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垣同志解放前已刊论著目录系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八年,我曾编写过一本《陈垣同志已刊论文目录》初稿。一九六○年重订一次,重订稿曾经陈垣同志亲自审阅。现在的这个目录,是在重订稿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写成。辛亥革命前后,陈垣同志曾参加推翻清皇朝的活动。一九○四年开始,他在广州主编《时事画报》。一九一一年开始,主编《震旦日报》及其副刊《鸡鸣录》。《鸡鸣录》取《诗·国风·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他自己经常为这两个报刊撰  相似文献   

2.
陈垣先生一生道德文章,学苑永存。他勤勤恳恳,桃李缤纷;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他治史数十年,开拓了中国宗教史研究新领域,建立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基础。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与陈寅恪先生以“南北二陈”遥相辉映,享誉海内。学术成就的辉煌更映衬出这位“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的炎黄英才那爱国的火热情怀。他忧国忧民,奋力冲杀,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勇御外侮,威武不屈,振臂于危难之时。岁月流逝,英灵永垂青史,陈垣先生的爱国情操、学术成就至今为人们景仰、传颂。《书目答问》得门径苦读《四库》通经史陈垣,字援庵,18…  相似文献   

3.
评介《简帛研究》于振波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将近一年的紧张工作,学术界盼望已久的简牍帛书研究的专门性刊物《简帛研究》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简帛研究》由李学勤先生任主编、林剑鸣先生和谢桂华先生任副主编。第一辑(海外版)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张政先生为本刊篆书题词...  相似文献   

4.
答编辑问     
周瑞金 《世界》2006,(3):7-9
编辑:您写的《改革动摇不得》一文发表后,在海内外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种议论都有。我想请问您几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首先,您为什么要写《改革动摇不得》一文,有什么背景? 答:2006年,是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的30周年,也是我主持撰写“皇甫平”系列评论呼唤深化改革的15 周年,同时义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去年(2005年)11月底,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旗下的《世界》月刊执行主编姚献民先生,前来找我,写了一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他一生涉猎甚广,尤为突出的是他在报刊业和学术、思想文化方面。 《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02年2月8日,继《清议报》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编辑和发行人署名冯紫珊,实由梁启超负责。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也大都出于梁启超之手。《新民丛报》为辛亥革命前维新派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6.
"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标志着陈垣先生学术思想的升华,是他在抗战时期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民族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史学长久形成的经世致用史学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继承和发展。1943年的《现在中国史之作法》这则史料字数总计不过百,却立意高远,清晰而准确地记录了陈垣先生"提倡有意义之史学"的思想,体现了他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把学术与民族精神和国家现代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更高学术追求,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7.
青年张闻天的一段人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张闻天张闻天是1919年秋离开南京河海水利工程学校的,到1922年夏近三年时间,是他在“五四”觉醒的基础上对人生道路和社会改造途径的进一步的探索期,也是他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这三年内他去过一趟日本,在那里自学了半年,出国前他和沈泽民(茅盾之弟)一起在上海承担少年中国学会所办刊物《少年世界》的编务工作,回国后不久担任了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的编辑,三年过程中他不断在报刊上发表译著,生活来源起初全都靠稿费、翻译费,直至1921年夏被聘为中华书局编辑才有了固定收入,月薪60元。这一时期他在接触新思想传播新文化过程中对有…  相似文献   

8.
王吴军 《文史春秋》2012,(10):56-57
周瘦鹃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编辑和当时的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派”的著名作家,他还是翻译家。在中学时代,周瘦鹃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锾之松(剧本)。中学毕业后不久,周瘦鹃就以写作和翻译为职业,在上海历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等出版社和报刊的编辑和作者。曾经主编《申报》副刊达10多年之久,还主编过《礼拜六》周刊、缭罗勤、《半月》、《乐观月刊》等。  相似文献   

9.
《广东十三行考》初版于 1937年 ,著者番梁嘉彬 ,时年仅 2 7岁。本世纪的 30年代 ,尽管国运危机四伏 ,文运却相当辉煌 ,可说是中国现代学术的一个花季。在中西会通的潮流激荡下 ,文史之学的名篇巨著成批涌现 ,令人叹为观止。陈寅恪的《四声三问》、陈垣的《元秘史译音用字考》、胡适的《醒世姻缘传考证》、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以及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等等 ,都是在这个时期问世的。当年风华正茂的梁嘉彬先生 ,身逢其盛 ,奋励潜研 ,为文化、为社会、也为自己的先人 ,呈献了三十来万字的《广东十三行考》,堪称 30年代学术上的“…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编辑思想对地方志编纂的指导意义广西通志馆周永光胡乔木同志是个大编辑家,他从1932年主编进步刊物《海霞》开始,一生从事过各种编辑工作,其硕果与党史共存、与国史同在,举世瞩目。他的编辑实践和编辑思想都是博大精深的。晚年他亲自倡议、主持和领导了《中...  相似文献   

