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十七大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相关问题,本刊访问了党建专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教授。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四个必须、三个要求”。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认识;旗帜鲜明地宣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进一步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十七大报告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从十二大起,十五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11次概括和论述,十五大正式将这个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朱廷岚 《沧桑》2009,(5):74-76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科学内涵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刻地论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泽元 《攀登》2008,27(1):19-2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本文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才是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公平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公平观,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理解。从1997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小康社会理论历经六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试论提升揭阳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十七大所作的报告,描绘了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加快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前,神州大地,举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行动热潮,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就如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阐述提升揭阳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撰写了学习体会,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沧桑》2013,(5):223-223
马正坤在《西藏地方志》2013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报告,对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现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给历史和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解与认识。要把握好:一是对文化建设定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中共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中共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境界,也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期间视察贵州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它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寻广新 《攀登》2006,25(6):17-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大课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课题所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梳理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握当前的着力点,对于我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樊瑞科 《攀登》2010,29(6):15-1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超越马克思主义苏联理解模式的理论诉求;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诉求和现实意义不可分割,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