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带着领略高原风光和了解这里人们生活习俗心情的远方客人,如果不走进藏人的家而在街上漫游的话,就会看到写有"××甜茶馆"的门口放满了自行车和摩托车,走进里头一看,黑乎乎的满是人,座无虚席。有的菜馆房屋小,门口摆放的凳子上也有人坐着喝甜茶。说来,甜茶不像酥油茶和青稞酒一样,发明权不属于藏人,它是一种外来的饮品,但藏族人早就把它纳入自己的生活中,使之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甜茶传入西藏的各种说法关于甜茶是怎样传入西藏的,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英国人入侵西藏时,将喝甜茶的习惯留在了西藏;也有的说这是受…  相似文献   

2.
夏天的滋味     
正夏天有很多特色,而夏天的滋味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有一些滋味是很独特的。下面就让我来讲一讲吧。首先当然是"甜"啦,夏天我们最爱吃的两种食物——冰淇淋和西瓜都是甜滋滋的。让人尝一口,就从嘴里甜到了心里。所以,我一看到冰淇淋和西瓜,就像小熊维尼看到蜂蜜一样爱不释手。这就是"甜"。接着就该讲"辣"味儿了,这可是夏天不可缺少的滋味。夏天,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街上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西藏还是要走大农业的路”──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泽仁桑珠访谈录边吉,嘎玛我是一个昌都十部,在昌都干了30多年。1984年.政府调我去当西藏农牧厅厅长,你们也许不知道,昌都干部都不愿到拉萨去,于是我闹了点情绪。政府批了我半年假,以后又到中央党校去学习...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西藏爱国人士在内地参观学习1996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以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西藏军区副司令(少将)嘎玛泽登为团长的西藏爱国人士参观团一行28人,先后赴天津、辽宁、吉林、北京、四);I等地参观学习。参观团一路参观了北...  相似文献   

5.
王郢 《旅游》2009,(9):54-59
尼木有三绝:藏香,藏纸,藏文雕版。 没在西藏搭过长途班车,你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西藏时间。 拉萨到尼木的班车时间是上午8点,可是,当我握了一夜的手机等着闹铃把我叫醒之后,背包奔向汽车站,原地站了两个小时,除了人越聚越多,车门却并没有打开的任何迹象。藏族朋友们纷纷席地而坐,其中一位像是在说单口相声,引得众人阵阵开怀。 突然一声藏语高呼,人群顿时大乱,纷纷提包而奔。多年奔走练就的快速反应能力,让我在没有弄明白那藏语的含义之前便已随人流而动,并且很快超越人流迅速钻进那辆众人奔向的车里。坐下,然后,看着人们在四周慌乱而快活地拥挤,我微微一笑。 尼木距离拉萨170多千米,三个小时后,我站在尼木街头四处打探,想找一辆拖拉机带我进村子。后来,我只找到了一辆摩托车,而这摩托车的主人嘎玛次仁就成了我在尼木的司机、向导及翻译,带我逐一造访尼木的手工三绝。  相似文献   

6.
布达拉还是布达拉甲央,嘎玛请回观音佛,照原位安放。马军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就要竣工了。对于这座古建筑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不仅西藏人民非常关注,国内外也普遍瞩目。一些人担心:这次维修会不会使布达拉宫变样?在即将竣工的今天,可以有把握地告诉您:布达拉还是布...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而改变西藏百万农奴命运的民主改革距今也已46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西藏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历新旧两个社会的人们以他们的真情实感,详述过去和现在,使人们对于西藏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从2000开始,对100名西藏人进行了跟踪采访。他们中间,既有旧西藏的贵族、官员,也有奴隶和差民,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勾勒了一幅新旧西藏的真实社会图景。本刊从本期起推出“西藏人谈西藏变迁”专题,陆续刊发西藏各界人士的口述实录,以飨读。本刊登的是“雪”居委会书记洛桑的口述。  相似文献   

