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洞庭湖变迁的历史过程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取得共识。本文认为,今洞庭湖地区在先秦两汉时期尚处于河网沼泽平原阶段,没有形成大型湖泊;进入魏晋南朝隋唐时期,今洞庭湖地区的湖泊水体得到快速扩展;唐后期至清前期,今洞庭湖地区的湖泊水体面积处于全盛阶段;自清中期以来,随着长江来沙量的日益增加,湖泊进入明显的萎缩阶段。历史时期洞庭湖的形成与变迁主要取决于洞庭湖区的沉降速度和长江干流的来沙量。  相似文献   

2.
小天  姚毅 《世界遗产》2015,(4):60-63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南省唯一的大型通江湖泊湿地,东洞庭湖是洞庭湖的本底湖。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繁殖地和栖息地,被誉为“世界巨大的基因宝库”“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希望地”。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特别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本文根据洞庭湖区湿地呈同心环带状分布的特征,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即洞庭湖湖泊河汊区、洞庭湖湿地平原区、洞庭湖环湖低丘岗地区;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洞庭湖湿地各环带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即洞庭湖湖泊河汊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洞庭湖湿地平原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洞庭湖环湖低丘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以期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洞庭湖区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湿地景观特征与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由于过去长期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本文根据洞庭湖湿地景观特征,对洞庭湖湿地农业资源和湿地农业开发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指出了湿地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洞庭湖湿地农业产业化开发利用模式,以实现洞庭湖湿地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嘉敏  荆忠杰 《风景名胜》2020,(1):0014-0014
洞庭湖湿地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泊,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研究洞庭湖湿地的文化特色更为旅游业增加了坚实的支柱,挖掘当地文化可以充分弘扬洞庭湖湿地的地域特色、传承和保护洞庭湖湿地景观。本文重点分析洞庭湖湿地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的不足,列举国内优秀旅游景区文创案例,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洞庭湖湿地的文化特色传承、实现洞庭湖生态资源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史博览》2015,(2):90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益阳市,面积168000公顷,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最大的过水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南部。它是一个过水性湖泊,水涨为湖,水落为洲,有118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和湖岛;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有植物863种,鸟类164种,鱼类11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鲟、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10种。该湿地对长江的洪水调蓄作用极其重要,1998年已被国家列为"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  相似文献   

7.
《旅游纵览》2008,(7):75-75
<正>绿洲四大名菜之一洞庭鱼头王"洞庭鱼头王"是绿洲大酒店的一道招牌菜,也是四大菜之一,顾名而思,此鱼来自于湖南的洞庭湖,是长期生活在水流较缓的湖泊中的野生雄鱼。酒店从千里之外引进运抵秦皇岛,特征是其鱼头较大,最大的有近10斤,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的珍禽异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山 《中国西藏》2010,(4):80-83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地标性大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海拔湖泊,无论是从地理风光、自然物产还是人文历史角度来讲,它都是无与伦比、极富魅力的。而且,那里的很多珍禽异兽,更给青海湖增添了几多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9.
清道光《洞庭湖志》 ,是洞庭湖的第一志 ,始于清乾隆十五年 ( 1 750 ) ,成于清道光五年( 1 82 5) ,全志 1 4卷 ,50万字。该书第一次分门别类地记载了洞庭湖区的湖泊、山峦、水道、洲港、堤垸、税课、兵防、风俗、物产、古迹、祠庙 ,第一次用编年体记载了洞庭湖区的自然灾害、藩封、战守 ,用捃摭的方式保存了洞庭湖的古史和神话 ,并且较为完备地收录了洞庭湖的历代诗文 ,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整理时 ,根据文意加上标点 ,在书末以附录的形式增加《洞庭湖区古今重要地名对照表》 ,通过查阅 40 0多种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古籍 ,纠正了 1 0 0 0余…  相似文献   

