山东巡抚一职的设置与职权,巡抚任命制度特点。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文教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其治省理政的历史规律,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政府管理改革等提供历史经验参考,对于当前全国省级党政领导科学治省理政也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李令福学术界普遍认为明清时期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缓慢,除引迸和传播玉米、番薯等域外高产作物以外,传统粮食作物结构内部变革不大。其实不然,我在利用曲阜孔府档案、地方史志等资料大致匡算出各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明清各时期山东各地区...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海南巡检司的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明代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带,入清之后逐渐向内陆山地迁移。空间格局变迁反映了海南巡检司的主要功能从海防转向黎民控制,是"外海内黎"军事地理格局在不同时期变化发展的生动反映。经过长期的演变和调整,清中叶以后海南巡检司的布局逐渐稳定,以一县一司的情况最为常见,强调巡检司应保持一定范围的管辖区域,体现出"次县级政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是山东私修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种类、数量、体例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具有很高的价值。私修方志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献,是官修方志重要的参考资料,补充了官修方志之不足,并且纠正官修方志中的错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其他史书所未载的地方史料。但私修方志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时空分布不平衡;体例混乱,内容繁简不一;考证不够精详,多有溢美之词等。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山东农村集市中的牙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行是促进买卖双方交易的中介机构。牙行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扩大、交换频率增加的必然结果,对市场的正常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牙行存在的弊端则是牙行本身的作用所必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牙行问题就成为研究农村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大量山东地方史志资料,深入分析明清两代山东进士的地域分布特点和规律,论证了当时教育和人才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学校建设、当地民风的密切联系,揭示教育的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以为当下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曾一度被当做衡量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和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之门的必经之路——商品经济越发达,社会的发展程度就越高,进而认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必将引发传统社会中生产关系的裂变,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在这里,即便没有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完全等同起...  相似文献   

10.
运河之为“运”者,承载了自隋至明清时期的南北运输之任,虽运河之名自元代才被广为使用,但在传统社会中,“运”本身即为南北之意,《国语.越语上》所载“广运百里”的“广”即为东西之横,“运”即为南北之纵。古人关于南北东西空间方向的描述在时间的发展序列中也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意义,时空的结合成就了运河的区域性特征。王云著《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就是在运河与山东的空间交叉点上,在明与清的时间连续体中,向我们提供了山东段运河区域的“地方性”知识,也揭示了运河区域社会的内在发展脉络。近年来,有关区域研…  相似文献   

11.
陈如斯 《福建史志》2022,(5):18-29+71
本文以“明清福建省进士量化数据库”与“清代福建省官员量化数据库”为主要研究资料,分析明清福建省进士以及清代福建省官员的分布与变动,总结福建省进士分布的地域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考察考中进士到成为官员二者之间的延续性。从明到清,福建省进士分布广泛,但地区之间不平衡性,表现出东南沿海兴盛、西北内陆衰弱的自然集聚性。总体而言,福建省内进士集中度和官员集中度相关性极高,明清两代进士辈出之家,在清末的官场也颇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蓝勇关于唐宋时期酉南地区城镇的地理格局演变问题我已在《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演变研究》一文中作了探索①。唐宋时期是西南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那么在唐宋以后西南地区城镇分布和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呢?这便是本...  相似文献   

13.
宋元明清时期山西是北方重要的产铁大省,铁矿开采规模很大。在宋元时期,开采点仅集中于几个地区,但到明清时几乎遍及全省各地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金龙四大王崇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云 《民俗研究》2005,(2):126-141
金龙四大王崇拜,是明清时期伴随着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和漕运的兴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民问信仰。它最初形成于山东运河区域,之后迅速向南北传播,其信仰范围覆盖了北方数省,并波及江浙。这一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学界尚缺乏深人的研究。本文搜集正史、类书、方志笔记、碑文、小说中的有关资料,对明清时期广泛存在于中国北方的金龙四大王崇拜现象进行梳理和探析。  相似文献   

15.
石塘古村以其大体量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闻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对当地旅游开发及明清古建筑的存续情况进行了了解,并就其明清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展开了剖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河南省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和芝麻两种,花生明中期传入中国,清代在河南广泛种植。芝麻汉代从西域传入,明清时期在河南广为分布。这两者今日在河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中仍占重要地位。染料作物中蓝草和红花均为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从明至清,种植之风方兴未艾。两者在清末均由于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而中落,此后再也未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嗜食作物中的罂粟,清咸丰年间开始在河南省广泛栽种,后因国人的抗议,在民国年间禁种。烟草和茶叶的种植不惟明清时期就有一定的规模,且一直持续发展,为今日河南省以许昌为中心的烤烟基地和以信阳为中心的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江西这块土地上就居住着勤劳智慧的江西先民,他们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璀璨的史前文化。至今我们尚不清楚是先民们选择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还是这充满灵气的山水、饱含诗意的草木养育了江西的先民,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不然何以有万年仙人洞遗址的重大发现,其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史实所引发出来的水稻起源课题,至今仍是世界考古界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一;不然何以有为世人叹为观止的商周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精品的出土;不然何以有从唐发展至今的闻名遐尔的景德镇瓷都呢?而自秦汉以来尤其是宋明至清乾嘉时…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梅莉晏昌贵龚胜生环境疾病是古今人类都必然面对的环境灾害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群体的身心健康,而且间接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深层系统。探讨历史时期环境疾病的演变规律,不仅能揭示疾病对区域社会发展影响及区域社会对疾病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冰雹灾害是贵州地区比较主要的农业灾害。文章在明清地方志、今人所编撰的灾害史料汇编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的冰雹灾害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清代后期(1830-1910年);(2)冰雹灾害在季节和月份上分布不均,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冰雹最多,而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变化来看4月冰雹最多而9月、11月、12月、1月、2月冰雹最少;(3)冰雹灾害主要多发生于中部以西地区即今遵义、安顺。黔南州等地。文章所探讨的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当前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背景和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北方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关键位置上,通过百年来沙漠-黄土边界带概念的形成考察,从学术史上获得该论题蕴含有过渡带、敏感带、生态交错带内涵,这是众多学科研究意义所在。明代为防御元蒙势力,沿长城地带实行军屯,清代限于人口压力和财政因素,从长城内到长城外,将"变刍牧而桑麻"的活动扩展到大半个高原。汲取学术界已有成果,尤其是以长城作为判断毛乌素沙地南移及其与明清垦殖活动关系的一种考察方式,在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走向和幅度上,认为自然因素更显重要。尽管人类利用土地的形式和规模在逐渐升级,但在明清时期的演变过程中,仍只是作为荒漠-草原彼此进退的一种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