11.
万京华 《百年潮》2014,(8):27-32
邓小平是卓越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他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中,与新闻工作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参加革命早期,他曾参与《少年》《赤光》等革命报刊的编辑工作;遵义会议召开前他曾主编军委报纸《红星》报;在革命队伍中逐步担当重任后,他也一直关心、重视、支持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些理论思考以及具体指示、批示,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长期的历史研究过程中,也为中国近代的文献学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学遗产。他的《中西回史日历》、《二十史朔闰表》、《史讳举例》、《〈元典章〉校补释例》(即《校勘学释例)、《〈旧五代史〉辑本发覆》、《释氏疑年录》、《〈艺风年谱〉与〈书目答问〉》、《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以及《通鉴胡注表微》等著作,都是珍贵的遗产。这许多著作确是我们读书治学的工具,但仅仅从这样的角度来认识他的文献学的遗产,那是很不够的。白寿彝先生说:“从  相似文献   

13.
陈智超先生主持编辑的《陈垣全集》二十三册已于2009年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为止史学大师陈垣最为全面的著作汇编。但由于各种原因,也不无遗珠之憾,本文试作补辑。此外,《陈垣全集》中有两则文字的系年失之过宽,亦有可细化、精确之处。  相似文献   

14.
赵家璧先生以89岁高龄病逝已五年矣。他在长达60余年的编辑、写作生涯中,以诚笃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品质和坚持不懈的勤奋好学,为我国的文化出版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写下了堪称辉煌的篇章。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赵家璧在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读书期间,就半工半读,开始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主编图文并茂的刊物《中国学生》。大学一毕业,他应聘任良友公司编辑,主持出版了“一角丛书”、“良友文学丛书”等多种丛书和文集。他通过编辑出版这些书刊、文丛,结识、团聚了包括蔡元培、胡适、鲁迅等一大批一流的学者、作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15.
“史学二陈”陈垣与陈寅恪两先生,都是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堪称20世纪中国人文研究领域的两座丰碑。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于这两位大师的评价,却有着天壤之别,呈现出“南热北冷”的倾向。对“南陈”陈寅恪先生的评价愈来愈高,研究队伍也日益壮大,“义宁之学”(陈寅恪祖籍江西修水,古称义宁)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几乎成为一门“显学”;相比之下,对“北陈”陈垣先生的研究,却显得有些门庭冷落,鲜人问津。  相似文献   

16.
《陈垣先生遗墨》(陈智超、曾庆瑛编)已由岭南美术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该书收入陈垣先生遗墨99种、380幅。时间跨度自1903年(23岁)至1966年(86岁)共64年。内容包括:1.作者各个时期重要著作的手稿。2.顾炎武《日知录》、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的批注本。3.家书及致王国维、胡延等信函、函稿及与陈寅恪笔谈遗墨。4.早年从事医学及反清活动的手迹。5.讲稿、课程说明、试题等教材。6.题词、条幅等书法作品。7.自著简谱及履历表草稿等。编者在前言中说明,他们在编辑《陈垣全集》的同时还编选这部遗墨集,是因为:1.这也是作者留给后人的…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合作编辑的《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2007年11月已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共10册,彩印,系南京大屠杀研究会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及研究丛书”之第二批。该书均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  相似文献   

18.
俯首甘为孺子牛 黎澍早在20年代就参加了革命。抗战爆发后,他办报纸,全力从事抗日救国的宣传,在解放战争时期,又主编过有巨大社会影响的刊物《文萃》。在这些时期的工作中,他已注意培养青年。解放以后,他先后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担任领导工作,更深感学术文化事业要不断发展,兴旺发达,就必须大力扶持、培养年轻的新生力量。为此,他也如从事学术理论研究一样,费尽心力,不避险阻,不怕打击,甘受诬枉、委屈,真正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相似文献   

19.
惊悉林邨先生不幸辞世,哀悼之情油然而生。我与林邨先生结识,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斯时我奉命为《北京文史笔记丛书》征稿并着手整理与编辑工作。林邨先生学识渊博,尤专书画,造诣颇深,而且为人和蔼可亲,待人诚恳。我接受主编任务后,第一个采访的就是许林邨先生。  相似文献   

20.
《陈垣教授诞生百一十周年纪念文集》出版发行由暨南大学编辑、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垣教授诞生百一十周年纪念文集》现已正式出版发行。陈垣教授,广东新会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从事教育工作70余年,桃李满天下;他又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著述等身,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