8.
苹果的自述     
正嗨,大家好!我是苹果。我长得圆溜溜的,像小娃娃的头。我穿着浅红色的外套,非常漂亮,当然,你们千万别害怕,因为我再美也不可能是白雪公主后妈的毒苹果。我闻起来香香的,咬一口,雪白的果肉就露了出来,嚼一嚼,嗯,又脆又甜,令你齿间留香、回味无穷。我的果核虽然又瘦又小,但是这可是我的种子哟。此外,我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初春的拉萨,冬装还没有脱去,春已经蓬蓬勃勃地来了。就在刚刚过去的藏历年的饭桌上,在街头的甜茶馆里,在亲朋好友的聚会中,拉萨人在谈什么?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在西藏以外的一些地方,也有许多人在关注着那片世界上最高的土地,关心那里人们的生活,那里的文化,那里的信仰。他们在讨论些什么?随着全国对西藏的支援,西藏自身40年的建设和发展西藏已经步入现代社会、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成了近来藏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并做出各种研究报告和论文来。这些研究,不外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4月30日上午,以展示过去的旧西藏和今天的新西藏历史发展全貌的"《西藏今昔》——大型主题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民族文化宫坐落在北京长安街西侧,落成于1959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它的设置体现了我国从建国以来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是中国56个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象征。在这个时刻,这样一个地方,举办这样一场展览,无疑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因为拉萨3·14事件的影响,人们高度关注起了这个地处中国西南、世界屋脊的西藏的情况和信息。络绎不绝的人们在门口排起长队参观展览。观展的人群里,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身份的人都有,可以说西藏已经牵动了所有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11.
女作家马丽华在西藏工作十八年,跑遍至今许多人仍是道听途说的阿里,那曲等地方,还七进藏北无人区,然后成功地用富有表现力的笔墨,从容地向广大读者讲述那块神奇土地上的方方面面,向人们展示了雪山高原难以穷尽的自然风光,它的不同凡响。《走过西藏》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未必有人如马丽华一样在边疆工作多年,就可奉献如许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2.
东西     
中国为何没有乔布斯?过去两天,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在微博上发帖,对乔布斯的去世表示哀悼之情。他们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曾任谷歌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在微博上说,中国企业本身能够做得跟苹果一样好,但它们的产品赶不上。他写道:苹果式的财富市值、苹果式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史言 《文史月刊》2004,(2):46-50
倍受中国人民尊敬的张学良将军,自他走出幽禁公开露面之后,人们就期盼着他能回大陆,特别是能回中国东北看看。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直到2001年9月将军在檀香山史特劳伯医院病逝,也未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大陆,魂牵梦绕的东北。这是为什么?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藏族民间故事中的民俗因素,其含量是丰厚的,其成份是多彩的,就其特色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图腾崇拜、山神崇拜、祖先崇拜等信仰习俗。西藏民间故事如同其它民族的民间故事一样,不仅渊源流长,而且内容丰富,可谓不可多得的研究藏族人民过去生活、习俗的宝贵资料。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西藏就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可想而知,当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藏》2013,(2):58-61
一妻多夫制婚姻是过去西藏农村一种古老而常见的婚姻形态,关注藏族社会文化的学者无不为其吸引。然而,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农村也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各种传统观念因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松动,甚至随着社会发展而改.  相似文献   

16.
40年前,一场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主改革运动在世界屋脊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场运动彻底摧毁了西藏千百年形成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广大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土地的主人,也成了自己人身的主人。1960年秋天,民主改革运动在西藏80万人口的农区胜利完成,20万农户欢天喜地得到了土地证。得到了自由和土地的人们围绕着熊熊的篝火,日以继夜的歌舞狂欢,欢乐的泪水流湿了他们的氆氇衣衫,这是西藏历史上最感人的一幕。当时我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用照相机拍摄了这个事件的全过程。40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7.
过去“会说话的牲口──农奴如今变成为社会的主人。这就是40年前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的重要意义所在。在旧西藏,占人口95%的广大农奴和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只有他们才最深刻、最真切地懂得西藏民主改革的真正含意,因为是1959年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事件,使他们──西藏百万农奴成了社会的主人,成了自己民族的主人。在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记者访问了部分翻身农奴。尽管他们的经历不同,现在的职位也不尽相同,然而,他们共同的感受是: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也不会有今天西藏的繁荣兴…  相似文献   

18.
玛嘎 《中国西藏》2009,(2):40-49
我的家,在西藏那曲地区的如里草原上。那里有巍峨的雪山,沸腾的温泉,清澈的河水,碧绿的草原,云彩般的牛羊更是直连天际。这是一个多么富饶美丽的地方啊!可是,在1960年民主改革前,这里仍同西藏其他地区一样,一切财富都被寺庙、噶厦、贵族三大领主所占有,而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奴隶,却过着贫困悲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西藏的酥油茶名声在外,好喝;西藏的甜茶就不大为人所知,却真的好喝。拉萨城里的甜茶馆一家挨一家,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恐为世界之最。在拉萨街头,或在长途班车上,我时常看到许多藏民提着或背着暖瓶,深以为怪。后来才明白,暖瓶里灌的就是热甜茶。在过林卡(藏民...  相似文献   

20.
一、从事新闻工作的回忆我的籍贯是许昌县椹涧乡军张村,1966年支边进藏工作,在西藏米林、昌都两地工作7年,1974年后在拉萨新闻部门工作,2011年3月从西藏退休回到河南。现在,我每天用电脑看新闻写博客,这已经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然而,有谁知道我们这些“老西藏”(新闻人)是怎样写作稿件和发送稿件的呢?谁都知道,西藏是个遥远、偏僻、高寒而又神秘的地方。尽管西藏已经和平解放60年,实行民主改革50多年,雪域高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