10.
《旅游纵览》2012,(8):8-8
"近年来,我国旅游投资每年在2000亿元左右,其中中部地区投资增幅最快,投资领域最广,近三年旅游项目建设数量更居东、中、西部之首。"在19日召开的中国中部博览会旅游投融资合作洽谈会上,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  相似文献   

11.
正1970年代中期,笔者在西洞庭湖边的一座名叫西湖农场的机修厂当木匠学徒工。这座农场曾经是湖南省最大的劳改农场,占地面积10余万亩,沟港湖泊很多,特别适合种植湘莲这种水产品,"文革"前就年产壳莲近百吨,大部分莲子供应出口。农场实行军事管制后的1969年下半年,犯人全部调出,改为军垦。1972年在此军垦的广州军区0646部队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退出农场。当时湖南省最大的柘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08,(7):104-105
拥有深厚历史、广博自然的平山,从东南部的平原,到中部的丘陵,再到西北山区,数不清的名胜佳景,早已超出其县志记载平山素有的"光禄晴岚、林峰叠翠、觉山暮雪、甘泉雨竹、天桂樵歌、沕沕水瀑布、温泉风浴、龙堂夜月"八大美景,悠久历史留下的灿烂文明,让平山人无比自豪,更让热爱自然的人们神往。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下旬,随着洞庭湖水位不断上涨,原来栖息于湖中洲滩的田鼠纷纷内迁到洞庭湖南部地区的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资阳市等地,这些地区约10万亩丰收在望的早稻受到啃食,数千亩良田因此绝收:面对蜂拥而至的老鼠,洞庭湖周边的民众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鼠大战"。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水神信仰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民俗研究》2010,(4):154-164
洞庭湖水神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远古时代就应运而生了,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信仰对象、信仰方式和信仰心理分别经历了由自然神向人神、由娱神到娱人、由神圣到世俗的嬗变。洞庭湖水神信仰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和不断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今社会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东、西、南三面为山脉环绕:东面为幕阜山、九岭山和罗霄山脉,南面为南岭山系,西面为武陵山脉;北面为洞庭湖平原(通过华容隆起与湖北分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湖南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雪峰山脉,将湖南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面为湘江和资水流域,西面为沅水和澧水流域(图一)。湖南这种独特的地形特点对湖南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旅游》2010,(2)
昆明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1米,年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鲜花烂漫,风光旖旎,是一座春天永驻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和得天独厚的气候,使这座绿色都市成为了人人为之向往、四海宾朋云集的快乐天堂,成为了面向东南亚、南亚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昆明,宛如一颗镶嵌在高原湖泊滇  相似文献   

17.
古云梦觅踪──石泉、蔡述明著《古云梦研究》评介鲁墨“云梦”之名,最初见于战国诸子书中,古“云梦”究竟是单纯的湖泽、还是包罗更广?它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面积究竟有多大?历史上是否存在过象目前最流行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跨江南北”、囊括江汉平原和洞庭湖...  相似文献   

18.
青海:青海湖黑龙江:镜泊湖吉林:松花湖、八大部一净月潭浙江:百丈涤一飞云湖、仙都、富春江一新安江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云南:普者漂、尾朋滇池、大理洱海带抓:一天山乖稗孚只娜斯瀚湖、赛里木湖..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泊类)名录~~  相似文献   

19.
据秦汉文献记载,"北边"和"西边"地区称湖泊池沼为"海"。这一情形与中原人有关"四海"的观念存在某种内在关联,也反映了当时人的天下观和世界意识。有关"北海"和"西海"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和生态环境史提供重要的史料。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地理学乃至生态学研究者都应当关注相关问题的考察和研究,以拓展不同主题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20.
夏虫 《旅游纵览》2016,(8):102-105
正新疆的地理特征是典型的"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在地理意义上,天山以南,昆仑山系以北,称之为南疆。南疆是上天优待的宠儿,高耸的山脉在这里绵延,纯净的湖泊在这里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